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艦載戰(zhàn)斗機的故事

2001-09-28 19:37
航空知識 2001年9期
關鍵詞:航空母艦戰(zhàn)斗機飛機

譚 索

在飛機發(fā)明史上,有一件令人迷惑的事:蘭利(SamuelPierpontLangley)本來是可能成為飛機發(fā)明者的——因為他設計的飛機模型早已試飛成功,但當他的全尺寸載人飛機試飛時,卻選擇了非常奇特的起飛方式,即在波托馬克河的一個水上房屋頂上,利用彈射器起飛。這架被稱為“飛機場”(Aerodrome)的飛機,在1903年10月7日和12月8日的兩次試飛中,都因彈射器的滑軌卡滯,而導致失敗。就在蘭利的“飛機場”最后一次試驗的9天之后,萊特兄弟(Wrightbrothers)于同年12月17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沙灘上,試飛成功了他們的“飛行者”號飛機,并因而被公認為世界飛機的發(fā)明者。

那么,蘭利教授為什么不惜放棄很有希望的飛機發(fā)明權,而執(zhí)意于要采用彈射起飛方式進行飛行試驗?這里有蘭利教授的心愿,同時也引出了關于艦載飛機發(fā)明發(fā)展的故事。

教授的心愿

在美國海軍航空部歷史中心的檔案里,就可以找到蘭利教授當時為什么執(zhí)意采用彈射起飛方式的解釋。

1898年3月25日,美國海軍部部長助理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建議研制海上使用的飛行武器。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建議在當時卻遭到了冷落和嘲笑。只有身為史密森學會領導人的蘭利教授認識到這一建議在軍事上的重要意義,而且他身體力行,認真地發(fā)明起飛機來。不過,與其他飛機設計者不同,他要發(fā)明的不僅是飛機,同時還要是艦載飛機。

現(xiàn)在,我們終于可以理解:為什么蘭利給自己發(fā)明的飛機起了一個曾被史學家們稱為“詞不達意”的名字——“飛機場”。他是否早已預見到航空母艦的誕生?因為航空母艦歷來有“移動機場”或“海上機場”的別稱。1922年3月30日,美國開始服役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的確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這一定不是無緣無故的。

1914年,寇蒂斯(GlennHammondCurtiss)修復了蘭利教授研制的“飛機場”號飛機,并成功地將它送上了天空,證明了蘭利的設計完全是可行的。蘭利失去了飛機發(fā)明者的榮譽,卻為艦載飛機的發(fā)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探索者的道路

1910年,飛機發(fā)明后的第七個年頭,外界對開展海軍航空事業(yè)的呼聲很高,這與當時美國軍方的愿望并不一致。為了平息這種呼聲,美國海軍部故意選調了一位對航空毫無了解的艦長錢伯斯(WashingtonlrvingChambers)來論證有關事宜。因為只是為了應付,甚至沒有給錢伯斯配備辦公室和助手。沒有料到,這位執(zhí)著的將軍迅速進入了角色。他很快地學習了有關飛機制造、性能、飛行和訓練等各方面的知識,并立即著手探索在軍艦上攜載飛機的可能性。最終,他請來了一位民間飛行高手尤金·伊利(EugeneEly)來參加試驗。尤金·伊利是寇蒂斯飛行表演隊的成員,掌握了出色的飛行技術。

1910年11月14日,弗吉尼亞舊康福角的海面上,霧雨蒙蒙,尤金·伊利駕駛的寇蒂斯型飛機停放在“伯明翰”號偵察巡洋艦的前甲板上。飛機下面是臨時搭起的長253米、寬73米的木質平臺,為了有助于飛機滑跑增速,平臺向前有5度傾斜角。尤金·伊利穿著充氣救生衣,坐在飛機的座椅上,他加大油門,飛機開始在巡洋艦的甲板上滑跑。當飛機在平臺盡頭離艦時,立即向水面墜落。眼看飛機就要接水,浪花已觸及飛機的螺旋槳,這時飛機竟奇跡般地緩慢地爬升起來。可能由于天氣狀況不佳,也許是顧慮飛機的螺旋槳在觸水時可能受損,尤金·伊利沒有按原計劃飛回海軍基地,就在附近的海岸上降落了。這就是飛機首次從艦上起飛時的情景。

