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離
六味地黃丸是中醫(yī)補陰方藥之祖,出自宋代醫(yī)學家錢乙《小兒藥證直訣》。錢乙將張仲景的金匱腎氣丸去掉附子、肉桂兩味藥,剩下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丹皮六味。方中熟地滋腎填精,山藥補脾固精,山萸肉養(yǎng)肝澀精,此為“三補”。又用澤瀉清瀉腎火,并防熟地之滋膩;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溫;茯苓淡滲脾濕,以助山藥之健運,此為“三瀉”。六藥相互配合,補中有瀉,瀉中寓補,相輔相成,是通補開合之劑,滋補肝腎之方。常用于治療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手足心熱、虛火牙痛、消渴等癥。
現(xiàn)代醫(yī)學對六味地黃丸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它具有興奮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的作用,也具有興奮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的作用,能減輕實驗動物腎上腺和性腺的萎縮,使精子數(shù)量增加、交配能力增強。六味地黃丸還能增強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減輕卡那霉素和慶大霉素的耳毒性。此外,它還能降低血糖,增強肝糖元的含量。
現(xiàn)今,六味地黃丸在臨床上的作用十分廣泛,治療的疾病多達數(shù)十種?,F(xiàn)擇其主要者敘述如下。
1糖尿病
本病屬于消渴癥的范疇。有專家用六味地黃丸治療20例輕中型糖尿病患者,獲得滿意療效;又有專家治療53例患者,有效率達96%。
2腎臟疾病
六味地黃丸的補腎固精作用能消除蛋白尿,養(yǎng)陰清利作用能治療血尿,滋水涵木作用能降高血壓,育養(yǎng)腎陰作用能消水腫。有專家用六味地黃丸加抗生素治療34例腎盂腎炎,有效率為94%,治愈率為82%,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用抗生素組。六味地黃丸治療腎性高血壓,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且能改善腎功能,降低病死率。
3室,陸早搏
本病屬中醫(yī)“心悸”范疇,其病因病機是腎陰不足,不能上濟于心,以致心火內(nèi)動,擾亂心神。用六味地黃湯(按方做湯劑)加苦參治療室性早搏,服藥2~4劑后可使早搏停止。個別人停藥后復發(fā),繼續(xù)用上藥可獲痊愈。
4惡性腫瘤
食管上皮細胞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變,用六味地黃丸可抑制其增生,防止其癌變。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放療期間用六味地黃丸,化療期間用金匱腎氣丸,并與單純的放療、化療組對比,有效率明顯提高。
5兒科疾病
本方最初是用于治療小兒發(fā)育不良的。現(xiàn)在的治療范圍已擴大許多。六味地黃湯加胖大海、蟬衣等治療小兒暑濕;加地龍、白果治小兒哮喘;加黃柏、知母、紫茸、大棗治小兒紫癜;加丹參、茵陳、赤芍、川棟子治小兒肝炎。還可以用本方加減治療小兒抽搐、腎炎浮腫、疳疾、夜啼等癥。
6眼科疾病
用六味地黃湯加減治療慢性青光眼,有降低眼壓、提高視力的作用。六味地黃湯還可以治療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等。
7其他
糖皮質激素是臨床常用藥,但若長期應用,可產(chǎn)生藥物依賴性,撤掉糖皮質激素甚為困難。六味地黃丸可幫助撤減激素。在撤藥之前加服六味地黃丸,漸漸減少激素用量,直至全部撤掉。撤掉后繼服六味地黃丸1個月。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減化裁,又衍化出許多方丸劑。僅成藥就有知柏地黃丸(加知母、黃柏)、杞菊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麥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明目地黃丸(加石斛、菊花、知母、黃柏;或加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煅石決明。前者長于滋陰降火,后者長于平陽潛陽)。這些六味地黃丸的衍化方,又能治療許多疾病。
總之,作為補陰方藥之祖的六味地黃丸在臨床上的治療范圍還有逐步擴大的趨勢?;颊咴谟昧兜攸S丸治療上述疾病時,必須在配方、劑量和服法上接受醫(yī)生的嚴格指導,以免藥不對癥,影響療效。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