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怡然
世紀之交,上海的新聞工作者正在接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再教育。學習理論,就要聯(lián)系實際,就要有的放矢,否則便毫無意義。這一期雜志,我們發(fā)表了一篇密切聯(lián)系實際,且學以致用、頗有可操作性的文章,這就是本刊“特別推薦”的讀書筆記。趙凱同志在學習理解江澤民同志對新聞工作有關論述的基礎上,分析、歸納了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幾個觀點、標準、特點、重點、環(huán)節(jié)。我們歡迎各地的讀者為本刊撰寫這樣提綱挈領,有理論、有見解,具體可讀的文章,在交流中獲得感悟,形成共識。
記者記錄今天,也就記錄了歷史。而我們這樣的新聞專業(yè)雜志,則是為“記錄歷史者”留下記錄。本期刊登的《“世紀大戰(zhàn)”:上海媒體總動員》、《洛陽大火采訪手記》以及《“西單墻”是怎樣消失的》等,都是記載了記載歷史的記者留下的足跡。而在這些記載中,我們讀到和思索的不會僅僅是某個歷史片段,從中感悟的又何止一二。
因此,從感性升華為理性,可以使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學得更聰明些。本刊的《探索與爭鳴》、《新聞與法律》、《采編談藝》等等專欄就是為此而開設的。這一期發(fā)表其中的好些文章都值得一讀,或許會給讀者以感悟。
現(xiàn)在有些媒體的新聞炒作意識忒強,為制造“轟動效應”甚至可以扭曲事實、編造新聞,“客里空”再世也不得不甘拜下風?!度嵌言谡賳尽芬晃囊源_鑿的事實揭露了某些媒體肆意炒作考古新聞,從中可見一斑,令人憤然、令人深省。而那些新聞理念大有毛病的媒體能不能也從中得以反思與感悟呢?
新年伊始,春節(jié)前夕,收到了許多賀卡。其中有些是素昧平生的讀者從千里之外寄來的,有的在卡上只寫一句話:“喜歡你們的雜志,祝更上層樓?!绷攘葦?shù)字,情真意切,使我和同事們深受感動,同時也從中感悟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