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文
徐悲鴻,一個出生在貧苦農(nóng)村的孩子,因他的妙筆丹青而走向世界。他的奮斗歷程是坎坷的。然而,愛情之神也沒有給他特別的眷顧,他的婚戀之路也同樣曲折坎坷……
與蔣碧薇:從神仙眷侶到恩斷情絕
1898年農(nóng)歷2月,蔣碧薇出生在宜興一個世代望族的大家庭里,是蔣家的次女,本名棠珍,她天生麗質(zh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16年其父蔣梅笙在上海復旦大學當教授,蔣碧薇隨父在上海讀書。當時徐悲鴻從家鄉(xiāng)宜興到上海發(fā)展,經(jīng)同鄉(xiāng)朱子洲介紹去拜訪這位前輩鄉(xiāng)賢,徐悲鴻的人品才貌不但深得蔣梅笙的賞識,也贏得了蔣碧薇的芳心。但是她在13歲那年已由父親做主定下了親事。18歲的蔣碧薇認識24歲的徐悲鴻以后,漸漸被徐悲鴻吸引,偷偷地愛上了他。后來徐悲鴻去日本留學,這位蔣二小姐就跟著偷偷到了日本。
蔣碧微私奔前,曾留下“遺書”一封,其父已知內(nèi)情,特意買了一口棺材,內(nèi)裝石頭,并在《申報》上登了愛女病逝“訃告”,借以掩人耳目。在去日本的海輪上,徐悲鴻將刻有“碧薇”二字的水晶戒指戴到她的手指上,“蔣棠珍”由此成了“蔣碧薇”。
在日本,在歐洲,蔣碧薇和徐悲鴻度過了一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徐悲鴻作于法國的油畫《吹簫》中吹簫的女子不知傾倒了多少人,而這女子的原型就是蔣碧薇。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nèi),徐悲鴻在美術界建立起了他的赫赫聲名。
1921年,留學歐洲的徐悲鴻夫婦在中國駐德國公使館的一次酒會上結識了英俊瀟灑的青年畫家張道藩。張道藩1918年底西渡英國,考取了著名的倫敦大學院美術部,成為該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留學生。此次來德國旅行,聽說徐悲鴻也在柏林,便急匆匆地前來拜訪這位藝術上的同道。誰知這次會面給他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徐悲鴻的愛妻蔣碧薇,那修長的身材、白皙得近乎透明的皮膚、長可及地的一頭秀發(fā)、亭亭玉立的風姿,蔣碧薇的一切都令他銷魂。
回國后,因受聘為中央大學教授,徐悲鴻于1928年舉家由上海遷到南京,住進了中央大學宿舍,住所相當擁擠。后來,由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出資并發(fā)起捐款為徐悲鴻買了宅基地,建造了公館。1932年12月,徐悲鴻一家從擁擠的中大宿舍搬進了位于博厚崗的新公館。
生活安定之后,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漸漸顯露出來了,雙方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徐悲鴻生活非常簡樸,基本上是棉衫外加長衫,皮鞋實在不能再穿了,就到舊貨攤上去買,而對藝術卻是愛至無以復加的地步,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而蔣碧薇的穿著卻超過了講究的層次,喜歡請客,一請就是很多桌,她是把沙龍夫人的一套搬到家中來了。
1926年2月,蔣碧薇收到張道藩從意大利寄來的一封長信。孤獨中,張道藩給過她幾倍于丈夫的溫存。她對此迷茫過、感懷過,也猶豫過。但她還是下決心關閉了對張道藩感情的閘門,勸張道藩忘了她。張道藩在極度失望中與一位名叫素珊的法國姑娘結了婚。
張道藩結婚以后,由于東西方習俗的不同,夫妻感情不融洽,始終忘不了對蔣碧薇的戀情。
“7·7事變”以后,徐悲鴻積極為抗戰(zhàn)四處奔走呼號。為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蔣碧薇應邀搬到有地下室的張道藩家中。此時,素珊攜女兒去廬山避暑。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蔣碧薇終于投入了張道藩的懷抱。蔣碧薇移情國民黨要員張道藩后曾勸徐悲鴻為蔣介石畫像,徐悲鴻就是不肯。不但如此,徐悲鴻還到處奔走,把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的田漢營救出獄,安排住在自己的公館中。后來徐悲鴻離家出走,在廣西等地游覽、創(chuàng)作,并且組織義賣,為抗戰(zhàn)籌集資金。他還在《廣西日報》上撰文罵蔣介石。蔣碧薇在張道藩的影響下,希望徐悲鴻改變反蔣的態(tài)度,并親赴桂林說服徐悲鴻。遭拒絕后,兩人又大吵一場,不歡而散??箲?zhàn)期間,徐悲鴻多次努力與蔣碧薇和好,甚至淚流滿面地乞求,但因為蔣碧薇正與張道藩愛得如火如荼,對徐悲鴻有的只是嫌惡,和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后來二人終于在重慶協(xié)議離婚,作證律師是大名鼎鼎的沈鈞儒。蔣碧薇從徐悲鴻那兒得到了一百萬的贍養(yǎng)費和一百幅畫。徐悲鴻后來還將油畫《琴課》送給了蔣碧薇,此畫亦作于法國,畫的是蔣碧薇在巴黎練習小提琴的情景,是蔣碧薇特別喜歡的一幅畫。
與孫多慈:折苗為薪愛難留
