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保柱
吳文翰先生,當代著名武派太極拳家、理論家。
1928年,吳文翰先生生于河北省邢臺地區(qū)南和縣。邢臺地處河北省南部,明清兩代屬順德府,是畿南重地,習武之風盛傳。新中國成立后,他在北京政法部門工作?!拔母铩敝?,他被下放原籍勞動。粉碎“四人幫”后,他重返政法戰(zhàn)線,80年代末離休。
吳文翰自幼在邢臺讀書生活,拜武派太極名家李圣端為師。當時,他還得到王志延、范述圃、鄭月南等名師的指教,繼承了武派太極拳的拳架、打手、散手、器械,從而成為武派太極拳名師。當年,他隨清末文舉仝酌泉攻讀經(jīng)史,遂奠定了良好的古文化基礎。學生時代,即在當?shù)貓罂l(fā)表詩詞。
由于他多年的刻苦學文習拳,為自己今后研究太極拳、武術(shù)理論打下了扎實地基礎。吳文翰先生除習練太極拳、械外,自六十年代開始有意識地搜集研究太極拳的理論和有關(guān)拳史資料,并做了大量筆記?!拔母铩敝?,他被下放原籍農(nóng)村,生活艱難。勞動之余,他常義務為人治病、教拳,并時與師兄陳固安等人研習太極拳、搜集邢臺地區(qū)的武史資料,如梅花拳、二郎拳、三皇炮捶以及鮮為人知的楊露禪長子楊風侯之子楊振遠一支的楊派太極拳史料等。有時不辭辛苦,騎自行車跑到百里外尋訪武林隱者……
七十年代,吳先生始動筆書寫太極拳華章。這個階段,他主要對練拳歌訣(如太極拳“體用歌”)和為古拳論注解并譯為白話文。同時,他還為太極拳前輩和些許拳家以詩作傳。
他積極參加、組織、指導各種太極拳活動,因此,被做為武派太極拳名家代表參加了1986~988年的一、二屆全國太極拳名家研討會,并應邀擔任第二、三屆國際太極拳修煉大會武派太極拳導師,被北美洲武(郝)派太極拳總會聘為名譽會長。
他是北京市正式普及武派太極拳的第一人,曾應邀到北京工業(yè)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學院講授武派太極拳。目前,在北美、南美以及歐洲等地傳播武派太極拳的大都是他的學生。
從政法崗位離休之后,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太極拳和編寫拳史拳論上。從1982年開始,他先后在各類武術(shù)雜志及《體育報》上,發(fā)表了一百余篇有關(guān)太極拳的精論之文。由于他廣征博引,妙筆生花,知識豐富,深受讀者喜愛,因此,他被譽為“武林一枝筆”。此外,為宣傳太極拳歷史,他和書畫家馮向杰先生合作寫過很受讀者歡迎的《太極拳史畫》一文,在讀者中影響甚大。
吳文翰先生的重大貢獻,是他對太極拳理論和太極拳史的研究成果卓著。如他首先提出太極拳學派命題,這無疑確立了太極拳理論研究和學術(shù)地位。
吳先生認為,沒有繼承固然談不到發(fā)展,但是,沒有發(fā)展創(chuàng)造也談不上繼承。作為武派太極拳學者、名師,他繼承了武派太極拳的傳統(tǒng),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研究太極拳理論發(fā)表了一系列見解深刻、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文章,如《武派太極拳教法述要》、《武派太極拳推手》、《武派太極拳之特色》等等鴻篇巨著。
吳先生還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在《太極拳百余年來發(fā)展情況概述》一文中,對近太極拳的發(fā)展首先提出了三個時期:
(一)創(chuàng)建傳播時期(1840~1911年);(二)發(fā)展時期(1912~1948年);(三)廣泛普及時期(1949年迄今)。
近代太極拳發(fā)展歷史三個時期的劃分,符合太極拳成長壯大的客觀情況。由于該文見解獨到,而作為第一篇論文,收入了《太極拳論文集》(中國永年國際太極拳聯(lián)誼會編),從而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如果說《太極拳百余年來發(fā)展情況概述》一文從縱的方面表述了太極拳的發(fā)展,那么,在作為姊妹篇的《太極流派知多少?》一文中,吳先生從橫的方面,摒棄了傳統(tǒng)糟粕,證諸太極拳百余年來發(fā)展繁衍的盛況,把今天的太極拳分為了七大流派,且派中有派:
一、陳派太極拳
二、趙堡太極拳
三、楊派太極拳 :楊氏老架、府內(nèi)派、楊班侯派太極拳、夏派太極拳
四、武派太極拳
五、李派太極拳
六、吳派太極拳
七、孫派太極拳
太極拳百余年延續(xù)或創(chuàng)新的流派,以“三七”分法(三個時期,七個流派)較科學合理。吳先生對太極拳史的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以上所記,僅是對吳先生在太極拳理、拳史方面貢獻的評價之一二。我們衷心祝愿吳老益壽延年不老春,再為太極拳事業(yè)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