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劍欽
我讀詩不多,也懂得少,然近因工作需要翻覽中華書局版《魏源集》,讀其詩篇,卻為“默深詩如雷電倏忽,金石爭鳴,包孕時感,揮灑萬有”〔1〕的非凡氣勢所震撼,經(jīng)久不得平靜。同時,也對郭嵩燾《古微堂詩集序》之說魏詩不無傷感。郭氏曰:“先生所著書流傳海內(nèi),人知寶貴之,而其詩之奇?zhèn)?,無能言者?!辈粌H清末以來很少有人真正注意研究魏源的詩作,甚至輾轉(zhuǎn)相因,影響到后來的文學(xué)史和大學(xué)文科教材,都很少談魏詩,甚或竟有微詞相譏。如上世紀(jì)六十年代接連出版的兩部有代表性的文學(xué)史,前者由中國社科院文學(xué)研究所編寫組編寫,談嘉慶、道光時期的詩歌散文,用了很大篇幅說“這個時期在詩詞、散文方面成就最高的是龔自珍”,竟只字不提魏源的詩文;后者由游國恩、王起等主編,則在“資產(chǎn)階級啟蒙時期的文學(xué)”一章中,為龔自珍獨(dú)撰一節(jié),說“真正打破清中葉以來傳統(tǒng)文學(xué)的腐朽局面,首開近代文學(xué)風(fēng)氣的人物是龔自珍”,而對魏源,除在另一節(jié)中列舉他幾篇名作外,論述其詩文的文字僅寥寥數(shù)語,遠(yuǎn)不及義。更有甚者,在文學(xué)作品選本介紹作者生平時,竟以微詞肯定:“魏源詩因用典過多,故不免艱深晦澀,而大部分山水之作,則更缺乏內(nèi)容?!薄?〕如此舊論因襲,致使魏源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每況愈下,恰如他生平仕途一樣,命運(yùn)多舛,天道不公。
其實(shí),縱觀魏源留下的九百余首詩作,大體“古質(zhì)如謠,明暢如策,櫛比如賦……別為一格”〔3〕,如《湘雅摭殘》所云:“雄渾似杜陵,奧衍似昌黎,傲兀似山谷,奇險似東坡,集古賢之長而自成一家。”尤其是他那憂國憂民、感時憤世,幾于山河風(fēng)景中亦莫不契入深悲大痛的憂患詩,更是使人回腸蕩氣,一經(jīng)接讀便不可辭。其憂患范圍之廣,涉及社會人生各個方面;其憂憤之長,綿延魏氏的坎坷一生。
魏氏之憂,一憂民生之多艱,災(zāi)禍之頻仍。早在道光十年(1830年),魏源三十七歲前所作的古體詩中,就表白自己“不憂一家寒,所憂四海饑,痌瘝茍不瘳,堯禹亦何為”〔4〕的遠(yuǎn)大抱負(fù)。當(dāng)時的清王朝已日趨衰落,政治腐敗,財政拮據(jù),軍備廢弛,思想僵化,國勢日漸衰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黃河連年泛濫,長江、淮河也水災(zāi)不斷,“幾與河防同患”,人民生計十分艱難。魏源對此曾慷慨陳詞:“無一歲不虞河患,無一歲不籌河費(fèi),前代未之聞焉;江海惟防倭防盜,不防西洋,夷煙蔓宇內(nèi),貨幣漏海外,病漕、病鹺、病吏、病民之患,前代未之聞焉?!薄?〕其《北上雜詩七首同鄧湘皋孝廉》便是通過一路觀感,描寫當(dāng)時的民不聊生。如“滑臺阻運(yùn)河,距衛(wèi)百里圻。去歲大兵后,大薐今苦饑。黃沙萬殍骨,白月千戰(zhàn)壘。至今禾麥地,極目森蒿藜。借問釀寇由,色哽不敢唏”;“中野種蕎麥,春風(fēng)吹麥新。二月麥花秀,三月花如銀。麥秋不及待,人饑已奈何!明知麥花毒,急那擇其他。食鴆止渴饑,僵者如亂麻。冀此頃刻延,償以百年嗟。投之北邙坑,聚土遂成墳。明年土依然,春風(fēng)吹麥新。勿食蕎麥花,復(fù)作坑中人”。面對內(nèi)憂外患、天災(zāi)人禍,魏源不是消極悲觀,而是積極進(jìn)取、發(fā)憤圖強(qiáng);不僅提出過“人定勝天,造化在我”的口號,而且在許多詩歌作品中都抒發(fā)了自己經(jīng)世致用、自強(qiáng)不息的博大情懷。如他在《洞庭湖吟》中,一面追溯洞庭湖的變遷,一面感慨疾呼:“嗚呼!八百里湖十去四,江面百里無十二。安能塞川川不潰,九穴復(fù)請九江初,七澤請仍云夢潴。以川還川湖還湖,宣泄陰陽宏噏噓,那復(fù)洚洞憂民魚。騷人駘蕩經(jīng)生迂,中流誰博千金壺。樓下帆檣吳楚送,樓上鐘魚傍晚動。雄談空喟賈長沙,憂樂江湖復(fù)何用!”
