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云
低空超低空突襲是空軍作戰(zhàn)的基本模式,同時又是一種行之有效、常用常新的戰(zhàn)術。深得各國軍方的重視,倍受人們的關注。
一般來講,在空中距地面或水面1000米的高度飛行,稱為低空飛行;距地面或水面10米至100米的高度飛行,稱為超低空飛行。超低空飛行,有利于隱蔽接敵,可推遲對方雷達發(fā)現的時間,出其不意地襲擊目標;減少敵導彈和大中口徑高射炮對飛機的威脅;便于識別小目標和偽裝目標,提高空投、空降、偵察的準確性。因此,低空超低空突襲戰(zhàn)術,不僅倍受人們的關注,而且被廣泛應用于航空兵作戰(zhàn)和各種目的的飛行活動中,即使在未來也是這樣。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低空超低空突襲在歷史上的應用、去年發(fā)生的兩起與低空超低空突襲有關的事件、外軍在低空超低空突襲方面的訓練情況和一些可用于低空超低空突襲的作戰(zhàn)飛機與其它飛行器。
低空超低空突襲在歷史上的應用
自從有地面雷達裝置以來,為了躲避其跟蹤和監(jiān)視,低空超低空突襲戰(zhàn)術便應運而生。在飛行歷史上,應用這種方式成功達到目的的事例比比皆是,而且常常發(fā)生在武器裝備最先進、防空能力最強的軍事大國,令他們感到非常尷尬。
1974年6月,一個20歲的美國陸軍士兵羅伯特·普雷斯頓,從華盛頓附近的米德堡基地偷偷駕駛一架貝爾公司的輕型直升機,從低空超低空飛到白宮,在白宮上空盤旋后,又在南草坪上著陸。直升機起飛和飛向白宮,美國有關部門并未及時發(fā)現和采取措施,直到飛臨白宮上空盤旋時,保安人員才出動,在直升機著陸后將普雷斯頓擊傷并逮捕。
1976年9月6日,前蘇聯空軍遠東薩哈羅夫空軍基地,飛行員別連科上尉駕駛一架米格-25戰(zhàn)斗機起飛進行訓練飛行,飛機至預定空域后,飛行員利用云層,下降高度,擺脫僚機,從低空、超低空飛向日本(在海上作低空、超低空飛行時曾兩次差一點撞上漁船的桅桿),在飛向日本近40分鐘時間里,日本設在四島附近的多部雷達根本沒有發(fā)現。別連科上尉駕駛米格-25進入日本陸地后,為了判明位置,飛機上升到6000米,曾一度被日本雷達發(fā)現,但未判明國籍和機型,隨后該機下降高度,日本雷達又丟失了目標。直至該機飛行近一小時,燃油即將耗盡,在北海道函館民用機場迫降,才發(fā)現是蘇聯的飛機。
1987年5月13日,前西德19歲青年普斯特,駕駛塞斯納-172型單發(fā)飛機,從芬蘭赫爾辛基起飛,由芬蘭灣經科赫拉亞爾維進入蘇聯領空。進入蘇聯領空后,他保持200~500米的飛行高度和200公里/小時的速度,直飛莫斯科。經過5個小時的飛行,航程近1000公里,于當日17時30分降落在莫斯科紅場上。在蘇聯領空上飛行4個多小時,竟未遭任何攔截。同年5月17日,一名哥斯達黎加的飛行員,也是駕駛一架塞斯納單發(fā)小型飛機,從低空飛向美國在巴拿馬的霍華德空軍基地,并在該基地著陸。直到飛機在該機場著陸后,美軍才發(fā)現它。事后,美國人驚呼:“塞斯納飛機將在每個國家首都降落”。
1989年7月4日,蘇聯駐波蘭的空軍部隊互助飛行員斯庫里金上校駕駛一架米格-23戰(zhàn)斗機,從科沃布熱克機場起飛,起飛后高度約150米,飛行員聽到發(fā)動機有爆破聲,并感到推力明顯下降,即跳傘。飛行員跳傘后,飛機發(fā)動機工作正常,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保持100多米的高度,飛出波蘭領空,接著又橫跨原東德、原西德、比利時,飛行了近一個半小時,飛行距離近1000公里,未遭到攔截。飛機即將飛離前西德進入比利時時,前西德有兩架F-15曾起飛企圖攔截,但該機很快飛越比利時,又飛入法國,因燃油耗盡,發(fā)動機停車,飛機墜毀在法國庫爾特雷市近郊。
