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建
我出生在袁河岸邊水草豐美的池塘村,1968年小學畢業(yè)后,由于家境貧困,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白天,我和大人們一同下田勞動,耕犁扶耙,學會了所有的農活。到了晚上,我就如釋重負地坐在煤油燈前看書,讀小學學過的語文課本。后來,我借到六本初中語文課本,如饑似渴地自學,遇上不認識的字,便查字典。字典也是借來的,為了按時還人家,我每天中午收工后,就一頁一頁地抄。炎夏的中午。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和手臂上滲出來。后來,我借來一本成語詞典,又是一條一條地往下背。
16歲那年,我參軍當上了無線電兵,每個月六元錢的津貼,除了買牙膏肥皂的錢,我全拿去買書。有一次,買一本書差八分錢。我不好意思地拿了一張郵票湊數(shù)。
部隊紀律嚴,吹了熄燈號,就得上床。我只好蒙著頭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看書。三年之后,我復員回家務農??粗毟F落后的農村,我感到特別需要文化。我成天想著要重新上學。分宜中學的何輝聯(lián)老師聽了我的請求,十分感動,幫我恢復了學業(yè)。我這個沒有讀過初中的青年人,跳進了高中的大門。
我沒有錢繳學費和買書,就利用早上和中午的時間。去幫人做磚坯,一塊泥坯一分錢……高中畢業(yè)后,我又回到了農村。在每天的繁重體力勞動后,仍然堅持利用晚上的時間自學,到書叢中去覓取知識的營養(yǎng)。
1979年秋,我以社會青年的身份參加了高考并被大學錄取。大學畢業(yè)后,我當過老師,后來進了機關工作,同時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1980年我發(fā)表了第一篇小說。從此筆耕不止,在全國各種報刊上發(fā)表了4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參加了省作家協(xié)會,當上了一家報紙的文藝副刊主編。
我的成功是艱辛和磨難給我的饋贈,是苦斗的回報。我覺得人人都可以成功。只要肯耕耘,一定有收獲。
(整理:王建成,責任編輯/呂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