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艷春
秋蘭葳蕤的時節(jié),走來了異國姑娘
那是1962年9月,當時,時愛新正在遼寧本溪高中上高二。一個秋陽柔和的傍晚,高二·六班的同學們正在專心地上自習。這時,教俄語的許老師輕輕地推開教室門,把李下、高雅全和時愛新幾個得意門生叫到講臺邊,遞給他們每人一個蘇聯(lián)中學生的地址,然后帶著鼓勵的口氣說:“你們幾個是班里俄語成績最好的,為了鍛煉和提高你們的俄語表達能力,希望你們給這幾個蘇聯(lián)中學生寫信,鍛煉鍛煉……”
時任學習委員的時愛斯,拿著外國中學生的地址和名字,心里油然而生幾分神秘。在好奇和求知欲的驅動下,他立即著手準備給這位名叫塔瑪拉的蘇聯(lián)中學生寫信。他知道,蘇聯(lián)人習慣用紫墨水寫東西,寫信當然也不例外。他到處買紫墨水,可是在本溪跑了幾家商店,都沒買到。最后,他靈機一動,用龍膽紫代替。
這封信,寫寫改改,他整整花了三天時間。信中,他對塔瑪拉作了自我介紹。
一個晨曦醉人的早晨,時愛新興高采烈地將信投進了郵筒。從此,便處在焦急的等待之中。他每天都盼望著遠方的來信,心頭時時縈繞著一種甜蜜而又神秘的感覺。
一個月后的一天下午,放學時,時愛新路過學校傳達室門口,發(fā)現(xiàn)一個特大號信封夾在玻璃窗上。急忙跑過去,仔細一看,上面用紫色墨水書寫著雋秀飄逸的俄文,正是自己的地址和姓名。他急不可耐地拆開信封,抽出一看,嚯,一張精美的賀卡、一張4寸的茶色大照片,還有兩頁信箋。他把照片捧在手上仔細端詳。從照片上看,塔瑪拉是一個成熟、文靜的姑娘。他小心翼翼地將照片裝進信封,然后展開信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連看了好幾遍,結果只讀懂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內(nèi)容。她在信中說:
她叫塔瑪拉,是白俄羅斯戈麥里省莫茲里市的一個中學生,18歲,她很喜歡與他通信……她除了介紹很多他們家里的情況外,還詢問了時愛新的家庭狀況等。
回到家里,時愛新將塔瑪拉的信復述給父母聽,然后又將照片遞到他們面前。父母接過照片,像欣賞稀世珍寶一樣目不轉達睛地看了又看,并連聲稱贊:“這姑娘不錯,這姑娘不錯……”
時愛新將塔瑪拉的照片、賀卡和信,好好地保存了起來。從此,這位白俄羅斯姑娘悄然走進了他的生活。
鴻雁頻飛的日子,建立了跨國友情
自從和塔瑪拉通信后,彼此每月都有一封書信來往。也就是在這樣的書信來往中,兩人不斷地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信中,他們常常談學習、談人生、談理想,互相傾訴生活的快樂或煩惱……塔瑪拉總是不時地給他寄來一些蘇聯(lián)的賀卡、畫卡之類的紀念品。為了回報,他也寄一些偉人像卡和中國電影明星照片等給塔瑪拉。
那時,作為窮學生,經(jīng)濟上相當緊張,沒有錢買紀念品,有時就自己動手加工。記得有一次,時愛新買了幾條潔白的小手絹,很想立即寄給塔瑪拉,可是又猶豫起來:人家喜歡這“毫無內(nèi)容”的白手絹上?這有什么象征意義呢?為了增加紀念價值和浪漫色彩,他便用草酸做染劑,把自己的照片印到白手絹上,然后寄給塔瑪拉。
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他做了一個甜蜜的夢,夢見一只美麗的鶴馱著一個美麗動人的蘇聯(lián)姑娘飛到他面前。他一眼就認出,這姑娘是塔瑪拉。塔瑪拉沖著他嫣然一笑,深情地說:“愛新,我想你,我很想學好漢語,將來到中國留學,定居中國……”說這話時,她緋紅的臉上帶著少女的羞澀。他們高興得抱在一起狂跳起來……