1989年10月11日,敘利亞空軍少校飛行員穆哈默德·巴塞姆·德爾駕駛米格-23從敘空軍基地起飛,起飛后即以低空、超低空飛行飛出敘境,進入以色列領空。敘、以雙方雷達警戒網均未發(fā)現,該機約飛行了30分鐘,在以色列北部邊遠地區(qū)一簡易機場降落后以方才發(fā)現。敘利亞不知飛機去向,宣布迷航失蹤。直至幾天后以色列宣布飛行員駕機歸順,才弄清真相。
1990年6月9日下午一架不明國籍的小型單發(fā)飛機從低空、超低空突然闖入前蘇聯領空,并飛至黑海之濱的巴統市機場上空準備降落。該機場的航行管制部門雖然發(fā)現了該機,但誤以為是友鄰機場的飛機發(fā)生了故障要在本機場迫降,因此只作了一般性的詢問,在該機未作任何回答的情況下,沒作進一步查詢。該機落地后,飛行人員下機放下兩個花籃,在一個花籃中還放了致戈爾巴喬夫的信和一些美金,然后又登機起飛。飛機起飛后,地面輕型防空兵器對其進行了射擊,但未擊中,該機平安飛離原蘇聯領空。
1994年9月12日,美國38歲的卡車司機福蘭克·科德(他學習駕駛小型飛機已近4年,并于1993年取得相應的飛行執(zhí)照),從巴爾摩附近一個機場,偷駕一架塞斯納小型飛機起飛,在低空飛行近2小時后,就到了華盛頓的白宮上空。盤旋數圈后,準備降落在南草坪上,但在降落時由于機翼先撞樹,使飛機滾翻,最后毀于克林頓總統二樓臥室的窗戶下??频庐攬鏊劳?,令白宮的官員又嚇了一跳。
以上列舉的都是一些民間飛行事件,并非實戰(zhàn)戰(zhàn)例,而真正將低空超低空戰(zhàn)術應用于現代局部戰(zhàn)爭的實例,當屬英阿“馬島之戰(zhàn)”中,阿根廷飛行員胡安·洛佩斯駕駛“超軍旗”用導彈擊沉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那是1982年的5月4日,洛佩斯的“超軍旗”戰(zhàn)斗機已檢修完畢,機械師為他在機翼上掛了一枚“飛魚”AM39空對艦導彈。“超軍旗”是法國達索飛機制造公司生產的單座單發(fā)輕型艦載戰(zhàn)斗機。在當時該機雖然仍在使用,但是并不先進,只能攜帶“魔術”空空導彈和“飛魚”AM39反艦導彈等。而“謝菲爾德號”是英國當時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它的造價高達2.4億美元,裝有967R型搜索雷達,能發(fā)現馬爾維納斯群島460公里范圍內的空中目標。也就是說,阿根廷的飛機只要一起飛,就會被它盡收眼底?!爸x菲爾德號”配有自動報警系統,擁有強大的防空火力。它的導彈可以從12個方向打擊向它進攻的目標。洛佩斯駕機起飛5分鐘后,天氣突然變了,南大西洋上空布滿厚厚的云層,從機艙朝下看,海面上白浪滔天。這種天氣對英國人來說是不利的,但對阿根廷人來說非常好。雖然天氣不好會增加攻擊作戰(zhàn)的難度,但能很好地隱蔽自己。又過了幾分鐘,洛佩斯開始下降高度,朝“謝菲爾德號”的雷達盲區(qū)飛去。飛機離海面很近,海浪幾乎要濺到機翼上。高度表明確地告訴他,飛機離海面只有30米。他的這套超低空動作是他在法國受訓時學會的,但當時法國人只讓他們最低飛到80米,現在他卻飛到了30米。當目標接近“飛魚”導彈的射程之內時,洛佩斯把飛機拉起,在150米高度,打開機載雷達。顯示器上,一個龐然大物清晰地映入他的視線,這就是“謝菲爾德號”。洛佩斯將目標方位數據輸入“飛魚”導彈的計算機,充滿快感地按下了發(fā)射按鈕。這次進攻之所以能成功,最關鍵是采用了超低空突襲戰(zhàn)術。