二憂軍事之衰弱,國家之式微。鴉片戰(zhàn)爭的炮火,打開了“天朝”的門戶。一向閉關(guān)鎖國、防內(nèi)甚于防外的清政府,開始震動了。然而,由于統(tǒng)治者長期以來的與世隔絕,盲目自大,致使他們愚昧無知,戰(zhàn)爭爆發(fā)了,還不知道哪里是英吉利,哪里是俄羅斯,腐朽的八旗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魏源對朝廷軍事衰弱,不能擔(dān)負(fù)御敵衛(wèi)國職責(zé)的境況,無比憤怒和憂慮,不僅在《海國圖志》這一曠世宏著中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戰(zhàn)略思想,而且在許多詩作中抒發(fā)了他對?;嫉膽n慮感和堅決抵御??艿膼蹏?。如《錢塘觀潮行》:“世間瑰絕豈有此,江逆飛,海立起。天風(fēng)刮海見海底,涌作銀濤劈天駛。病者睹之氣皆生,勇者睹之神皆死。如何十萬貔貅夾江峙,但有死氣無生氣?”又《普陀觀潮行》:“……浩浩天飆飄我出,寇艘遁后姿游佚。欲往觀潮觀龍觀日出,先見天外颶風(fēng)吹海立。江潮豎至一線摧,海潮橫至如陣排。前陣方送日本至,后陣又自琉球回。天陣地陣相壓摧,龍戰(zhàn)鯨鏖萬古雷。錢塘廣陵何有哉,那數(shù)海艘萬炮從天來!梵音洞僧眉尺許,入定廿年枯不語;潮音洞僧雄辯才,能話浩劫滄桑灰。僧言普陀雖島寺,荷夷英夷兩窺伺。臺灣舟山割據(jù)還,歸帆輒艤普陀次。炮艘倏若颶潮至,不干老僧坐禪事?!魺o羽扇秉麾人,盡得炮艘亦何益!漁舟梟販盡精兵,誰驅(qū)海賊攻夷賊?”道光廿年,魏源在南京作《金陵懷古》八首,“隱括史事,感慨蒼涼”〔6〕,更是對清王朝氣數(shù)將盡的預(yù)言。其二曰:“照殘今古秦淮水,磨滅英雄晉石頭。地氣輒隨王氣盡,前人留與后人愁。春秋吳越燈前壘,臺榭齊梁霧里謳。凄絕多情天上月,年年長戀冶城秋。”國家式微之憂與魏源無力回天的凄絕之情,已在詩句中流露無遺。
三憂吏治之腐敗,弊政之殃民。鴉片戰(zhàn)爭前后,清朝吏治腐敗到了極點(diǎn)。作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大智大勇者,魏源親眼目睹了清王朝政治的腐敗,認(rèn)為那些官僚偽君子的禍國殃民,是造成國家民族種種危機(jī)的總禍根。因此他在詩歌中總是以極其憤懣的心情痛斥官吏們的腐敗無能。如《秋興》十一首之三:“大漏卮兼小漏卮,宣防市舶兩傾脂。每逢籌運(yùn)籌邊日,正是攘琛攘贐時。海若蛟宮奔貝族,河宗寶藏積馮夷。莫言象數(shù)精華匱,卦氣爻辰屬朵頤?!蹦切┲酗査侥业拇笮」倮?,像蛀蟲一般吞噬著國家的財產(chǎn),且貪得無厭到如此程度,國家怎能不衰敗?