美夢醒來,時愛新的心中猶如波濤洶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他發(fā)誓:一定努力學習,尤其是學好俄語,將來考大學,再去蘇聯(lián)留學,找塔瑪拉……
為了表達自己心中的思念和朦朧的愛慕,他曾給塔瑪拉寄過花蝴蝶的標本。有一次,還特意在山上采了一束野玫瑰,然后把它壓扁、曬干,再寄給她。也許是愛屋及烏吧,自從在信中相識了塔瑪拉,時愛新便愛上了蘇聯(lián)民歌。許多次,在自己的房間里,他對著塔瑪拉的照片,深情地演唱著俄羅斯民歌《少女的春天》:
小河的水流向何方?我不知道我也不清楚。當我和心上人相遇,我和他述說幸福;少女的春天來到了,充滿歡笑,充滿詩意……
大雪飄飛,摧毀了愛的幼苗
轉眼間,一年半時間過去了,就在兩人的友情逐漸密切、不斷升溫的時候,1963年冬,一個大雪飄飛的晚上,時愛新被學校的教導主任叫到辦公室。教導主任問道:“聽說你一直和一位蘇聯(lián)的中學生朋友通信,是嗎?”一聽問起塔瑪拉,他的心著實激動起來,點頭應道:“是的,她叫塔瑪拉,是一個挺優(yōu)秀的蘇聯(lián)中學生……”看著他那有點得意忘形的樣子,教導主任忽然變得嚴肅起來:“你知道嗎?最近中蘇關系已經(jīng)惡化,你還在干這種事!不管怎樣,你現(xiàn)在必須停止與那個中學生的通信,不然后果自負!”
時愛新的眼淚掉了下來?;氐郊遥娜绲督g,翻出了塔瑪拉寄來的所有信件和紀念品,禁不住淚如雨下……
然而,那個時代人們特有的政治敏感,卻喚起了他的警覺。他細心地將塔瑪拉的照片和信件用一塊紅綢包好,然后,放到胸口前——他想讓塔瑪拉聽聽他此時此刻的心聲。最后,他把這個包裹珍藏起來。
直到后來,他才知道,這個事情曾驚動了公安局,多虧班主任和俄語老師鼎力相保,他和其他兩位同學才算幸運地躲過了這一關。但是他和塔瑪拉的關系卻從此中斷了。
“這次意外的出現(xiàn),也許是我們一輩子的遺憾,因為我沒有來得及向塔瑪拉說明情況,沒有來得及向她道一聲‘再見,就這樣突然‘銷聲匿跡了,而且又長達近30年……”至今,面對采訪,時愛新還有說不盡的傷感。
從那以后,兩人天各一方。他的思念就像一輛失控的馬車,每天都在不眠的夜里,縱橫馳騁。
看著他整天魂不守舍的樣子,父母開導他:“要理智地對待這問題……”當然,他心里也十分清楚,這僅是一個虛無飄渺、永不可及的幻想,是偶爾出現(xiàn)的意境罷了。
一年后,他以優(yōu)良的學習成績順利地叩開了上海水產(chǎn)學院(現(xiàn)上海水產(chǎn)大學)的大門。臨赴上海時,他特意拿出塔瑪拉的照片。此時的她,似乎微笑著說:愛新,我祝賀你,也期待著你給我寫信,給我送來好消息……父母見他那癡情的樣子,便意味深長地勸道:“新兒,你如今要上大學了,這些事你應該懂得,你和塔瑪拉恐怕沒有機會再聯(lián)系了,還是將她放到一邊吧!”他猶豫了一會,最后還是決定將塔瑪拉的照片及信和紀念品全部塞進行李包。在大學里,課余時間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愛一個人躲在宿舍里悄悄地取出塔瑪拉的照片和信件,一邊翻閱著她的每一封來信,細細品味著她那熱情的問候和委婉含蓄的愛意,一邊凝視著她那一張張迷人的照片。有一天,他正一個人在宿舍里,呆呆地看著塔瑪拉的照片,心中充滿無限的遐想。突然,一個要好的同學進來,并且發(fā)現(xiàn)了他的“秘密”。那同學十分驚訝,鄭重其事地勸他:“愛新,你要小心,最好立即銷毀這些東西,別留禍患……”
經(jīng)過一番痛苦的思考,最后,他決定忍痛割愛,焚掉這些東西。這是何等的無奈啊!
