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祥
他是個農民,但他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作家。為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著,十年來,堅持每天寫作500字。每寫完一篇,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潤色,然后充滿希望地寄往各地的報紙雜志。遺憾的是,盡管他很用功,可他從來沒有一篇文章得以發(fā)表,甚至連一封退稿信都沒有收到過。
29歲那年,他總算收到了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來一直堅持投稿的刊物的編輯寄來的,信里寫道:“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知識面過于狹窄,生活經歷也顯得過于蒼白。但我從你多年的來稿中發(fā)現(xiàn),你的鋼筆字寫得越來越好……”
就是這封退稿信,使他擺脫了困惑。他毅然放棄寫作,而練起了鋼筆書法,果然長進很快?,F(xiàn)在他已是有名的硬筆書法家了,他的名字叫張文舉。就這樣,他讓理想轉了一個彎,繼而柳暗花明,走向了成功。成功之后的他向記者感嘆:一個人要想成功,理想、勇氣、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舍棄,更要懂得轉彎!
有一個人在上中學時,父母曾為他選擇了文學這條路,只上了一學期,老師就在他的評語中做出如下結論:該生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善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于是,他又改學油畫,誰知他既不關心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很差。后來,還是化學老師發(fā)現(xiàn)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改學化學。
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其化學成績在同學中遙遙領先,以致后來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的名字叫奧托?瓦拉赫。
其實,每個人的智能都不會是均衡發(fā)展的,人人都有各自的強項和劣勢。
也許人生中的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我們努力得不夠,而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走的那條路。所以,當我們?yōu)榱死硐攵?,卻在錯綜繁雜的人生道路上迷途、碰壁的時候,要學會舍棄和轉彎,并隨時校正自己的理想,因為有些理想未必就不是歧路,而最適合你發(fā)展的路徑,或許才是你真正的下一個理想。
文/汪春久摘自《人生與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