以上的事例無一不說明一個道理,即使在現代高科技含量極高的防空體系面前,低空和超低空突入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發(fā)生在去年的兩起與低空超低空突襲有關的事件
在世界上,過去的一年曾經發(fā)生過許多事件,其中有兩件與本文的話題——低空超低空突襲有關,一件發(fā)生在年初,另一件發(fā)生在年尾。尤其是后一件影響很大,不但讓世人震驚,同時也讓號稱具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雷達預警系統的美國嚇了一跳。
大家也許還記得,在2000年伊始的時候,很多媒體都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一架美國的小型私人飛機突然飛到了古巴的首都哈瓦那上空,撒下數百張蠱惑人心的傳單,然后順利地返回了美國。
這是一架并無特殊性能的小型飛機,速度和隱身性能和美國的許多用于戰(zhàn)爭的戰(zhàn)斗機和轟炸機來說,簡直不值一提。為什么這架小飛機能突入古巴領空,并且能深入其首府上空呢?駕駛這架飛機的是一個名叫唐理的越裔美國人,他駕駛的這架賽斯納-172小型飛機是租來的。從美國的佛羅里達起飛,在闖入古巴哈瓦那之前,為了躲過雷達的探測,他超低空飛了145公里后,于當地時間1日上午8時闖入哈瓦那?,F年51歲的唐理是前南越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綽號為“越南的詹姆斯·邦德”。1975年,唐理的飛機在越南北方被擊落,他被囚禁過5年。1984年唐理移民美國。1992年曾在泰國首都曼谷劫持了一架越航的“空中客車”飛機,前往越南的胡志明市。盡管他事后試圖逃跑,但很快就被越南警方拘捕并監(jiān)禁起來,直到1998年才被特赦。為了這次“侵入”,唐理從3個月前就開始精心策劃。如果這架私人飛機帶有炸彈甚至其它威力巨大的武器,不知會有多么可怕的后果出現。
另一件與低空超低空突襲有關的事件發(fā)生在去年末。2000年11月15日,俄羅斯《消息報》、國際文傳電訊社、俄通社、塔斯社和英國路透社紛紛刊發(fā)了一條篇幅不大,但內容卻頗為轟動的消息:2000年10月和11月,當美國在亞洲地區(qū)唯一的一艘常駐航母“小鷹號”在日本海域舉行軍事演習期間,多架俄羅斯軍用飛機先后數次成功突破航母和保衛(wèi)艦群的防空預警雷達的探測,出其不意地飛過“小鷹號”上空。
《消息報》在其顯著的版面上披露這一驚人消息時稱:10月17日,當“小鷹號”航空母艦在日本海正舉行軍事演習,整個航母戰(zhàn)斗群進入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所有的防空和預警雷達全部開啟進入實戰(zhàn)的時候,兩架俄羅斯飛機居然避開了美國航母艦群雷達的層層設防,突然從“小鷹號”上空超低空飛過;11月7日,“小鷹號”航母戰(zhàn)斗群在日本海參加美日聯合演習的第一天,又有兩架俄羅斯飛機避開航母雷達的探測,再度成功從航母上空掠過。該報還毫不隱諱地說:俄羅斯飛機兩次成功地突破美國航母防線的行動,除了證明俄羅斯空軍潛在的戰(zhàn)斗力外,還一舉打破了美國人自詡其航母艦群的防衛(wèi)“滴水潑不進”的神話。如果俄羅斯戰(zhàn)斗機執(zhí)行的是攻擊任務的話,那么“小鷹號”早就被擊沉了!