子夜時分,喧鬧一天的校園,慢慢安靜下來,宿舍的同學們都已熟睡。時愛新從被窩里鉆出來,像做賊一樣躡手躡腳地拿起那個他曾視之為“珍寶”的紅綢包裹,悄悄鉆進校外那片樹林里。他淚雨滂沱地掏出那包裹,點著火,一封一封地焚燒塔瑪拉的信件。他癱坐在地上,戀戀不舍地將手上那一疊信件和賀卡,一張一張地撂到火上……
信焚燒完了,剩下一沓塔瑪拉的照片。他實在不敢再看一眼那些熟悉的照片。閉上眼,照片被一張一張地投往火里……最后,剩下她第一次寄來的那張茶色大照片。他的手顫抖著,幾乎是一毫米一毫米地往火邊移動。就在火舌快要吞噬它的時候,他禁不住突然將手縮回來。他知道,這一燒,恐怕永遠也見不到塔瑪拉了。他睜開眼,借著火光,再一次端詳那張照片,此時的塔瑪拉似乎正對著他微笑……他的心一陣酸楚,良心和情感告訴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燒掉它!他又細心地把它包好,揣到懷里。
他踉踉蹌蹌地回到宿舍。為了安全而妥善地保存好塔瑪拉的照片,第二天,他謊稱有病,請了半天假,趁著同寢室的同學都去上課的機會,他反鎖上門,打開裝衣物的紅木箱,拿出衣物,將塔瑪拉的照片放到箱底,上面再用報紙裱糊得嚴嚴實實,最后用衣物蓋上。從那以后,這個紅木箱成了他心中的“寵物”。無論他人在哪里,它都時時刻刻裝在心里。每次離開寢室,他總是從木箱上收起最后一束目光;而每次回到寢室,又總是將目光最先投向這里……
柞葉火紅的季節(jié),再續(xù)往日的情絲
就在時愛新極度苦悶、寂寞的時候,另一個女孩走近了他。這就是他現(xiàn)在的妻子林萍。70年代,兩人相伴步入婚姻的殿堂。盡管他們夫妻和睦,生活得相當幸福,但是塔瑪拉的影子在他心中卻一直揮之不去。他不斷和妻子在一起絮叨著塔瑪拉,也經(jīng)常在心底為塔瑪拉祝福,希望她生活得愉快。
那些年,時愛新時時刻刻都想同塔瑪拉取得聯(lián)系,可是苦于沒有地址,直到1994年。那年深秋的一天,時愛新正在家里整理書籍,意外地在一本書的空白處發(fā)現(xiàn)了塔瑪拉的地址。他心中立刻蕩起一陣思念的波濤,快30年了,她如今在哪兒?按原址寫信,她還能收到嗎?多年塵封在心底的情絲,頃刻涌上心頭,他強烈地想找到塔瑪拉。晚上,坐在燈下,他的淚水和著激情和相思,流向筆端,向塔瑪拉傾訴了三十年的風雨經(jīng)歷……
信很快寫好了,他特意在信封背面寫道:“不管誰收到了這封信,務請轉交塔瑪拉!”信雖然寄出去了,但他心里總是焦躁不安,感到希望十分渺茫。
然而,令人激動的是,40天之后,奇跡出現(xiàn)了——塔瑪拉的復信真的飛到他手上,信沒拆開,淚河已經(jīng)決堤……她在信中問他為什么不給她寫信?這么多年他在哪兒?然后介紹了她30多年的經(jīng)歷:她也已經(jīng)結婚,有一兒一女。她曾作過話務員、電報員,現(xiàn)在是售貨員。他的信是她的鄰居幾經(jīng)周折轉過去的。
塔瑪拉寄來了她和家人的照片。幾十年滄桑,塔瑪拉老了。和那張4寸的茶色照片相比,只有梭角分明的嘴,依稀留有往昔的輪廓。
此后,他們書信頻頻,談家庭,談工作,談情趣。
