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在人們的眼里,周汝昌先生是著名的“紅學(xué)家”。一生都像書呆子似地研究“紅學(xué)”。其實不然,周老先生的興趣非常廣泛,才情亦非常生動。新近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歲華晴影——周汝昌隨筆》一書,讓世人對周汝昌有了更深刻、也更全面的了解。
讀者會被書中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的博知雅趣、真知灼見所感染,除了佩服,還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一種惜時感。對照作者,我們要讀的書、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作者酷愛京劇、曲藝、民族樂器,還曾經(jīng)粉墨登場。在《京劇之思》一文中,作者寫道:“中國京劇,最大的特色之一,是造境。它用眾多的美的綜合,表現(xiàn)出一種現(xiàn)實世界中并不存在的境?!敝袊﹦〉囊磺懈呒壦囆g(shù)創(chuàng)造和表演,都是為了展示傳達(dá)這個中國文化上的瑰寶:詩的境界?!笨梢哉f,這是周汝昌的獨特見解。
作者之所以將京劇的造境稱為“詩境”,是因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詩人,心有戚戚焉!無論是國事家事,作者都詩情飽滿、歌以詠志。
作者的詩情,還險些與雪芹亂真。1970年,作者想到雪芹為他的好友敦誠題的《瑟瑟行傳奇》只剩末二句,就作了續(xù)補。后來其中的一首傳了出去,竟使一位紅學(xué)專家認(rèn)定了雪芹“原作”。這些在《世事無如糾謬難》等文章中均作了詳細(xì)的敘述。
作者喜愛民間工藝,無論是泥垛的還是紙糊的。他最喜愛石頭,尤愛玉石。這大概與他一生喜愛《石頭記》不無關(guān)系吧。這種愛好在紅學(xué)的考證中還派上了用場。北京一位收藏家,給作者看過一件硯臺,貌不驚人,背面卻“語倒壓眾”。落款是“千山老芹”!經(jīng)過一番考證,作者認(rèn)為這是雪芹遺物,由此也引發(fā)了作者對做學(xué)問最忌名心利心,及由此轉(zhuǎn)化而來的小人之心的思考,親切自然,發(fā)人深省。這些都記錄在《雪芹遺物》等文章中。
綜觀全書,88篇隨筆平淡之中見深遠(yuǎn),無論是談藝論詩,還是記事憶人,都是直率真切,語言亦莊亦諧,極富感染力。周汝昌先生屬馬,女兒曾送給他一匹玉馬,他高興極了,一連幾天擺弄這匹馬,并賦詩一首:
玉馬牽來誰敢騎,志存千里一長嘶。
鹽車峻坂不知苦,尚有駑材日見欺。
或許,這首短詩,正是作者立志用一生還原《紅樓》真本的寫照,也更有助于讀者理解這位多才多情的老人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