路透社駐莫斯科記者,在16日發(fā)回國內的電訊中則進一步透露俄戰(zhàn)機突襲美國航母戰(zhàn)斗群的驚人內幕。俄羅斯空軍司令阿納托利·科爾尼亞科夫大將向記者證實說:10月17日和11月7日,俄羅斯空軍的蘇-24MR戰(zhàn)斗偵察機和蘇-27戰(zhàn)斗機,兩度成功突破美國“小鷹號”航母的防空雷達網,多次在航母上空穿越??茽柲醽喛品虼髮⒉粺o得意地向記者描述說:“我們的飛機第一次超低空飛越航母的時候,航母上的美國人顯然還沒有醒悟過來,有的美國士兵甚至還沖我們豎起V形手勢,好像是夸我們的飛行技術一樣。很明顯,他們是把我們的飛機當成自己的戰(zhàn)機了。當第二次飛越美國航母的時候,他們中的有些人總算看清了我們戰(zhàn)斗機機翼上鮮紅的五星。那些美國海軍官兵萬萬沒有料到,居然會有外國的飛機成功地超低空飛過他們的航母,所以驚恐慌張的程度可想而知。我們的飛機清晰地拍下了‘小鷹號航母甲板和指揮塔上的人員在最終發(fā)現我們超低空飛過后亂成一團的照片——許多官兵驚慌失措地跑向防空武器系統,飛行員則慌慌張張地跳進戰(zhàn)斗機座艙。不過,沒等他們的戰(zhàn)斗機升空,我們的飛機已經完成任務返航了”??茽柲醽喛品虼髮⒑敛谎陲椀乇硎荆哼@種飛行偵察的結果“相當鼓舞人心”,而且“這樣的任務不會是就這么一兩回”!他還表示,執(zhí)行突襲美國航母任務的飛行員將立功受獎?!靶』镒觽儜摰玫姜務碌睦碛煞浅3浞郑皇沁@種行動對于飛行員們來說是一次極好的訓練機會;二是我們?yōu)槎砹_斯情報部門提供了碓確、詳細的美國航母活動的情報”。
俄羅斯第十一防空軍司令安納托利·納戈維岑中將透露說:“當我們的小伙子們駕駛的飛機突然出現在美國‘小鷹號航母上空時,航母渾然不覺地仍在加油,甲板上停滿了毫無防備的美國各型戰(zhàn)機,直到我們的飛機第二次呼嘯著從他們頭上掠過的時候,他們才慌里慌張地切斷橫七豎八的加油管道,這才派飛機緊急升空進行攔截?!?/p>
根據俄羅斯戰(zhàn)斗偵察機獲取的情報,這次美日聯合軍事演習是由駐日美國海軍、空軍和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聯合在日本海舉行的,代號是“年度12G-利劍2000”演習。這次演習的參演部隊是駐日美海軍第七艦隊和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美軍參演人員達8000人,其中“小鷹號”航母和其搭載的第五航母艦載機聯隊是最主要的攻擊部隊。按照“利劍2000演習”的設想,一個“既具有強大攻擊能力,又有防衛(wèi)能力”的國家向日本西部發(fā)起了進攻,美日兩國緊急出動,在日本西部海域進行阻擊。美國參演部隊根據演習方案的不同,既扮演攻擊日本的“壞”角色,又扮演保護日本的“好”角色。
非常有諷刺意味的是,“小鷹號”航母戰(zhàn)斗群還在這次演習中,演練了“如何保護航母不受空中威脅”的課目。俄機的低空超低空突襲,讓美國人在丟臉之余,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安全問題。
外軍在低空超低空突襲方面的訓練
不管是哪個國家,衡量它的空軍力量必須從偵察、截擊、格斗、攻擊等方面綜合來看。1999年,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給空軍的題詞“為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攻防兼?zhèn)涞娜嗣窨哲姸鴬^斗”里就把攻防兼?zhèn)溥@一積極的戰(zhàn)略思想指出來了。我國空軍要做好攻防兼?zhèn)?,自然要搞好低空超低空突襲的訓練,那么外國空軍是如何搞好這方面訓練的呢?
