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果賠錢記
文/李曉
我是—個十足的書呆子,為了多賺些錢養(yǎng)家糊口,我跳進“商海”,撲騰一下子,不僅沒賺到一分錢,還賠了幾千元。至今想起來,仍后悔自己的沖動。
我們這地方盛產(chǎn)蘋果,果子品質(zhì)特好,在全國都有名。蘋果大量上市時,價格相對較低,而到春節(jié)之前或來年三四月份,由于市場上貨源偏緊,物以稀為貴,價格會大幅度上揚,不少人靠貯藏蘋果獲取差價而發(fā)了財。耳聞目睹別人賺錢的故事,我的心動了,覺得貯藏蘋果省力又來錢快,于是籌集了—萬余元,加入貯果行列。
在秋季本地蘋果成熟上市后,我向單位請了假,懷揣著購果款來到鄉(xiāng)村,選中—座果園,與承包人討價還價后,以每公斤一塊四的價格收購了9000多公斤的紅富土蘋果。因為沒有果窖,又嫌城里現(xiàn)代化的貯果調(diào)庫租價太高,我找到鄉(xiāng)下一家親友,他家有個閑置的土窖,正好把我收購的果子貯藏起來。
第二年三月份,有不少外地果商來我地收購蘋果,出價為每公斤二元六角。我認為時機已到,就領著一位果商看我的果子。打開土窖,拿出幾枚樣品,發(fā)現(xiàn)不是開裂就是脫水,樣子很不好看。果商一看就搖頭,開價僅為每公斤4角錢,我嫌低沒有出手,又找了幾位親友幫忙,對蘋果進行了挑選。另一位果商看過貨后,較好的一部分出價一塊二,其余的大部分按每公斤4角的價格支付。果子出手后,我算了一—下總賬,賠了6000多元。
一位有經(jīng)驗的蘋果經(jīng)紀人分析了我貯果賠錢的原因,認為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缺乏專業(yè)知識,收購蘋果時,把關不嚴,未發(fā)現(xiàn)果子感染了水紋病,蘋果貯藏了5個多月,裂出一條條口子,品質(zhì)大打折扣;另外,我用的貯果窖太簡易,設計不夠科學,溫度、濕度無法人為控制,果子失水量很大,皺皺巴巴成了“老太婆臉”,外觀十分難看。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看來,經(jīng)商做生意大有學問,選項目之前要深思熟慮和全盤考慮,否則,就要為自己的魯莽行事付出代價。
淘舊書賺了一千元
文/陸瑛
我喜歡淘書,掐掐算算足有21年了。在烏魯木齊南門轉盤西北角有家“多多舊書店”,是我常去的地方。
2001年4月的一天,我又來到這家書店,見一名中年男子拿著10本古色古香的線裝書要出售。我湊上去看,是一套印刷很精美的清版《三國志》。店主很小心仔細地看過書后說:“120元?!笨少u主非要150元不可。我在旁邊發(fā)急,想150元拿下,可不能破了規(guī)矩“先聲奪人”,只好在旁邊裝著很隨便地翻看別的讀物,等他們談完。。
《三國志》,西晉史學家陳壽撰,65卷,分魏、蜀、吳三志,晉人寫本的原件已流入日本,國內(nèi)只有影印本。1924年,新疆鄯善縣出土該書的殘卷,后又在新疆吐魯番的一座佛塔遺址中發(fā)現(xiàn)部分殘卷,因此十分珍貴。
經(jīng)過討價還價,最后店主以130元收下了這套書。等他付了錢,我立刻拿過書說:“這書我買了,多少錢?”店主要140元。我心里一陣驚喜,給了錢拿著書便走,生怕店主反悔。我一出舊書店,就碰上一名中年男子。他見我拿著一打線裝書,便要看看,翻看了幾眼,他說“這書多少錢賣?”我說不賣,我是剛買的。他愛不釋手,說:“讓給我吧。我出1000元?!蔽乙廊徽f不賣。他又說:“再加200元?!蔽疫€不情愿,但他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硬塞給我1200元,拿著書就走。
等我回過神來,他已經(jīng)走遠了。我呆站在路邊,不知是喜還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