后來被美國人稱為艦載航空之父的錢伯斯艦長并未就此罷休,他又策劃了另一次試驗。1911年1月18日,勇敢(有人說是莽撞)的飛行員尤金·伊利又冒著側風和上升氣流嚴重干擾的危險,在“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上實現(xiàn)了飛機首次攔阻著艦。這一次,在艦上的平臺上面,增設了22條攔阻索,它們的每端都連接著一個227公斤的沙袋。飛機的起落架上,加裝了3對鋼爪,以便在飛機在著艦滑跑時勾住攔阻索。那一天,伊利的飛機以每小時64公里的速度著艦,在攔阻索的作用下,只滑跑了約10米的距離就停住了。而且,在著艦一個小時之后,該機又從艦上起飛,返回了陸上基地。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試驗飛行都是在軍艦拋錨的情況下進行的。戰(zhàn)斗機在行駛中的軍艦上首次著艦,是由英國皇家空軍中隊長鄧寧(Dunning)于1917年8月2日,在一艘由巡洋艦改裝而成的“暴怒”(Furious)號航空母艦上完成的。當時,鄧寧駕駛的是索普威思“駱駝”型戰(zhàn)斗機。“暴怒”號航母的航速是48公里/小時,正風速為39公里/小時,二者抵消了一大部分飛機與航空母艦的相對速度。

不幸的是5天之后,即1917年8月7日,鄧寧試圖在更大的風速下著艦時,因飛機失速而喪生。前面提到的伊利也是在完成首次著艦飛行的那一年,即1911年10月的一次特技飛行表演中,因飛機失事而結束了年輕生命。

艦載戰(zhàn)斗機的誕生

在航空技術發(fā)展的早期,一直以歐美為師的日本,在海軍艦載飛機的設計方面,卻走在了前面。1921年2月,當日本的航空工業(yè)剛剛走上國產(chǎn)化道路的時期,日本三菱發(fā)動機公司的名古屋工廠就在英國索普威思公司的赫伯特·史密斯(HerhertSmith)等8名工程師的領導下,開始設計日本第一種專門執(zhí)行艦載任務的戰(zhàn)斗機,取名為“海軍十式”(1MF1)。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用艦載戰(zhàn)斗機。

這種飛機采用木制結構和雙翼式布局,裝有一臺三菱公司制造的液冷式發(fā)動機,起落架是不可收放的。1921年10月,由英國飛行員喬丹(Jordan)首次試飛成功。1923年2月,喬丹又駕駛該型飛機,在日本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上起降成功。為此,三菱公司特授予了試飛員1萬日元的獎金。

1923年3月16日,日本飛行員吉田大尉在同一艘航空母艦上,成功地進行了日本人自己駕機的首次著艦飛行。

“海軍十式”飛機的命名是因為它是在日本大正10年列入裝備的,所以日本人稱它為“海軍十年型”或“海軍10型”。它的外形設計完全是索普威思公司的風格,特別是它帶有凸角補償?shù)拇怪蔽惨?更是體現(xiàn)了索普威思公司設計的特色。該型飛機使用性能良好,先后發(fā)展了5個型別(1MF1~5),共生產(chǎn)了128架。

美國最早的艦載戰(zhàn)斗機是錢斯·沃特公司生產(chǎn)的VE-7型飛機。1922年10月17日,格里芬(Griffin)駕駛VE-7SF型戰(zhàn)斗機,在美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上,首次完成在行駛中的艦上起飛。同月26日,美國的舍瓦利耶(Chevalier)少校駕駛“水上飛機”39-B型飛機,在“蘭利”號上完成了首次著艦飛行。

法國人經(jīng)過7年的建造,在1927年5月27日才制成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命名為“貝亞恩”(Béam)。法國早期的艦載飛機是紐波爾-28和昂里奧HD-1等型號。

海空大戰(zhàn)的序幕

1932年初,日本的“海軍三式二號”(中島A1N2)艦載戰(zhàn)斗機和“海軍十三式三號”(三菱B1M3)艦載攻擊機曾參加過侵犯我國上海的空戰(zhàn),并被擊落過。1932年2月22日(一說24日),美國波音公司的試飛員羅伯特·肖特(RobertShort)駕駛一架波音218型單座戰(zhàn)斗機(即P-12型飛機的改進型)在上海虹橋機場試飛時,與侵犯我國蘇州上空的日本“海軍十三式三號”艦載攻擊機遭遇。肖特當即對侵略者發(fā)起攻擊,在擊落兩架日機,并擊斃1名日軍空中射擊員后,肖特壯烈犧牲,成為第一位為悍衛(wèi)中國領空而獻身的外國飛行員。