美國在入侵格林納達時,實施超低空空降,參加過這次行動的美軍曾后怕地回憶:“傘一打開就已落地”。這是難度很大的一次空降,也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奇襲。一些主要空軍強國已把低空超低空飛行列為突防和對地面目標攻擊訓練的主要內容。
低空、大速度突防和攻擊是美、英等國空軍在近期局部戰(zhàn)爭中慣用的戰(zhàn)術,它既可達成戰(zhàn)術上的突然性,又有利于避開防空火力的攻擊,同時可以縮短轟炸時間,提高命中精度。發(fā)達國家空軍的作戰(zhàn)飛機大都裝有地形跟蹤雷達,必要時可運用低空突防,實施低空攻擊。美國的F-16戰(zhàn)斗機可對任何地形自動保持60米或更低的高度飛行,使飛行員集中精力尋找目標;F/A-18D能以低達30米的高度飛向目標;A-6和A-7等攻擊機的低空性能更好,多采用超低空(30米)、大速度(960公里/小時)突防,可從低空攻擊點狀目標。
美、英、法等國空軍除了裝備有良好低空飛行性能的飛機和裝備外,飛行員均受過非常嚴格的低空突防和低空攻擊訓練。這種訓練通常在指定的戰(zhàn)術靶場或指定的低空飛行空域內實施。各國空軍對各型作戰(zhàn)飛機飛行員每年的低空訓練飛行時間都有明確規(guī)定,如美國的F-16和F-111的飛行員每年要低空飛行95小時,A-10飛行員多達125小時。德國空軍“狂風”飛機的飛行員,每年有50%的訓練時間用于低空、超低空突襲訓練。英國空軍規(guī)定攻擊機飛行員,低空訓練飛行時間每年不少于90小時。法國戰(zhàn)術空軍飛行員,75%的飛行任務需要在低空或超低空完成,因此規(guī)定攻擊機飛行員每年低空訓練時間不少76小時。北約空軍司令部認為,上述低空訓練時間是保持飛行員良好專業(yè)技術水平和戰(zhàn)備水平的最低限度,今后仍需要尋找新的訓練方法,增加低空訓練飛行時間。
美國在加強低空超低空突襲訓練的同時,深感這一作戰(zhàn)樣式的威力,并認識到本土防空仍有不小的漏洞,如美軍現有的防空裝備中仍有一些過時的抗干擾性能和透射性能差的雷達。為了加強防空能力,美國軍方首腦打算使用AN/TPQ-36A雷達作為FAAD防空系統的主要偵察設備。這種雷達已裝備于“霍克”防空導彈綜合裝置。AN/TPQ-36A是善于探測和跟蹤低飛目標的三坐標雷達。
我國空軍航空兵每年也有一定的時間用于這種低空超低空訓練。尤其是江主席提出“攻防兼?zhèn)洹钡膽?zhàn)略思想以后,不光是我們的轟炸機、強擊機部隊加強了這方面的訓練,我們的殲擊機部隊也加強了這方面的訓練。
在法國,他們的空軍把“主動進攻”放在“重中之重”貫穿訓練始終。法國空軍戰(zhàn)斗機飛行員每月保持低空和超低空訓練的時間不少于總飛行訓練的時間的30%。英國空軍經常進行的訓練內容有低空、超低空飛行;沿溝谷、貼海岸線起伏機動飛行;多機種協同飛行;海外機動作戰(zhàn)以及帶各種戰(zhàn)術背景的訓練。可見,世界上號稱空軍強國的國家是非常重視低空超低空訓練的,因為它在未來戰(zhàn)爭中仍是不可拒絕的戰(zhàn)爭樣式。
在未來的軍事斗爭中,這是不是一把撒手锏?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思索。世界最先進的導彈,其中有俄羅斯的C-300。它能攻擊地平面上25~30000米之間的任何目標,而且精度很高。但是它太昂貴了,沒有一個國家能把它布置到本土的所有重要區(qū)域,包括俄羅斯自己也不能。另外,要攻擊目標,首先得發(fā)現目標。
在雷達發(fā)現目標時,如果目標突然消失較長一段時間,是容易麻痹對手的。比如一種飛行器在雷達盲區(qū)飛行了一段距離后,為了省油或躲避地面高炮的攔截突然躍升,出現在中空或高空,暴露于敵雷達搜索范圍內,敵方跟蹤鎖定,而這時此飛行器又突然長時間超低空飛行,消失于雷達熒屏上,如此反復確實是具有實戰(zhàn)意義的一招。前面提到的前蘇聯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米格-25成功地飛往日本就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低空、超低空突襲在未來戰(zhàn)爭中仍將是一種有效的戰(zhàn)術。但是,在未來戰(zhàn)爭中要達成低空、超低空突襲將會越來越難,因為預警機的廣泛運用會使這種戰(zhàn)術的隱蔽性大打折扣。俄羅斯一級軍事飛行員康坦丁·科布林中校和軍事科學博士、教授、退役上校亞歷山大·克拉斯諾夫,他們在探討如何對付E-3A預警機的問題時認為,如果能夠摧毀敵方一架預警指揮機,己方的航空兵突防概率將從1.7%增加到45%。但自預警機參戰(zhàn)以來,還沒有過被擊落的記錄,可見要擊落它是非常困難的。
