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春(副教授)
成都女子劉某的遭遇十分令人同情,其遭受的軀體虐待和情緒虐待,估計會對其心身健康產生長久的影響。
劉某遭受非人性虐待后,不僅沒有及時報警,甚至還"提著褲襠,一步一挪地做家務",事發(fā)當天對姚勇的毒打起初仍逆來順受。這種表現并非其毅力驚人,而可能與受害后的急性應激反應有關。女性遭受性虐待后,近期可表現出各種精神、行為方面的改變,如意識改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考困難、一過性幻覺,有的患者可暫時喪失事件之前一段時間的記憶(階段性遺忘)。因強烈的精神創(chuàng)傷,有的患者可出現情緒休克--對非人的痛苦反應淡漠甚至麻木,劉某可能正是這種情況。
所幸劉某及時醒悟,并向外界呼救,最終獲得了各界的援助。但在我國,不少受害女性受到性虐待后始終三緘其口。她們不積極尋求醫(yī)學和法律的幫助,也不向家人和朋友傾述。即便是已婚的婦女,也不讓丈夫知道自己的遭遇,而獨自承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殊不知,性虐待受害者如未得到及時的生理、心理治療,以及有效的家庭、社會和法律的支持,可造成遠期的不良后果。
受害女性在急性應激反應過后,可以出現創(chuàng)傷性的情緒釋放,如憤怒發(fā)作、易激惹、情緒不穩(wěn)、驚恐、緊張、抑郁,如得不到及時疏導,可產生絕望、自殺念頭。除了情緒改變,受害女性還會產生自卑、自罪、無價值感等自我評價改變,并且出現回避與人接觸、自我封閉、攻擊傾向等個性改變。有研究發(fā)現,少女時代遭受過性創(chuàng)傷的女性,成年后發(fā)生各種心理障礙的概率明顯高于正常人,合并各種軀體疾病的概率也明顯增高。而且,遭受性虐待的年齡愈小,造成的傷害愈大,以致產生人格發(fā)育障礙,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別是難以與異性建立健康的親密關系。一部分女性甚至以混亂的性關系或賣淫等行為,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仇恨。
還有不少女性,在受害后可出現繼發(fā)性的病理行為,如飲酒、吸煙、貪食或厭食。有些受害者將情緒上的痛苦以軀體癥狀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失眠、噩夢、頭暈、慢性疼痛、多處軀體不適等。她們常多年奔波就診于各科,卻查不到任何軀體器質性疾病。這種自我懲罰,使受害女性越來越進入"病人"角色,不僅造成巨大的醫(yī)療資源浪費,也使個人失去了成長發(fā)展的機會,
因此,無論從醫(yī)學、法律、倫理、社會、家庭等各方面,我們都希望受害女性像劉某一樣,鼓起勇氣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積極尋求法律和醫(yī)學心理治療的保護。讓恐怖的一幕早日成為往事,不要做一個永遠的受害者。
大眾醫(yī)學200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