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泉
天火突降
通古斯地處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那里有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葉尼塞河的支流中通古斯河從此穿流而過。祖居在通古斯的牧民和漁獵人家,生活安定,和平無憂,過著世外桃源式的安寧日子。誰也不會想到,一場古怪離奇的天火災難突然降臨到這一地區(qū)。
1908年6月30日早晨,人們像往常一樣來到狩獵駐地和貿(mào)易場所,進行著以物換物的交易。大約7時左右,在東方天空的一角,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比太陽還亮的巨大火球,發(fā)出“噼哩啪啦”的古怪聲音,拖著長長的煙尾巴向地面沖來。人們被這奇異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六神無主。說時遲,那時快,那熾熱的球體在距貿(mào)易地幾十公里的密林上空猛然炸裂開來,一個巨大的火柱沖天而起,隨即變成黑色的蘑菇云,同時強勁的暴風帶著灼人的熱浪撲面而至,許多人被熱浪沖倒在地,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一位親身經(jīng)歷了這場災難的牧民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我站在家門口,突然東方的天空裂成兩塊,一個令人目眩的光亮物,以大得嚇人的勢頭飛了過來,它出現(xiàn)的那半邊天都變得通紅。我全身灼熱,身上像著了火。接著大地搖動,我被拋到空中,又被砸到一棵大樹干上,身上疼得厲害。在模糊的意識中,我聽到了可怕的巨響,好像有千百個雷同時落下來。我注意到落下火球的森林里著起了火,冒起滾滾濃煙。爆炸過后,可怕的鳴聲和震耳欲聾的轟隆聲,持續(xù)了很久很久。”
根據(jù)記載,在400公里的范圍內(nèi),強勁的暴風席卷屋頂,推倒墻壁。在1000公里左右的范圍內(nèi),人們都可以聽到那巨大的爆炸聲;在5000公里左右的范圍內(nèi),人們都看到了火球的墜落。爆炸發(fā)生后24小時內(nèi),東歐、德國、美國相繼測到大氣的劇烈震動;歐洲、美國的地震儀毫無例外地記錄到了地震波;地磁儀的記錄表明,地磁也發(fā)生了干擾。
在爆炸的瞬間,從巨大的火柱上冒出滾滾云霧,風載著云霧,四下擴散,不僅在通古斯的上空,還到達歐洲和非洲上空,在陽光下發(fā)出絢麗的光輝。在夜晚,天空異常明亮,人們可以在戶外讀書看報,甚至可以拍攝照片。這種奇觀異景持續(xù)了四個星期之久。
爆炸平息后,驚恐不定的牧民回到密林尋找他們的鹿群,結果看到的是一副凄慘的景象:原來蔥綠挺拔的紅松和落葉松被折得七零八落,一株株巨大的原杉樹被連根拔起,拋在一邊。在燒毀的樹木之間,有無數(shù)被燒焦的馴鹿的尸體,發(fā)出一股刺鼻的臭味。據(jù)統(tǒng)計,在這場可怕的爆炸瞬間,有60000株樹木以爆炸地為中心,呈放射狀倒在地上,有1850頭馴鹿一命嗚呼。
眾說紛紜
通古斯的天火和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對世界各國的探險家和學者產(chǎn)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對爆炸的原因做了各種大膽的推測和假設,力圖科學合理地解釋這一事件,一時形成了“眾說紛紜話天火”的局面。
1、隕石說。第一位研究這次天火的科學家是蘇聯(lián)的利奧尼徒·阿·庫利克教授。他從礦物學的特殊角度出發(fā),認為這個火球是來自宇宙的隕石。為證明這一論點,1927年2月他帶領一支探險隊到爆炸現(xiàn)場進行了實地考察。但是他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被當?shù)厝朔Q為南沼澤的大泥潭,既沒有發(fā)現(xiàn)隕石坑,也沒有找到任何隕石殘片!他們排除了沼澤里的水,在周圍3公里的范圍內(nèi),把凍土掘開,深挖30米進行細致的搜索,結果仍然是一無所獲。
在此后的10年里,庫利克教授四次到通古斯進行調(diào)查,依然毫無進展。但他的工作還是產(chǎn)生了積極的意義,通古斯爆炸開始為全世界承認,通常人們把它稱為通古斯隕石爆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對這一事件的研究中來。可惜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二戰(zhàn)爆發(fā)后不久,庫利克老教授被德軍俘虜,1942年4月24日死于集中營,他的調(diào)查研究也因此中斷了。
