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1963年3月,《中國青年》“學習雷鋒同志”專輯出版了。周恩來、董必武、郭沫若等老一代革命家為此寫詩撰文,毛澤東同志親自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此,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嘹亮歌聲響遍了神州大地。當時我正上小學四年級,也投身到了學習雷鋒的洪流中。
一個星期六,老師要我們寫一篇學雷鋒的體會。星期日一天我也沒憋出詞來。傍晚,我乘1路汽車返回學校,途經(jīng)王府并,上來一位七旬老者。當時車上的人并不多,兩頭還有空位。可車上的幾個紅領巾都一齊起來讓座。正當一個圓臉的姑娘和一個扎辮子的姑娘爭執(zhí)不下時,我搶先一步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老人。事后,我以“一件難忘的小事”為題,寫了一篇作文,居然被評為學校的范文。記得作文的最后一段是這樣寫的:當我們在木樨地下車時,夕陽染紅了半個天空。此刻我的心情和河下的流水、河邊的柳枝一樣歡快,因為我知道雷鋒叔叔一定也會這樣做的。
讓座這樣的小事-,在今天已屢見不鮮,極不值得提了。然而二十年來,每當我再給別人讓座或看到別人讓座的情景時,總禁不住回味那件小事。甚至天真地猜測他們是不是那件小事中的紅領巾。我切身感覺到,雷鋒精神確實哺育了一代人,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善惡觀、道德觀的形成產(chǎn)生過重要的影響。昔日席卷全國的學雷鋒浪潮,今天已經(jīng)凝結(jié)在人們的心靈里、行動中了。
最近,我又在車上看到一個少年給老人讓座,老人高興地說:“春風又吹回來了”。是的,“春風”就是學雷鋒活動,而今天的青少年就是乘風而歸的春燕。只要春風常在,春燕必然久留?!吨袊嗄辍纷鳛楫斈陮W雷鋒的鼓手,今后一定會使春風更暖,春燕更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