隨著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對未來的低空超低空突襲戰(zhàn)術也需要進行研究和改進。這種改進包括裝備和具體戰(zhàn)術的運用。像俄羅斯這次突襲“小鷹號”航母艦群,就是一次很好的運用,也就是常用常新的出其不意,因為美國人太自信了,也就容易疏忽。戰(zhàn)爭的勝負,常常與疏忽與否關聯極大。
適用于低空超低空突襲的飛行器
大多數國家都有適用于低空超低空突襲的作戰(zhàn)飛機和直升機。像普遍應用于歐洲的“狂風”戰(zhàn)斗機、俄羅斯的蘇-39對地攻擊機、美國的A-10A“雷電”攻擊機、中國的強五型強擊機等;有號稱“超低空殺手”的武裝直升機,如美國的“科曼奇”和俄羅斯的卡-50等;另外曾被稱為“里海怪物”的地效飛行器,也將會在未來戰(zhàn)爭的低空超低空突襲中發(fā)揮神奇作用。日本的軍事專家曾對這種飛行器進行過深入地研究,他們認為:地效飛行器是對付航空母艦的撒手锏。
在這里,我們簡單地介紹幾種曾受人注目并已廣泛運用和已被關注并將搏擊未來戰(zhàn)場的攻擊機和戰(zhàn)斗機,以及其它適于低空超低空突襲的飛行器。
A-10A“雷電”攻擊機是目前美國空軍的主力近距支援攻擊機。主要用于攻擊坦克、裝甲車群和戰(zhàn)場上的活動目標及重要火力點。該機于1967年開始研制,1972年5月10日首飛,1975年開始裝備部隊,1984年3月停產,共交付美軍713架。發(fā)展的型別主要有A型(基本型)和B型(雙座全天候型,未批量生產)。A-10的主要設備有平視顯示器,與激光目標標識配合使用的武器投放設備,制導炸彈的激光指引器,AGM-65空對地導彈和AIM-9空對空導彈發(fā)射設備,塔康系統,羅蘭導航系統,被動式電子對抗設備等。主要武器裝備有1門30毫米GAU-8/A型七管機炮,射速2100~4200發(fā)/分,備彈1350發(fā);11個外掛點,可掛2枚AIM-9E/J空空導彈和6枚AGM-65空地導彈,或普通炸彈、子母彈箱、集束炸彈、激光制導炸彈、火箭發(fā)射器等。
中國的強五強擊機該機由中國南昌飛機制造公司研制生產。直到1980年,西方情報觀察員才認識到它的真正特性和重要性,那時它已經在中國空軍部隊服役了10年。這種飛機機身下有4個吊艙,同時換裝了改進的發(fā)動機和彈射座椅。為使在機頭有安裝攻擊雷達的空間,發(fā)動機進氣道縮短,固定幾何形進氣道位于機身兩側。改進型的強五M飛機上裝備的部分電子設備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如導航/攻擊系統中裝有莫爾公司的“指針”2500測距雷達。強五的機載武器裝備,有兩門23毫米機炮,每門備彈100發(fā);10個外部掛點,可掛載空對空導彈、投放式炸彈、集束炸彈、火箭發(fā)射裝置吊艙、凝固汽油彈、副油箱和電子對抗吊艙等。
蘇-24MR戰(zhàn)斗偵察機蘇-24本來是一種戰(zhàn)斗轟炸機,其改型蘇-24MR是一種戰(zhàn)斗偵察機,1972年開始投入使用。該機裝備有BKR-1型偵察系統。這套系統包括紅外前視、雷達跟蹤、電視、激光、通用無線電和輻射偵察儀。在機身兩側裝備有主動式全景照相系統,這些系統既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自動進行。在機腹部位安裝有一套AP-402M航拍系統,駕駛艙后部裝有另一套紅外偵察系統。在機腹中部艙內隱藏著一套FIR-M激光系統和輻射偵察系統。蘇-24MR可以在飛機上對搜集到的圖像和聲音情報進行現場處理,然后通過特殊的情報系統傳送給地面情報站。由于蘇-24MR戰(zhàn)斗偵察機研制之初的目的是為了對付美國的F-111戰(zhàn)斗轟炸機,并且因在超低空200米仍能保持時速1320公里的出色性能,曾大量裝備部隊。共生產了800余架,不過現在大部分已被蘇-27IB型戰(zhàn)斗偵察機所取代。
