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桂芬
常有一些為官者在退下來后發(fā)出人走茶涼的感嘆。往日鞍前馬后張羅的人不來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不見了,曾經(jīng)盟誓愿效犬馬之勞者也再難覓其蹤影了,更有人在遇見時竟然昂首挺胸陌如路人。這種“人心不古,世態(tài)炎涼”的現(xiàn)實,往往是不少為官者所沒有料到的,短時間內還真讓人難以適應。人走茶涼的感嘆,既是他們對往日前呼后擁、門庭若市盛況的留戀,也是對那些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徒的憤憤然。
然而,習慣于生活常態(tài)的布衣百姓,倒為上述感嘆感到納悶:難道官當久了,就連對一些人生常識都失去了判別能力了么?
作為領導者,在位期間因工作需要,接觸面廣,聯(lián)系人員多。與之來往的人,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因工作需要經(jīng)常交往的,這占絕大多數(shù),包括原來的上級、同級、下級和身邊工作人員,如你不再工作了,這部分人的聯(lián)系自然就會大大減少甚至終止;一類是為個人目的而來交往的,既是為獲取自己的某種利益而來,這些人對權位和掌權者個人就分得忒清,誰有官職、權力他們就投奔誰,一旦為官者沒有了權位,他們便又會向新的官職、權力奔去;還有一類是十分鐵心的知己朋友,這類人數(shù)量少又最為難得,他們是因為與你志向、情趣、性格、脾氣相投而交往的,并不在乎你是權傾一時的大官,還是身無分文的布衣,不管是你在位時或退位后,真正能一直與之保持正常交往的只是這一類人。為官者如能禮賢下士、真誠待人,這后一類人就多些;如果沉迷于在位時的輝煌而不注重保持這種關系,不但連知己者會越來越少,甚至連原有的也會疏遠絕交。
如此分析,就不難對人走茶涼現(xiàn)象有一個較為客觀實際的認識,“人走”以后,其在位期間交往最多的前兩類人,將基本不再與其交往;而能與其繼續(xù)交往的后一類人,則取決于為官者個人品行和人格魅力,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但總體上不會很多。因此,就常理而言,“人走”以后的“茶涼”,乃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古賢曾把金錢地位、榮華富貴視作過眼煙云。有人如果把昔日的“前呼后擁、門庭若市”視作常態(tài),總想著退位以后仍保持“煙云”如常、“茶水”不涼,豈不顯得天真、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