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振德
無意間看到希臘神話里的斯芬克斯之謎?!敖裼幸晃铮瑫r只發(fā)一種聲音,但先是四足,后是兩足,最后三足,這是何物?”過路人要是猜不出來,那個塌鼻子的怪物,就會將他吃掉。后來,俄狄浦斯終于猜中這個謎語,說這是人。因為人在嬰兒時匍匐爬行,長大時兩腿步行,年邁時倚仗而行。謎底揭穿,傲慢的斯芬克斯也就自殺了。
神話歸神話,現(xiàn)實歸現(xiàn)實,一個人,先是童年的四條腿,后是青壯年的兩條腿,只要有力氣,就可以走得很遠,最后為老年的三條腿,不良于行,活動范圍勢必受到限制,這種由盛而衰的峰谷變化,是宇宙萬物的正常規(guī)律,誰也不能例外。
再想想我們教育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又何嘗不是呢?初為人師時,猶如匍匐爬行在教參上,可謂是童年時的四條腿走路。隨著教學(xué)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和知識結(jié)構(gòu)的相繼完善,逐漸站立起來,但是依舊需要“教參”的支撐方能前行,可謂教育時間段上的“老年時”的三條腿走路。如果是滿懷教育熱忱,信念堅定且把教育真正看作是自己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yè)來做的人,在做中思,在思中做,潛移默化中經(jīng)驗提升為藝術(shù),唯有此,我們才能成為行走在教育天地里的一個特立獨行的大寫的“人”,也不會再囿于名目繁多的“教參”的羈絆和困擾,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兩條腿走路的人,可謂教育時間段上的“青壯年時期”。雖然時序上與自然生理周期上有所變更,但內(nèi)涵是相通的。在教育的時空里,我們始終應(yīng)該秉承和保持著“青春期”,這不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更是一個為人師表者的道義之所在。
“教而參則博”,“參而教則專”。不同的表現(xiàn),源于不同的心態(tài);不同的心態(tài),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不同的行為,導(dǎo)致不同的后果。教參本身沒有錯,錯誤的是我們的知、情、意、行。
目標決定著我們的位置。其實,在“教”和“參”之間只隔著一顆充滿“學(xué)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