日本三菱公司從1932年開始研制采用下單翼、固定式起落架的“七試”(這里的“試”一般表示試驗機或原型機)艦載戰(zhàn)斗機。1934年又研制了“九試”戰(zhàn)斗機,并在其基礎上研制成功“九六式一號”(A5M1)艦載戰(zhàn)斗機。盡管在研制過程中出現(xiàn)過不少飛行事故,但三菱公司在飛機設計上仍然嘗試了許多先進技術,如為了減小飛機的誘導阻力,機翼選擇橢圓形平面形狀;在機翼后緣安裝由野田哲夫設計的開裂式襟翼,以提高升力、降低著艦速度;為了減輕飛機重量,選用了裝有整流罩的氣冷式發(fā)動機。采用張臂式的下單翼布局,在當時也是有爭議的,因為有人認為雙翼式布局更有利于提高飛機的機動性能。正是由于敢于采用當時的先進技術,不僅使三菱公司能在與中島公司的競爭中獲勝,也為日本在侵華戰(zhàn)爭初期提供了主力作戰(zhàn)飛機。

1937年,三菱公司按照日本海軍的要求,開始研制“十二試”(A6M1)艦載戰(zhàn)斗機。領導設計的工程師和前面提到的“九六式”飛機相同,仍然是堀越二郎。這種飛機繼承了“九六式”飛機的優(yōu)點,即重量輕、阻力小、機動靈活。此外,安裝了功率較大的雙排氣缸星形氣冷式發(fā)動機和恒速螺旋槳。鑒于蘇聯(lián)伊-16型戰(zhàn)斗機的成功經(jīng)驗,該機還采用了可收放式起落架。為此,還專門從美國進口了一架錢斯·沃特V-143型戰(zhàn)斗機作參考。由于考慮到遠程作戰(zhàn)的需要,特別強調增加飛機的航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增大燃油箱的容積外,機翼選擇了較大的展弦比(也就是使機翼更細長一些),但限于甲板升降機平臺的規(guī)格,翼展從原設計的12米減小到11米。停放時,左右翼尖可向上各折起500毫米,使在甲板上的寬度限制在10米之內(nèi)。增大機翼展弦比,就可以提高飛機的升阻比,不僅使航程增加,還可以縮短起飛滑跑距離和改善爬升性能。為了加強火力,增裝了20毫米口徑的機炮;為了減小飛行阻力,該機還采用了紡錘形封閉式座艙蓋。

在1940年3月11日的試飛中,“十二試”飛機因升降舵配重折斷,造成嚴重的飛行事故。1940年7月21日,15架“十二試”(A6M2)生產(chǎn)型就被調往武漢地區(qū)參加空戰(zhàn)。稍后,9月13日,又有13架該型飛機參加了對我國重慶的長途奔襲。

這一型號的飛機列裝時,時值日本皇歷2600年(即公元1940年)。因尾數(shù)為0,因而被命名為“零”式飛機。它在實戰(zhàn)中不斷改進,曾在太平洋地區(qū)的海空大戰(zhàn)中稱雄一時。“零”式先后發(fā)展了14種改型,到1945年8月止共生產(chǎn)10425架,創(chuàng)日本戰(zhàn)斗機產(chǎn)量的最高紀錄。

1941年12月7日,6艘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載著365架飛機,包括三菱“零”式戰(zhàn)斗機,中島“九七式三號”艦載魚雷攻擊機和愛知“九九式”(D3A)俯沖轟炸機等,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基地,共炸沉、炸傷美戰(zhàn)艦18艘,擊毀飛機188架、擊傷159架,美軍死亡人員2403人。日軍在這次作戰(zhàn)中,損失“零”式戰(zhàn)斗機9架、“九七式”攻擊機5架和“九九式”轟炸機15架。其中的愛知“九九式”轟炸機,因為后來在與美軍作戰(zhàn)中損失慘重,被日軍飛行員自嘲為“九九棺材”。