塔瑪拉的每封信,時愛新都將其譯成中文給妻子閱讀。妻子對他和塔瑪拉的友情早已耳熟能詳:早在他們談戀愛時,時愛新就把塔瑪拉的照片拿出來給她看過,她也完全了解時愛新與塔瑪拉之間的友愛。有一次,她和他開玩笑說:“要是你和塔瑪拉離得近些,就沒我的份兒了?!倍鴮Ω改傅耐嫘?,女兒也調(diào)皮地打趣道:“你哪算什么?大不了另嫁一個。我可慘嘍,連小命都沒了。”
這次通信聯(lián)系后,塔瑪拉完全視時愛新為親人,她常常將她家里發(fā)生的一切變故都寫信告訴他。因蘇聯(lián)解體,塔瑪拉失業(yè),生活十分艱難,靠給別人打零工維持生活,每月工資25美元;她女兒在一家單位做衛(wèi)生勤雜工,每月可得7.5美元;兒子和媳婦都是教師,另立門戶。得知塔瑪拉的生活情況,時愛新在信中問她人民幣對她是否有用?但塔瑪拉非常敏感,回信說:“愛新,我向您(她第一次使用這個字眼)袒露一切,并非想得到你的援助和憐憫,只是想向我真正的朋友說說心里話,以減少壓抑感?!?/p>
時愛新非常后悔,他知道,他的好意刺傷了塔瑪拉的自尊心,就立即寫信向她表示歉意,并勉勵她正視困難,笑傲挫折。1996年,他得知塔瑪拉的丈夫不幸去世的消息后,為塔瑪拉的不幸遭遇而痛心,多次寫信勸慰。
白樺林中的相見,感受真摯的友情
自從重新通信以來,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見上一面。然而,這又很難成為現(xiàn)實,因為他們都是普通的工作人員,沒有足夠的經(jīng)費赴萬里之遙的異國他鄉(xiāng)。因此,在信中他們常常感嘆:相會只能在夢中。誰知,1998年,命運之神卻給他們賜予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時愛新和朋友應邀去莫斯科洽談服裝生意,可以在俄羅斯逗留兩個月。臨行前,他和妻子商議:利用這個機會,一定要見到塔瑪拉。妻子十分支持,并特意給他們準備了見面禮物。
1998年8月20日,時愛新登上了飛往莫斯科的民航班機。整個旅途,他的腦際不斷閃現(xiàn)出塔瑪拉的影子。到了莫斯科,他就想盡快同塔瑪拉取得聯(lián)系。他走進電話局,將他和塔瑪拉相識、相愛的過程寫了個大意,要求電話局的服務員為他聯(lián)系。服務小姐接過材料,看著看著,淚水滴了下來。她激動地站起來,輕聲地說:“請稍等?!比缓髶艽螂娫挕?0分鐘后,終于等來了塔瑪拉的回音。
服務小姐轉身將話筒遞給他,說塔瑪拉要和他說話。由于他的俄語水平只限于寫,口語和聽力都很差,所以他抓過話筒,搶先說:“塔瑪拉您好,我是愛新,你能來莫斯科嗎?我想你!”說完,也不管塔瑪拉說什么,就把話筒塞給服務小姐。服務員寫了張字條給他:“塔瑪拉兩天后趕到,請務必等她!”那兩天,他度日如年,時時刻刻盼望著塔瑪拉的到來。
1998年9月25日清晨,莫斯科時間6點35分,有人輕輕地叩響了時愛新的房門。他迅速地翻身下床,拉開門,只見服務員陪著一位風塵仆仆的俄羅斯老太太站在面前,那一瞬,彼此相視無語。
還是服務員打破了沉默說:“時先生,這位是塔瑪拉,剛從白俄羅斯來?!眱扇司o緊地擁抱在一起,激動的淚水潮水般地涌出。
此時,縱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停了一會兒,塔瑪拉帶著歉意地說:“愛新,很抱歉,因為走得很急,沒有給你準備什么禮物!”
