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自1988年中國開始引入這個概念后,10多年來的這一天就成為全國消費者快人心、出怨氣的“節(jié)日”。每年似乎都是老一套,媒體曝光,電視臺晚會,受害的消費者聲淚俱下,義憤填膺。而每年的這一套后,并不見消費者受害的案例減少,反見假冒偽劣產(chǎn)品日益猖獗。
人們不禁要問,3·15能不能來點新鮮的?怎不見國外的消費者在這一天鬧得那么“兇”?中國的消費者什么時候能在3·15這天過一個平常的日子,沒有那么多要訴的苦水?
打假還怕得罪人?
《中國經(jīng)濟時報》1999年3月19日
署名“石飛”的作者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天上街,轉轉瞅瞅擺設在街道兩旁的五花八門的“3·15”義務咨詢宣傳臺。最熱鬧招人的要數(shù)技術監(jiān)督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宣傳站的假冒偽劣商品曝光臺。但所有擺在臺上的假冒偽劣商品無一標明制假廠家、售假商家和查抄地點。作者建議應當標明,認為這樣才能達到曝光的目的。而負責咨詢的官員未加可否,一臉的不屑。 作者直言道:“怕得罪人?”負責咨詢的官員一笑,算是默認。于是作者有點明白, 如此“怕得罪人”的曝光,不過是敷衍過場而已。這一趟街逛得好憂傷,這個“節(jié)” 過得好悲哀。 腦子里一直撐著個斗大的問號:怕得罪人的技術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能理直氣壯地給消費者撐腰嗎?怕得罪人的官員能真心真意地打假嗎?
不少法規(guī)
還帶有計劃經(jīng)濟色彩
《中華工商時報》1999年3月10日
這么多年來,年年3·15,年年事相同。其實,像壓力鍋傷人、啤酒瓶炸人、喝假酒死人、卡式爐燒人等極端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常見,果真來什么“天天3·15”,恐怕誰也受不了。反倒是一些我們平時不以為意的小事,時刻傷害著我們。比如上照相館拍張照片,底片被人拿走;坐的火車從頭到尾沒人打掃;訂好的機型被臨時換機;出門旅游被導游牽著鼻子;上電話局查一下明細賬還要交錢等等。
許多事情你都會覺得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而許多事情似乎都討不到公道,因為許多事情在人家那里有行業(yè)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又無一例外地維護人家的利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際上并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強大,這個責任當然并不在于什么消協(xié)或《消法》本身。說來說去,我們的社會還在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的過渡中,有的法律法規(guī)依然帶有濃重的計劃經(jīng)濟成份。
打假防偽要靠技術創(chuàng)新
《經(jīng)濟日報》1999年3月14日
過去我們曾經(jīng)把假冒偽劣的猖獗及其打假難歸咎于地方保護主義,隨之各地都采取了嚴厲的行政手段進行整治。然而,假冒之風不僅未能從根本上剎住,在不少地區(qū)和領域還出現(xiàn)了愈演愈烈之勢。
為什么?除了打擊力度不夠等原因,防偽技術本身存在缺陷顯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不少企業(yè)使用電碼電話防偽技術,效果十分明顯,然而這樣一項切實可行、可靠的防偽技術目前尚未在全國普遍推開,許多企業(yè)和消費者甚至根本不了解早已實施3年的這種全國電碼電話防偽系統(tǒng)。
另外,作為該系統(tǒng)配套的專用電話號碼等問題也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年年“3·15”,歲歲應不同。打假工作要獲得實質(zhì)性、突破性的進步,離不開高新技術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