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艷
本書為《在文學館聽講座》系列叢書中聆聽智慧系列第2輯,全書收錄了2003年文學館八篇講演,涉及文學、戲劇、人物研究幾個方面,演講者多是知名學者。演講命題具體,論證深入,觀點精辟,同時又擁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其中言語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玄妙,讓每一個聆聽者受益匪淺。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秉承了文學館講座的純文學和純文化的高標準定位。收編成書是為了讓更多錯失講座的讀者能彌補一些遺憾,在書中感受學者們的魅力。
著名作家曹文軒先生的作品風格是格調(diào)高雅,充滿美感,書中收錄的這篇演講亦然。曹先生用細膩和寬容的語言論述了藝術感覺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系,對藝術感覺解釋得精確到位,作為例證的文字段落都是眾多名著中閃亮的經(jīng)典語言。全篇有濃濃的書香之氣,論述細致入微,絲絲相扣。不難看出,曹先生對藝術的感悟力確實非常細膩、敏銳、豐富。
有人稱羅錦鱗先生是東西方戲劇融合的大師,聽過羅先生演講的人一定心悅誠服。書中收錄他關于古希臘戲劇的講演就是例證。演講頗具深度,從戲劇藝術的學術角度深入的剖析了古希臘戲劇的深遠影響,從哲學的角度詮釋了古希臘人民追求自由的精神,這種精神甚至深深的影響著歐洲。全篇演講洋洋灑灑具有大家風范,豐富的旁征博引讓人有耳目大開、酣暢淋漓之感。
關于純文學和俗文學的爭論,在學術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書中《關于“兩個翅膀”的論爭》,大膽的邀請了正反兩方的代表學者,進行現(xiàn)場陳述和辯論。雙方你來我往,據(jù)理力爭,互不相讓,真可謂一出好戲。兩位學者學識淵博,引經(jīng)據(jù)典,對于各種例證信手拈來。雖然沒有辯論出一個你高我低來,但辯論的精彩本就不在于結論,而是思考和應變的能力。
優(yōu)秀的譯作是建立在對作家深刻了解的基礎上的,楊武能正是這樣一位著名的翻譯家。他站在思想家的角度來解讀歌德,精煉的介紹了歌德的生平,分析了其思想形成的過程和根源,剖析了歌德的許多代表作和書信作品,就其思想的卓越、深刻和豐富進行了論述,使歌德的偉大更加完整。楊武能先生的思維自由靈動、蘊藏激情,洋溢著對歌德的熱愛,在大量的史實敘述中時常閃現(xiàn)楊先生犀利的獨到見解,讓人大感痛快。
本書同時收錄了一些對著名文學家研究方面的演講,為我們揭開了大師們鮮為人知的故事和過人的才能。其中,陳漱渝先生對魯迅的文化遺產(chǎn)進行的論述;蕭軍的女兒蕭耘為我們講述了蕭軍坎坷的一生以及剛正不阿的性格;王衛(wèi)平先生本著嚴謹治學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探尋了曹禺先生的內(nèi)心世界,力求真正理解其戲劇創(chuàng)作的思想內(nèi)涵;畢冰賓先生則象一位導游,帶領我們來到勞倫斯的故鄉(xiāng),在那美侖美奐的景色中感受著勞倫斯的鄉(xiāng)戀以及他的思想。
(《生命的美學地圖》,陳建功,傅光明主編,新世界出版社,2006.1,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