附帶說明一下,日本海軍飛機型號后面的英文字母的含義是,A代表艦載戰(zhàn)斗機、B代表艦載攻擊機、D代表艦載轟炸機、M代表特殊機、N代表水上戰(zhàn)斗機。

太平洋上空的血戰(zhàn)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交戰(zhàn)各國出動的艦載飛機約35萬架次,由艦載機擊沉的大型艦艇占被擊沉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在大戰(zhàn)中,最慘烈的艦載機作戰(zhàn)是在太平洋上進行的。大戰(zhàn)初期,倉促應戰(zhàn)的蘇制伊-16、美制P-40、英制的“水?!毙偷葢?zhàn)斗機和日本的“零”式戰(zhàn)斗機較量已相形見絀,例如1941年12月23日,在保衛(wèi)緬甸首都仰光的一次戰(zhàn)斗中,5架“水?!毙秃?架P-40型艦載戰(zhàn)斗機被擊落。大戰(zhàn)之后,總結經(jīng)驗教訓,可以看到,日本戰(zhàn)斗機設計的成功之處在于結構簡單、輕便和零部件可以互換。這樣的飛機易于生產(chǎn)、易于維護和易于轉運。在空戰(zhàn)中機動靈活,便于快速出動。

在整個大戰(zhàn)期間,美國海軍與日機對抗的主力是格魯門公司生產(chǎn)的“貓”(Cat)系列艦載戰(zhàn)斗機,如“野貓”、“地獄貓”(即“惡婦”)、“虎貓”和“熊貓”等。

1942年5月3日至8日,在珊瑚海上發(fā)生了首次艦載機之間的??兆鲬?zhàn)。當時,企圖攻占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莫爾茲比港的日軍航空母艦混合艦隊和美軍航空母艦混合艦隊遭遇,發(fā)生激烈的??沾髴?zhàn)。結果,美軍的航空母艦1沉1傷,飛機損失74架;日軍1艦負傷,飛機損失100架。

1942年6月3日至6日,載有飛機約700架的日本聯(lián)合艦隊企圖攻占中途島。美國出動載有飛機233架的混合艦隊迎戰(zhàn)。在大規(guī)模的??兆鲬?zhàn)中,日方損失軍艦14艘(其中航空母艦4艘)、飛機332架(其中280架是隨軍艦沉沒的);美方損失軍艦2艘、飛機147架。

參加上述重大海空作戰(zhàn)的格魯門F4F“野貓”(Wildcat)型艦載戰(zhàn)斗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機型。它從1936年3月開始研制,到1940年11月投入服役,經(jīng)歷了57個月的漫長歲月,而當時德國研制的Bf-109和英國研制的“噴火”等戰(zhàn)斗機的研制周期是29個月,日本的“零”式飛機的研制周期更短,只有12個月?!耙柏垺辈捎萌饘俳Y構、張臂式中單翼及可收放式起落架的總體設計,在當時是先進技術的代表。中單翼設計,可以降低飛機的干擾阻力,但如果象下單翼飛機那樣將起落架安裝在機翼上,起落架支柱就要很長,因而只好將起落架裝在機身上。另一個特點是“野貓”飛機的機體質量高度集中,這樣做對提高空中機動性是有利的。正因為出于這種考慮,它的機身顯得很短粗,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野貓”剛被運抵前線時,就趕上了“珍港事件”。1941年12月8日,那一天,16架剛出廠的“野貓”就被炸毀在地面,當時并沒有發(fā)揮多大作用,但后來有機會參加了幾次重大的??兆鲬?zhàn)。在實戰(zhàn)中,飛行員對它的性能和操縱品質感到滿意。與日本的“零”式相比,它雖然發(fā)動機功率較大(1200馬力),但因飛行重量較大(2511~3396公斤),所以在平飛速度和爬升率方面都處于劣勢。而且它沒有裝備航空機炮,只有6挺127毫米機槍,火力也稍嫌不足。