又如新樂府體《江南吟》十首,可謂集中反映了東南地區(qū)各種病國病民的弊政,涉及治江、治河、鹽政、漕政、催科、禁煙諸方面。其三曰:“防桃汛,防伏汛,防秋汛,與水爭堤若爭命,霜降安瀾萬人慶。兩河歲修五百萬,縱不潰堤度支病。試問東漢至唐亦漕汴,何以千歲無河患?試問乾隆以前亦治河,何以歲費(fèi)不聞百萬過?沙昏昏,波浩浩,河伯娶婦,河宗獻(xiàn)寶。桃花浪至鯉魚好,酒地花天不知老。板筑許許,鼉鼓逢逢,隆堤如天,束水如墉。不聞治河策,但奏防河功,合向羽淵師黃熊?!痹姼枰幻娼衣懂?dāng)時的所謂“治河”不過是“防河”,只知一味加高堤防,結(jié)果一年到頭在防汛,“與水爭堤若爭命”的勞民傷財陋政;一面痛斥那些吞噬朝廷巨額經(jīng)費(fèi)的貪官污吏,詛咒他們理應(yīng)得到處以極刑的懲罰。其四曰:“再清查,三清查,新舊款目多如麻。前虧未補(bǔ)后虧繼,轉(zhuǎn)瞬又望四查至。借問虧空始何年,半緣漕項半攤捐。幫費(fèi)愈加銀愈貴,民欠愈多差愈匱。戴星稅駕豈無人,但有催科無撫字。吁嗟呼!催科之難難于上青天,補(bǔ)虧之難難于塞巨川。欲為彭澤五斗吏,先師劉向淮南術(shù),始知旌陽稚川作官易?!痹娋鋵ω澒傥劾舸哒鞫愘x的形象描寫,亦足見清朝吏治腐敗之烈,人民受害之深,詩人憂憤之激!
更有《都中吟》十三首之二,將“吏、例、利”〔7〕三位一體蠹空天朝大國的當(dāng)時天下大病,可謂揭露得淋漓盡致。其詩曰:“吏兵例,戶工例,繭絲牛毛工會計,全恃舞文刀筆吏。河漕奏銷尤鉅利,一準(zhǔn)一駁百萬費(fèi)。缺可補(bǔ),可不補(bǔ);級可去,可不去;翻手覆手敢予侮,能令公喜令公怒。何況捐房與庫吏,寶玉大虧頻睥睨。府吏胥徒非世業(yè),誰道盡握六官法。若言部胥不可捐,何故刑部胥無權(quán)?任法任人孰操券,請看汲黯張湯傳?!?/p>
四憂人才之虛患,恨八股取士之荒謬絕倫。由于滿族入關(guān)以來,與漢族臣僚之間逐漸形成的主奴關(guān)系,和滿漢之防的高壓政策對人才的壓抑與消磨,清代到了道光年間,能官良吏以及魏源、包世臣式的幕僚,已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而充斥官場的,已多是庸鄙鄉(xiāng)愿之大臣,狡猾奸貪的胥吏。魏源對此憂慮萬分,痛感“天下之無才”〔8〕,“無一人堪稱軍吏”〔9〕,認(rèn)為當(dāng)時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人才之虛患”,“人心之寐患”〔10〕。面對“萬馬齊喑”的時代悲哀,他與龔自珍等都言詞激切地大聲疾呼。魏源不僅撰《圣武記》以弘揚(yáng)“列祖列宗”在軍事上的赫烈戰(zhàn)功,以鼓舞民心士氣,呼吁“人才進(jìn)則軍政修,人心肅則國威遒,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而且在《寰海》、《寰海后》等組詩中發(fā)泄自己對朝廷用人政策的強(qiáng)烈不滿。如《寰?!分模骸罢l奏中宵秘密章,不成榮虢不汪黃。已聞狐鼠神叢托,那望鯨鯢遚渤攘。功罪三朝之變幻,戰(zhàn)和兩議鑊冰湯。安邦只是諸劉事,絳灌何能贊塞防?!边@是詩人不顧個人安危,在鋒芒畢露地斥責(zé)朝廷的戰(zhàn)和不定政策及貪生怕死的鄙夫小人。《寰海后》十首之一更直截了當(dāng)?shù)刂赋觯骸盃帒?zhàn)爭和各黨魁,忽盟忽叛若棋枚。浪攻浪款何如守,籌餉籌兵貴用才?!北緛砣瞬艆T乏,而真正的棟梁之才卻得不到重用,高踞宰輔之位的多是曹振鏞之類只知“多磕頭,少說話”〔11〕的奴才,國家怎不衰敗垂危呢?
