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棟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有“其左執(zhí)鞭弭”一語?!氨掊簟敝板簟弊骱谓??目前的一些古文選本,或注為“沒有邊緣的弓”(《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或為“不加裝飾的弓”(《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就連新版《辭源》“弭”字條下也有一義項為“沒有裝飾的弓”,并舉該句為例加以說明。這些注釋恐怕都欠準確。
《說文·弓部》:“弭,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薄稜栄拧め屍鳌罚骸肮芯壵咧^之弓,無緣者謂之弭。”何謂緣?這是準確地解釋“弭”字很關鍵的問題。漢末儒者孫炎曰:“緣謂繳束而漆之,弭謂不以繳束,骨飾兩頭者也?!本褪钦f,有生絲繩纏繞(繳束)兩末端部分的弓叫弓,不用生絲繩纏繞,而用獸骨裝飾兩末端部分的弓叫弭。由于“弭”這種弓的兩末端部分用了獸骨來裝飾,堅硬而光滑,馬韁繩一旦打了結時可以用它來解開。這就是《說文》“弭,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的意思?!对娊洝ば⊙拧げ赊薄贰跋箦趑~服”句,用以贊美自己的軍隊裝備之精良,就是一例。因此,按孫炎的說法,“弭”是一種特制的精良的弓,它不是不裝飾,只不過用以裝飾之物為獸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