莊 葳
《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一語,一般都作云霞解。從字面上看當然不錯。但有些古書卻提出了不同的解釋。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五《辨霞鶩》條說:“土人云,落霞非云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當七八月之間,皆紛紛墮于江中,不究所自來,江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故勃取以配鶩耳?!泵骼社凇镀咝揞惛濉肪矶弧堵湎肌窏l中說:“落霞乃鳥也。余舊嘗于內臣養(yǎng)戶處見之,形如鸚哥少大,遍體緋羽?!?/p>
吳曾把落霞解釋作一種飛蛾,得自當?shù)赝寥?;郎瑛把落霞解釋作一種鳥類,見自內臣養(yǎng)戶處。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根據(jù),至少可供讀者閱讀《膝王閣序》時參考?,F(xiàn)在的選注本,大多對“落霞”不作解釋,讀者往往只作“云霞”解。假如今后能在注釋中附帶提到一下前人的這種不同解釋,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