合作研制的“狂風”戰(zhàn)斗機由英國、德國、意大利三國共同開發(fā)研制。基本型是空對地(海)攻擊型(IDS),能夠超低空穿越敵方的雷達網攻擊目標。機首裝備有FMICW大型多普勒雷達。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時,可綜合運用慣性制導裝置、雷達探測裝置、地形跟蹤裝置、前方監(jiān)視雷達以及自動操縱裝置,對目標實施低空攻擊。ECR型是作為電子戰(zhàn)型來開發(fā)的,機體與IDS型大同小異,其裝備側重于電子戰(zhàn)裝置,如雷達探測系統、情報處理及傳輸系統、自衛(wèi)用電子干擾發(fā)射架、干擾物發(fā)射架等。ADV型屬防空型,機身較上述兩種型別加長了78厘米,增設了燃料艙,增加了飛行時間與距離。
先聲奪人的聯合攻擊機(JSF)JSF還未問世便有人放言:美國的聯合戰(zhàn)斗機有可能成為今后20年內世界上數量最大的戰(zhàn)斗機群。美國的這種可買得起,且具有隱身能力和短距起飛/垂直著陸的多用途戰(zhàn)斗機,可能統治全球戰(zhàn)斗機市場達幾十年之久,將使隱身性能較差、價格較貴的“歐洲戰(zhàn)斗機”EF-2000和法國的“陣風”相形見絀。雖然JSF的隱身性能不一定有F-22先進戰(zhàn)斗機那么好,但與其它飛機相比還是具有優(yōu)勢的,而且這種優(yōu)勢可以保持到2025年以前。盡管美國目前還沒最后敲定到底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來制造,還是由波音公司來生產,也不管是洛克希德的X-35方案,還是波音的X-32方案將來投入生產,作為用戶都希望除保持優(yōu)異的性能外,還要盡量降低成本。如果這樣,放言者認為JSF在世界上將有6000架的份額。
已領風騷的蘇-30MK多用途戰(zhàn)斗機蘇-30MK在對地攻擊方面有良好的潛力。在近距支援方面,由于蘇-30MK掛裝了Kh-29T/TE/L近距電視/激光制導導彈,攻擊精度大大提高。據俄羅斯專家初步分析,蘇-30MK飛機的對地作戰(zhàn)效能是蘇-27UBK飛機的兩倍左右。據蘇霍伊設計局介紹,以出動架次為評估條件,對地面戰(zhàn)術小目標、重要的點目標和防空壓制目標等實施攻擊,蘇-30MK飛機的作戰(zhàn)能力是蘇-27的六倍以上。由于蘇-30MK飛機增加了Kh-59ME空對地電視制導導彈、Kh-31P空對地反輻射導彈,因而具備了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完全可以在敵防空火力圈(100公里)外,對敵縱深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綜合分析認為,蘇-30MK的作戰(zhàn)效能要比F-15E戰(zhàn)斗機高40%左右,比“幻影”2000-5高60%左右。在亞音速機動能力和武器系統方面,也優(yōu)于很多外國戰(zhàn)斗機,而且據說蘇-30MK的機載電子設備的性能已經非常先進。蘇-30MK的低空最大速度可達到1400公里/小時。
蘇-39亞音速攻擊機該機是在蘇-25“蛙足”基礎上的最新改型。蘇-39的前身蘇-25“蛙足”A,體現出一種全新的設計形式,它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經受了考驗,從而使亞音速攻擊機在前蘇聯空軍中得以更新。而蘇-39設計更新的重點是改進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蘇-39安裝了新型SUV-39武器發(fā)射和導航系統,這是它與其前身蘇-25之間的主要區(qū)別。蘇-39裝備的探索設備的目標識別范圍是:對坦克8~10公里、對直升機6公里、對摩托艇12公里、對橋梁24公里。來自該系統的信息被顯示在儀器控制板右邊的陰極射線管上。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執(zhí)行任務時,可使用吊艙式夜視光學/電視系統,它能在6~8公里的距離內識別一座橋或小船,可從8~12公里識別駁船。蘇-39安裝了一種新型的RLPK-25雷達吊艙,這種吊艙裝有一部“科皮歐25”多功能脈沖多普勒雷達,它的探測范圍是,坦克群25公里、戰(zhàn)斗機大小的飛機57公里、驅逐艦200公里。