他搖搖頭,示意塔瑪拉不要這么說。談話間,他仔細地打量塔瑪拉:
她比他想象中的要矮得多,不足一米六;原來滿頭濃密的棕色長發(fā)變成了稀疏的灰白短發(fā);一件細呢子上衣,一條細呢子長裙,一雙長筒靴上布滿了灰塵——原來她是搭人家的運貨汽車來的。從莫茲里市到莫斯科,大約有六七百公里,這對于一個患腎病的老年婦女來說,真是一次遭罪的旅行。看著塔瑪拉那憔悴和疲憊的樣子,時愛新心中涌起了憐憫,他疼惜地問她為什么不乘火車?她搖搖頭,告訴他:“太貴了,要360盧布(當時,1元人民幣相當于3個盧布)!”天啊,這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塔瑪拉竟生活得如此艱難!隨后的兩天相處,他愈加理解了塔瑪拉的艱難處境。
他邀請塔瑪拉到街上走走。塔瑪拉非常節(jié)儉,她絕對不允許打出租車,他們總是步行或乘公交車。吃飯也極其簡單,兩片面包,一個沙拉盤,一碗湯即可。時愛新要再買什么,她堅決不讓。
時愛新寄給她的信件,塔瑪拉全都帶來了。看著那一張張發(fā)黃的信箋和褪了色的字跡,他們再次品嘗了幾十年的苦澀和溫馨。
兩天的相會,委實太短!36年的渴望,一言難盡。為了表達對塔瑪拉的思念,時愛新深情地為塔瑪拉演唱了古巴民歌《鴿子》:
當我離開可愛的家鄉(xiāng)哈瓦那,只有你知道我是多么悲傷。天上飄著明亮金色的彩霞,是你含羞的眼淚輕輕地對我講:親愛的,我愿隨你一同去遠航,像一只鴿子在海上自由地飛翔,跟你的帆船在海上乘風破浪;你愛著我呀,像一只小鴿子一樣。親愛的小鴿子呀,請你來到我身旁。
時愛新的歌聲,換來了塔瑪拉的燦爛笑容。
兩天時間眨眼飛逝,塔瑪拉該回莫茲里了。臨行前,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禮品:兩條披肩、一床毛巾被、兩對枕巾、一套沙發(fā)巾。另外,他又送給塔瑪拉100美元。在他再三堅持下,她才勉強收下。
9月26日晚11點多鐘,火車就要開了。塔瑪拉緊緊地擁抱著時愛新,深情地說:“愛新,別忘了我!”時愛新禁不住潸然淚下。他拍了拍她的肩頭,輕聲安慰她:“我不會忘記你,直到永遠?!绷熊囋谀荷芯従彽叵蜻h處駛去。朦朧中,只見塔瑪拉的披肩在車窗口飄揚。
彼此相思,寄托著心中的真情
11月,時愛新飛回了大連,令他吃驚的是塔瑪拉已有四封信提前到了家中。拆開一看,信的開頭和結尾都有別于從前。以前只寫“愛新,你好”、“再見”。而現(xiàn)在則升格為“我親愛的愛新,你好”和“親吻你,擁抱你,熱切地盼望你的回信“。她在信中寫道:”我感謝你,也感謝命運為我安排了這次相見……我多么想你再次到莫斯科來……如果你召喚我,我一定前往,如果你現(xiàn)在還在莫斯科,我將和你在一起……我多么想聽你唱的那些自己喜愛的歌曲,你確實唱得非常好。愛新,我永遠記得你。你要保重自己,保護心臟,別吸煙好嗎?不知你現(xiàn)在何方,我常常夢見你在賓館時的樣子……我寫一首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詩送你:“再見,我的朋友,再見,我親愛的,你永在我心中,雖然這次要分開,但它卻暗示我們不久的重逢?!?/p>
由于時愛新回來晚了,延誤了復信,塔瑪拉十分惦念,又連著寫了三封信。她說:“已經(jīng)一個多月過去了,沒有收到你的回音,是什么原因使你沉默?病了嗎?……我忘不了我們在車廂告別時的情景,我看到你跑著離開而又不愿離開的樣子……親愛的,我現(xiàn)在寫一首歌詞給你:‘心在痛,心在哭,愛的路途中充滿迷茫,那深愛我的人對我熱淚盈眶,也不枉我的一片癡情。愛新,我不知你是否能完全正確地理解其含意,但這歌詞的確很美,她正適合我此時的心情……”
直到寫第四封信時,她還說:“這是第四封信了,難道它還是石沉大海,沒有回音……夜里,我做了一個夢,好像在某一個旅館里找你。找了好長時間,終于找到了你。我們的相見十分溫馨,你輕輕地對我說……那夜我失眠了,我在想你……我現(xiàn)在不間斷地給你寫信,就意味著沒有忘記你……”
雖說已步入老年,可他著實被塔瑪拉的熱情燃燒了一陣子。因為經(jīng)常外出,有時未及時回信,她會接二連三地來信詢問他。她說:“愛新,我知道你很忙,要承擔養(yǎng)家的責任,但我希望你能在有限的空余時間里給我回信,以減輕我的思念。不要長時間的沉默。”
時愛新告訴我:“塔瑪拉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女人。她時時刻刻思念著我關心著我,如同我思念著她、關心著她一樣。我們雖然身居異國,但心卻是緊緊連在一起。”
(責編 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