造成清中葉以來人才虛患的另一社會大弊,是腐朽的以八股文章取士的科舉制度。像魏源這樣的“崎磊落之才”〔12〕,名聞當(dāng)世,試卷每每奧博弘肆、高才卓識,卻每每落第,慘遭主考官扼殺。如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魏源已五十一歲,入京參加禮部考試,中第十九名。誰料會因?yàn)樵嚲硗磕?,竟罰停殿試一年!令人長歌當(dāng)哭、悲憤之極的是,不僅魏源,與魏源同時的不世奇才龔自珍,一代名幕、循吏汪輝祖,以及前前后后許多的卓犖之士,也都在那小楷書、八韻詩的考試上,虛耗了大半生本來可以大展抱負(fù)、濟(jì)世利民的光陰!可見“代圣賢立言”的時文——八股文取士制度,是何等的僵化腐朽,何等的扼抑人才!魏源在《都中吟》中對當(dāng)時科舉、吏治的感懷之作,便足見其自身際遇及聲討科舉制度之激憤與辛酸。
其一曰:“小楷書,八韻詩,青紫拾芥驚童兒;書小楷,詩八韻,將相文武此中進(jìn)。八扇天門蕩開,玉皇親手策群材,臚唱喧傳云五色,董晁花樣毛錐來。從此掌絲綸,從此馳谾鐸,官不翰林不謚文,官不翰林不入閣。從此考樞密,從此列諫官,盡憑針管繡鴛鴦。借問樞密職何事,佐上運(yùn)籌議國計;借問諫臣職何秉,上規(guī)主缺下民隱。雕蟲竟可屠龍共,誰道所養(yǎng)非所用!屠龍技竟雕蟲仿,誰道所用非所養(yǎng)!君不見前朝待詔翰林院,書畫琴棋藝原賤,工執(zhí)藝事可進(jìn)諫。差勝手搏可方面,差勝琵琶可封王,斗雞可乘傳。銓部竹簽且得材,潤色承平?jīng)r文絢。昨日大河決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詩。昨日樓船防??冢戚炏韧茖懴?”
又其三曰:“數(shù)開科,數(shù)開捐,開科遴材為得士,開捐輸粟為助邊。借問開科得何士?項槁鹽車悲騄駬。宋代得一張齊賢,一榜賜第方能爾。借問開捐何所潤?中外度支財益罄。漕鹽河兵四大計,漏卮孰塞源孰盛。開科開捐兩無益,何不大開直言之科籌國計,再開邊材之科練邊事?市骨招駿人才出,縱不拔十得五終得一!”
