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家的壽命比一般人長,象顏、柳、歐、趙四大家,都活了八、九十歲。明朝的大畫家,書法家文征明活到九十歲?,F(xiàn)代書畫家也這樣,壽年在九十歲以上的,有齊白石、何香凝等。在八十歲以上的書畫家就更多了。
為什么善書能畫者長壽的多呢?
原來,繪畫、書法藝術和氣功、太極拳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靜中求動,形神合一”。氣功強調“心靜體松,以意引氣”;太極拳主張“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剛柔相濟”。這些要領和繪畫、書法的姿勢、筆法很接近。畫家作畫時,書法家書寫時,精神集中,目不旁視。各種專心致志的方法,如同練氣功、打太極拳一樣,能夠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和抑制得到平衡,四肢的肌肉、關節(jié)得到鍛煉,內(nèi)臟器官的功能得到調整,使新陳代謝旺盛,抵抗力增強,能有效地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的過程。
繪畫、書法是一種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勞動。畫家為了把畫繪好,多半采用站立姿勢,懸肘懸腕,臂開足穩(wěn),不但用指力和腕力,而且用臂力和腰力,甚至全身用力,書法家書寫時也大體相仿。這對身體鍛煉大有好處。
繪畫和書法還是一種高尚的藝術情趣,它能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象山水畫的秀麗景色,人物畫的動作表情,花鳥畫的多姿多態(tài),漫畫的諷刺幽默,都會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書法藝術,字體流派不一,有的以功見長,有的以氣殺人,有的雄渾豪放,有的端莊秀麗。各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好象把人帶到另一個境界,它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繪畫、書法還能抒發(fā)感情,寄托希望,在精神憂悶時畫幅畫,或揮毫作書,猶如把滿腔心腹話對人傾吐一樣,頓覺輕松愉快。
(羅時金摘自《您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