超低空新殺手“科曼奇”RAH-66“科曼奇”一種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在設計上,確實是采用了一些新技術和新裝備,如在隱身性能方面就采用了多項措施,在雷達、紅外、目視和噪聲方面都考慮到了。
在雷達隱身方面,采用了先進的材料和設計,雷達反射截面積只有一般直升機的1%,同時還可加裝雷達干擾器,從而使敵方探測雷達失靈。
在紅外隱身方面,采用了紅外抑制技術,使排氣溫度明顯降低,從而保護直升機不受熱尋的導彈攻擊。
在目視隱身方面,采用了縱列雙座座艙,機身細長,武器內藏,起落架可收起;座艙采用平板玻璃,能有效地減少陽光的照射;全機表面采用暗色的無反光涂料,以減小直升機反光強度;另外采用5葉旋翼,也有利于隱避自己。
在噪聲方面,采用了新式尾槳,減少了槳葉間的氣動干擾,大大降低了尾槳部分的噪聲。
在機載武器上,RAH-66也是比較強的。該機本身空重只有3392公斤,但武器艙和短翼武器掛架卻能攜帶約1600公斤重的導彈或火箭,幾乎達到了機體重量的一半。
在機載電子設備方面,可在晝夜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偵察,具有首先發(fā)現目標、先發(fā)制人的能力。先進的導航與目標瞄準系統能在夜間提供高清晰度戰(zhàn)場紅外圖像,從而使該直升機具有良好的作戰(zhàn)能力。
“科曼奇”將大量裝備美國陸軍航空兵,用于執(zhí)行武裝偵察、反坦克和空戰(zhàn)等重要作戰(zhàn)任務,將成為新世紀戰(zhàn)場上新的超低空殺手。
神奇的地效飛行器地效飛行器是一種貼地面或水面飛行的飛行器,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前蘇聯就開始研究。在軍事上,地效飛行器具有隱蔽性好,地面雷達不易被發(fā)現,速度快,運載量大,利用地面效應產生升力大,在同樣的功率下裝載量要比飛機大1.5至3倍。1989年,前蘇聯海軍裝備了一艘500噸級的地效飛行器,實際上是一個導彈發(fā)射平臺,可裝6枚導彈,到目前為止該飛行器已航行5萬多公里。1998年,另一架地效飛行器已改裝成一個流動醫(yī)院,有病床150個,最多可住500人。他們還計劃研制1000噸、1500噸、2000噸級的地效飛行器。日本的軍事專家曾對地效飛行器進行過比較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地效飛行器是對付航空母艦的撒手锏。在未來的戰(zhàn)爭中,低空超低空突襲將是達成奇襲的重要途徑?,F在,由于地效飛行器的出現,它的貼水、貼地飛行的性能將使岸基雷達無法探測。另外,它的高速飛行(每小時在200~500公里之間),將使地面火力來不及反應就擦身而過。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其實還有許多飛機是適于低空超低空突襲的,比如美國的F-15E“鷹”,俄羅斯的米格-23“鞭撻者”、米格-27、蘇-27和米格-29,日本三菱的F-1以及瑞典的薩伯-37“雷”戰(zhàn)斗機等。它們都有出色的低空超低空突防性能,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軍事家們認為,隨著各種低空超低空性能的飛行器的更加完善和新的類別的飛行器的出現,低空超低空突襲這一基本戰(zhàn)術將會借助于它們產生諸多出人意料的效果。
責任編輯: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