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殷平
讀了沈自敏遺稿《文化街的曙光》(《讀書》一九九七年七期),不禁肅然起敬為之拍案。這是他生前以赤子之心對祖國文化事業(yè)的最后進言。希望在王府井大街重塑文化的輝煌,造福子孫,并寄希望于這條街上“三聯(lián)”、“中華”、“商務”和“人藝”、“科圖”、“美術館”這幾座文化圣殿。一位行將辭世之人對未來的曙光還那么充滿希望地說:“這一切如果竟能實現(xiàn),我們的子孫后代會懷著怎樣的感激心情憶起我們??!”
現(xiàn)今,孔方兄肆虐文化的何止王府井一條街。南京有家新華書店大樓,夠氣魄的,這是當年經濟困難時期禁止蓋“樓堂館所”特為書店開綠燈蓋起來的。親友來寧游覽都向我贊嘆不已,以為有這樣的書店給六朝古都增輝了。豈料前年我去這家書店逛書時,卻使我涼了心。進了一樓就覺得有點不對勁,雖然還在賣書,又好像少了往日的“書香”氛圍;到了二樓景象就更慘了,怎么像是賣百貨的了,似乎把柜臺分割出包給職工了,八仙過海,有賣文具紙張的,有賣眼鏡的,如果說這兩項還與讀書有點親緣的話,那么有的柜臺賣起工藝品來這與讀書又有多少關聯(lián)?最近也許在精神文明建設感召下,情況又好轉點了。幾天前,我去時見到在開架售書,免費存包,莘莘學子熙熙攘攘,賣眼鏡的也搬到書店外另辟鋪面去了。但愿沈老生前所希望的“精神物質珠聯(lián)璧合”在全國各地都能“相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