魏源五十二歲才殿試中第三甲,賜同進(jìn)士出身,得到一個權(quán)理揚(yáng)州府東臺縣的芝麻官?!百Z生少年前宣室,那識君臣際會難!”〔13〕雄才飽學(xué)入仕的魏源,剛剛施展抱負(fù),官階僅至知州,不意咸豐三年(1853年)登耳順,就遭人暗算參劾而被朝廷稀里糊涂地革職了。政治上的失落感加上對清王朝統(tǒng)治者的失望交織在一起,使他悲憤、痛苦,心灰意冷,由熱心“經(jīng)世”最終還是選擇了“出世”之路,虔修佛教凈土宗,并于六十四歲時辭世于杭州僧舍中。其一生的勤奮、勞碌、掙扎、憂患、痛苦及種種不能超越歷史條件的微妙所造成的人類自身局限,它們與大地萬物亙古時空相形之下所產(chǎn)生的深沉感慨,都由魏源的如椽大筆隨機(jī)揮灑出來,并衍成一條長流不止的生命情愫。這就是魏源“包孕時感,揮灑萬有”的不朽詩作。它們大都字句間繚繞著生命的消耗感、人生的消磨感,而字句之外都是無盡的沉痛,真所謂憂能傷人者。請欣賞如下數(shù)章:
“江行恒患風(fēng),峽行恒患石,上水惟苦遲,下水惟苦疾。人生萬事內(nèi),如意安可必;……上水君勿愁,下水君勿喜。”(《出峽谷》二首之二)
“披衣坐復(fù)行,仰視天宇翔。蛩急樹根響,螢流荷露光。群動何有始,列宿何有芒?每念生滅由,精微莫能詳。窮年事糟粕,誰極無何鄉(xiāng)。樂哉空山空,悲哉長夜長。”
“往往夢中句,欲追旋已忘。萬物各汲汲,吾生亦皇皇?!?/p>
“沉沉萬夢中,中有一人曉。置身天地外,何羨紅塵浩?!?以上《五言古詩·村居雜興》)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千古萬代人,消磨數(shù)聲里?!?《五言絕句·曉窗》)
魏源一生集改革家、思想家和詩人于一身,當(dāng)時龔魏并稱,而“人知其以經(jīng)濟(jì)名世,不知其能詩”〔14〕,這對作為詩人的魏源來說,未嘗不又是一種不公,且是身后的不公。近聞馬積高先生言:“平心而論,論文章學(xué)術(shù)思想和經(jīng)世之才,魏大大高于龔;論詩賦文學(xué),魏只是稍遜于龔。”這種評價是比較全面而公允的。與魏源同時且交往甚深的張維屏,曾著《清代詩人藝談錄》,評介魏源云:“默深學(xué)問淵博,才氣縱橫,其性情兀傲,幾若目中無人?!湓娢陌l(fā)揚(yáng)縱肆,字句紙上皆軒昂,洵一代之奇才也?!备`以為此論可資治文學(xué)史者參考,以利糾偏正視聽。其實(shí),詩人對此亦有夫子自道:“文章聲價賤,書史患憂真。”〔15〕這就是說,可能魏源的詩篇更使我們能真切地看到其思想和情感的復(fù)雜性以及作為一個有靈魂的知識分子對社會人生所提供的啟迪?!皦衾锸璨萆n生淚,詩里鶯花稗史情。”〔16〕竊以為要真正讀懂魏源,了解魏源,還要特別注意他的憂患詩。
注釋:
〔1〕林昌彝:《射鷹樓詩話》卷二引“道州何子貞師”(何紹基)語。
〔2〕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
〔3〕羅汝懷:《古微堂詩集序》。
〔4〕《魏源集·五言古詩·偶然吟十八首呈婺源董小槎先生為和師感興詩而作》。
〔5〕《魏源集·明代食兵二政錄敘》。
〔6〕林昌彝:《海天琴思錄》卷一:“默深太守《金陵懷古》八首,隱括史事,感慨蒼涼,視厲樊榭作尤覺雄偉?!?/p>
〔7〕《清史稿·列傳·文苑三·潘德輿》載:“其論治術(shù),謂天下大病不外三言:曰‘吏、曰‘例、曰‘利。世儒負(fù)匡濟(jì)大略,非雜縱橫,即陷功利,未有能破‘利字而成百年休養(yǎng)之治者?!?/p>
〔8〕《魏源集·〈書古微〉序》。
〔9〕《魏源集·〈圣武記〉敘》。
〔10〕《魏源集·〈海國圖志〉敘》。
〔11〕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記:“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門生某請問其故,曹曰:‘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道光以來,世風(fēng)柔靡,實(shí)由于此。近更加以滑浮,稍質(zhì)直,即不容矣。有無名氏賦《一剪梅》云:‘仕途鉆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又云:‘大臣經(jīng)濟(jì)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駁也無庸,議也無庸。又云:‘八方無事年歲豐,國運(yùn)方隆,官運(yùn)方隆。大家贊襄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又云:‘無災(zāi)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流芳身后便無窮。不謚文忠,便謚文恭?!?/p>
〔12〕《龔自珍全集·曹籀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3〕《魏源集·七言律詩·游別海淀》四首之二,題注:“殿試后引見出都,遍眺三山,留別直內(nèi)廷諸翰林耆舊?!?/p>
〔14〕郭嵩燾:《古微堂詩集序》。
〔15〕《魏源集·五言律詩·京師接家書》七首之七。
〔16〕《魏源集·七言律詩·寰海后》十首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