2、核爆炸說。二戰(zhàn)結束后,蘇聯(lián)科學院派出大規(guī)模的探險隊,到現(xiàn)場進行調(diào)查,但3年多的辛苦工作沒有得到?jīng)Q定性的證據(jù),通古斯事件變得更加令人迷惑不解了。正當科學家們無法解答時,蘇聯(lián)著名科幻作家阿歷克塞·卡薩來夫大膽地提出了核爆炸的假說。他注意到,通古斯上空出現(xiàn)的火球、蘑菇云以及巨型火柱簡直與二戰(zhàn)末在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情景一模一樣。如果把通古斯爆炸的原因設想為原子彈爆炸,那么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當然,當時地球上并沒有原子彈,但卡氏把這種原子彈設想為來自于地球以外的行星,他在1965年初寫的《宇宙來客》中寫道:一艘來自火星的以原子能為動力的宇宙飛船,企圖向地球著陸,但由于某種原因,在接近地球時飛船已完全失去了控制的能力,它以極快的速度闖入地球大氣層,由于與空氣的磨擦,飛船像隕石那樣變得通體熾熱,外殼很快被融化,內(nèi)存的核燃料發(fā)生連鎖反應,于是一場空前的核爆炸便引起了那場可怕的天火。
核爆炸說可以解釋隕石說解釋不了的幾個問題,因此一度受到公眾的認同。但隨著人類空間探測活動的日漸頻繁,特別是了解到火星上不存在生命物質之后,卡氏的假設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3、彗星說。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蘇聯(lián)科學家中比較有傾向的意見是把這次天火歸之為一個彗星核的爆炸,他們在通古斯事件的調(diào)查報告中寫道:“1908年6月3日早晨,一個不太大的彗星核以40~60公里/秒的速度沖入地球大氣層,摩擦產(chǎn)生的溫度使它變成一個大火球,在幾千米的高空爆炸?!彼麄冇嬎愠鲥缧呛酥睆郊s為150m,主要由各種冰凍的氣體組成,它的密度非常小,一經(jīng)與大氣摩擦,即產(chǎn)生高熱,從而蒸發(fā)、燃燒,引起爆炸。爆炸產(chǎn)生的大量氣體塵埃隨風飄蕩,四下散落,導致世界各地發(fā)生奇特的白夜現(xiàn)象。而彗星本身的大部分物質都蒸發(fā)成氣體,只有極少的顆粒落到地面上,所以現(xiàn)場既找不到隕石殘片,也找不到隕石坑。
彗星原因說得到一些科學家的支持,但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的基孟爾博士就認為彗星說無法解釋夜天光和地磁干擾現(xiàn)象,而且地球與彗星核正面相撞的機會5000萬年才可能有一次,這實在太偶然了。彗星說仍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4、反物質說。隨著理論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的發(fā)展,一些科學家又提出了一個新奇的假說——“反物質說”。
反物質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國物理學家迪拉克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后來的科學研究也證實了宇宙中有反物質存在的可能性。在反物質的原子里,粒子帶電情況與地球上的原子相反,即一些帶正電子的粒子圍繞一個帶負電子的核運動。只要反物質的一個微子顆粒跟地球上的任何一個物體相遇,都會在瞬間同時化為烏有,并釋放出比氫彈爆炸大千百倍的能量。據(jù)此,加拿大的辛哈博士在1974年的美國物理學會上提出:“降落在西伯利亞的隕石是來自銀河系外的反物質隕石?!?/p>
反物質說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通古斯大爆炸現(xiàn)場找不到任何碎片的問題,但也有明顯的漏洞:如果是反物質隕石,那么它在與地球大氣接觸的剎那間就會發(fā)生爆炸,而決不會等到距離地球表面幾公里的地方才爆炸??梢姺次镔|說也不能令人滿意。
難解之謎
通古斯大爆炸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科學家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試圖揭開“天火”神秘的面紗。除了上述幾種假說外,還先后提出了沼澤氣體爆炸說、強旋風說、激光說、黑洞說等,但最終都因為不能自圓其說而敗下陣來。
“天火”事件作為20世紀的一大疑案,吸引了世界各地千千萬萬喜歡探索大自然奧秘的人。多年來,他們不辭辛勞地進行調(diào)查,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不厭其煩地撰寫論文,各云其說,獨樹一幟。然而迄今為止,各種推測都還不能令人信服,降臨到通古斯的這場天火仍然是個不解之謎。誰能識破謎底,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