“野貓”在二戰(zhàn)期間共生產(chǎn)7825架,英國、法國和希臘等國都有使用,但沒能參加戰(zhàn)斗。

1943年8月31日,美國海軍開始起用格魯門公司研制的F6F“惡婦”(Hellcat)型艦載戰(zhàn)斗機。Hellcat英文的原義是“惡婦”,但為了表明F6F同屬于格魯門的“貓”(Cat)系列戰(zhàn)斗機,所以有人按其表面意思譯為“地獄貓”(即Hell為“地獄”,Cat為“貓”)?!皭簨D”或“地獄貓”一出現(xiàn),使美軍的裝備得到加強,作戰(zhàn)形勢立即發(fā)生改變。1943年10月5日,美國飛行員鄧肯(EnsRobertDuncan)駕駛“惡婦”飛機在加羅林的特魯克上空,一次就擊落兩架“零”式戰(zhàn)斗機,使日本飛行員不得不刮目相看。

1945年1月24日和29日,英國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兩次襲擊蘇門答臘港的日本煉油廠?!皭簨D”和“海盜”型戰(zhàn)斗機并肩作戰(zhàn),在空中擊落日機30架,更多的日機被摧毀在地面。

上面提到的“海盜”是美國沃特飛機公司生產(chǎn)的F4U型艦載戰(zhàn)斗機的別名。它裝有2000馬力的大功率活塞式發(fā)動機,是“零”式飛機的又一克星。它采用了獨特的下單翼倒海鷗式布局,這樣做可以縮短在機翼上安裝起落架支柱的長度。

1943年10月31日夜間,美海軍上尉奧尼爾(Oneil)駕駛F4U-2型夜間戰(zhàn)斗機在韋拉拉韋拉海面上,擊毀1架日本“一式”攻擊機。這是美太平洋艦隊裝有雷達的夜間戰(zhàn)斗機的首次戰(zhàn)果。

“海盜”型飛機從1940年5月29日首飛,直到1952年12月還在生產(chǎn),是美國二戰(zhàn)期間的戰(zhàn)斗機生產(chǎn)期最長的。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曾有200架F4U型飛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飛到當時的北平上空,以表示慶祝。

這種飛機還參加過侵朝戰(zhàn)爭。1950年8月3日,“海盜”型飛機從西西里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用火箭和燃燒彈對朝鮮晉州進行空襲,這是美國海軍對南朝鮮的首次支援行動。在朝鮮戰(zhàn)爭中出現(xiàn)過的另一種活塞式艦載戰(zhàn)斗機是英國的霍克“海怒”型,這種飛機在1952年8月曾與米格-15噴氣式戰(zhàn)斗機交戰(zhàn)過。

格魯門公司生產(chǎn)的“貓”式家族中的還有兩個成員,一種是“虎貓”(Tigercat)戰(zhàn)斗機,另一種是“熊貓”(Bearcat)戰(zhàn)斗機:

F7F“虎貓”是一種雙發(fā)夜間戰(zhàn)斗機,也是世界上最早安裝雷達的單座戰(zhàn)斗機之一。1944年10月,當它開始在航空母艦上服役時,發(fā)現(xiàn)它機體過大、過重,而且前三點式起落的前起落架支柱的強度不足,因而沒有廣泛使用。后我國國民黨空軍裝備過這種飛機,一直使用到1947年。

F8F“熊貓”裝有2500馬力的發(fā)動機,F8F-2型的最大平飛速度是719公里/小時。1945年8月初,“熊貓”到達“蘭利”號航空母艦服役時,日本已接近投降。戰(zhàn)后,美國海軍的“藍天使”表演隊從1946年到1949年曾用這一機型作為表演飛機。50年代初,法國、南越和泰國的空軍都裝備過少量的這一機型。

(未完待續(xù))責任編輯:思空■

猜你喜歡
航空母艦戰(zhàn)斗機飛機
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福建艦”
飛機失蹤
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
蘇-35S戰(zhàn)斗機
“拼座飛機”迎風飛揚
乘坐飛機
殲-5戰(zhàn)斗機
蚋式戰(zhàn)斗機
神奇飛機變變變
塔城市| 博野县| 高青县| 牡丹江市| 通榆县| 沙河市| 乃东县| 六安市| 马龙县| 永定县| 普兰县| 客服| 将乐县| 略阳县| 孟连| 克拉玛依市| 建瓯市| 邹城市| 蒙山县| 沾益县| 保康县| 盐源县| 资中县| 绥宁县| 龙岩市| 长治市| 登封市| 密云县| 资兴市| 盘锦市| 桐柏县| 石屏县| 昌图县| 贞丰县| 牡丹江市| 丹江口市| 六盘水市| 中西区| 雷山县| 雷州市|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