徐悲鴻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授時,對女學生孫多慈的藝術才華頗為欣賞,師生感情甚篤。孫多慈是安徽壽縣人,她并沒有絕色的姿容,也不愛與人交往,是一個很普通的身材纖細的姑娘。她以繪畫100分的成績,考取中央大學藝術系。在當時的女學生中,像她這樣才華出眾的并不多見。十分愛惜人才的徐悲鴻有時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與滿意,說幾句稱贊和鼓勵的話,蔣碧薇誤認為徐悲鴻移情于孫,背叛了她的感情,自然是不能容忍,大吵大鬧,弄得滿城風雨。公館落成時,孫多慈以學生身份送來楓苗百棵,以作為點綴新居庭院之用,本也無可厚非,用心也頗為不俗。蔣碧薇得知此事后,無法容忍,大發(fā)雷霆,竟令傭人折苗為薪。作為藝術家的徐悲鴻面對這種事,自然是痛心不已,遂將公館稱為“無楓堂”,稱畫室為“無楓堂畫室”,并刻下“無楓堂”印章一枚作為紀念。這是藝術家徐悲鴻的紀念方式,也是他的反抗方式。
1938年,徐悲鴻又曾與孫多慈相聚,但因?qū)O的父親反對,二人無奈分手。孫后來經(jīng)人撮合嫁給了當時的浙江教育廳廳長許紹棣。徐、孫從此天各一方,偶爾有書信來往,再以后連音信也斷了。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在北京英年早逝,時在臺灣師大藝術系任教的孫多慈得知這一消息,悲痛萬分,為恩師守了3年孝。
與廖靜文:婚姻短暫愛長久
廖靜文第一次見到徐悲鴻是在1942年。
一天,廖靜文看報上登了一則廣告,說重慶的中國美術學院招圖書管理員便報了名。廖靜文那時19歲,徐悲鴻已47歲了。
廖靜文入選了,但她做夢也沒想到會嫁給徐悲鴻。
入選后不久,廖靜文就跟著徐悲鴻到了重慶。當時學院圖書館的書并不多,廖靜文閑了就幫徐先生整理畫案,也看他畫畫。多少次看他自己洗衣服甚至釘紐扣,便很替他悲傷,廖靜文心里知道他妻子愛上了別人離開他了。有一段時間他們經(jīng)常一起到嘉陵江邊散步,天長日久,互相產(chǎn)生了依戀,感覺離不開對方了。
不久,正在重慶社會教育學院教書的蔣碧薇得知此事,便給廖靜文的父親與姐姐分別寫了一封信,說她尚未與徐悲鴻離婚,說廖靜文破壞了他們的家庭云云。很快廖靜文便接到了家里的來信,父親大發(fā)雷霆,說單就28歲的年齡差距也不可能同意他們的婚事,何況還有冒著破壞別人家庭的罪名。
在這么大的壓力下,廖靜文哭著給徐悲鴻寫了封信一個人走了,在嘉陵江邊等輪渡,并暗自傷心。這時一只大手拍在她的肩上。徐悲鴻往常是上完課中午才回住處,那天他心神不定,只上了兩節(jié)課便回去了,發(fā)現(xiàn)廖靜文寫的字條便瘋了似地追來。他說:“我與蔣碧薇沒有任何干系了,她要什么我都滿足她,只要能跟你在一起?!?/p>
不久,廖靜文還是到金陵女子大學化學系讀書去了。徐悲鴻說,我可以等4年,如果4年后你愛上了別人我也毫無怨言。廖靜文去金陵女大讀書后,還時常惦念徐悲鴻病痛的身體,時?;貞浧鹚c徐悲鴻相處的日子。她不顧家人、同學、朋友的勸阻毅然與徐悲鴻結了婚,她決心在今后的日子里照顧他、陪伴他、支持他。
他們在貴陽正式舉行了訂婚禮,按照當時的習慣,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啟事:徐悲鴻廖靜文在筑訂婚,敬告親友。
不久,徐悲鴻和廖靜文在重慶中蘇文化協(xié)會舉行了婚禮,由郭沫若先生和沈鈞儒先生證婚。他們的新家異常簡陋,沒有為結婚購置一件用品,全部家具依舊是那張未曾油漆過的木床、一張未曾油漆的寫字臺和一個木柜、兩把藤椅和一張帆布躺椅,他們依舊和大家一樣吃著粗糙的伙食,依舊點煤油燈……但他們卻感到無限愉快和幸福。悲鴻不止一次地對廖靜文說:“我真正找到了我所愛的人!除了你,沒有人能對我有這樣真誠、堅定、純潔、無私的愛情,我用什么來報答你呢?芽我欠著你的情分,我要把我最珍愛的東西都送給你?!北櫅Q定,把他十分珍愛的一些比較滿意的作品,全部送給廖靜文,寫上她的名字。后來我們看到徐悲鴻在許多畫上題寫了“靜文愛妻保存”的字跡。
廖靜文和徐悲鴻從認識到永別只有10年多一點的時間,結婚只有7年。最令廖靜文難忘的是徐悲鴻病重之時曾對她說的那句話:“一個人死后,若有魂魄的話,我會回來看你的!”
1953年9月,中秋節(jié)前夕,徐悲鴻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藝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廖靜文在家正準備做過節(jié)的菜,突然得到徐悲鴻患病的通知后,便匆匆趕到醫(yī)院。
彌留之際,徐悲鴻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在他的衣兜里只裝有3塊糖和一塊隨身攜帶的懷表。廖靜文知道這一定是徐悲鴻在宴會上沒有吃,留下來準備回家時帶給她和兩個孩子的。
徐悲鴻去世時廖靜文只有30歲。廖靜文決心不再結婚,這一輩子只愛徐悲鴻一個人。誰知有一個人卻偏偏進入了她的生活。事實證明,他們是不相容的,因為她的工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圍繞徐悲鴻而存在的,包括家里的擺設,孩子們與她交談的內(nèi)容,他永遠感覺到自己是個外人。這個家的男主人其實還是徐悲鴻,任何人都無法替代。她說她這一輩子,為徐悲鴻而活才踏實,至死也不會遺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