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子
有位朋友每天用盡心思給孩子弄吃的,有天打電話與我談?wù)撜舻暗拿卦E,問孩子最近胃口不好怎么辦,要不要變換口味,我懶懶地答一句:餓了就知道吃了,你們把孩子的胃口慣壞了。朋友笑我是個懶媽媽。我想想而笑,如果對孩子有利,當(dāng)個懶媽媽也沒什么不好。我的育兒觀就是有時候當(dāng)媽媽的不妨自私一些,懶一些,這樣,孩子反而成長更快。
畫面一: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
我的孩子四歲,在孩子的吃上,我沒有大多數(shù)媽媽的那種精細(xì),因為我覺得太費神,有這樣的時間我不如自己看書,所以我的兒子都是跟我們吃一樣的飯菜。因為我的懶,從來不會為他單獨做什么,而且我也懶得喂他,吃就吃,不吃也讓他去,他已形成了條件反射:吃飯是自己的事,媽媽不會管他。所以他從不挑食,我?guī)缀醪辉趺床傩摹?/p>
有一天早晨,我不想起床,對兒子說,媽媽想睡一會,你自己在冰箱里拿酸奶和面包吃吧,兒子不但自己吃完了,還拿了一份給我,我非常感動。我在想,不一定你對孩子付出越多,孩子就回報越多,有時候懶一點,孩子反而成長更快。
畫面二:少穿一件也沒啥
很多媽媽對孩子穿衣方面是很緊張的,為加一件衣服還是減一件衣服費盡心思,患得患失。我有時就想,孩子的身體是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的,有時不妨讓他們有機會自己在自然界中適應(yīng)、調(diào)節(jié)。我對孩子的穿衣很少管,差不多就行了,讓他自己去感受。冬天時,兒子不愿加毛褲,我也不逼他,他不覺得冷就讓他去好了,結(jié)果兒子也沒生病。
畫面三:讓孩子自己玩去吧
現(xiàn)在的孩子有很多不會交往,適應(yīng)能力差,這可能跟很多家長有關(guān),家長一天到晚跟在孩子后面,最后不是孩子玩,而是家長在指導(dǎo)著玩,孩子的主動意識自然就差了。不然就是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不接觸外界。我對孩子的政策是讓他學(xué)會自己玩,這樣我多省心。我們住的地方有一個大院子,每天有許多小朋友出來,我通常的情況是坐在一邊,不會帶著他玩。我告訴他:“媽媽很累,想休息了,你自己玩吧。”他只能主動找小朋友玩,很快融入進(jìn)去了;跟小朋友有什么矛盾,我也不管,讓他自己去化解,不然游戲就不能進(jìn)行了,他小小的人兒也會想辦法了,比如跟小朋友談條件,你把你的小水槍貢獻(xiàn)出來,那我就把小鏟拿出來,大家皆大歡喜。
后來,我懶得下樓了,干脆讓他自己下樓去,教他必要的安全守則就行了。他下樓去蕩秋千、玩沙,忙得不亦樂乎。我就在家看看書,輕松愉快。孩子并不是每一刻都需要媽媽的。記住,你要把他當(dāng)作一個獨立的人,他才能真正成長。
畫面四:聽著磁帶睡覺
我認(rèn)識一個6歲的孩子,每天睡覺都要媽媽哄著睡,要講10個故事才肯睡,他媽媽每天累得苦不堪言。
我的兒子從來就是自己睡,睡覺時只需放上錄音機就行了,講故事或聽音樂,他自己選磁帶(因為看熟了,雖不認(rèn)識字,但可以知道內(nèi)容)。只有一次,他過生日時,對我提出了要求:“媽媽,今天你坐在我邊上看書吧?!蔽铱戳丝此蓯鄣男δ?,就拿了一本書坐在他的床邊,他聽故事,我看書,看了一會兒,兒子說:“媽媽,我想睡了?!彼芸炀退?。
我愛看書,兒子也學(xué)會了看書,不想玩的時候,他就拿一本小人書像模像樣地坐在我身邊。當(dāng)我把書丟在一邊時,他還提醒我:“媽媽,你看呀?!?/p>
當(dāng)媽媽不是要你為孩子做多少,而是你的力量有沒有用在最該用的地方。對自己好一點吧,有時孩子需要一個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