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禾
文章的開頭重要,結尾也重要。我讀中學時,老師說,文章結尾要畫龍點睛,不要畫蛇添足。可怎樣算“點睛”?怎樣算“添足”?讀了一些書、寫了一些文章之后才逐漸明白。
有個叫若瑟夫的年輕人對窮人很大方,看見年老的乞丐就掏五法郎給他。朋友對他的舉動感到奇怪,他講了一個故事。在他很小的時候,叔叔于勒到美洲去了,據說在那兒發(fā)了財,于是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叔叔身上,念叨著只要叔叔一回來,家里就能過上好日子。他們把他的來信當做福音書一樣保存著,經常拿給別人看,因此給姐姐招來了一個很好的未婚夫。為慶賀姐姐訂婚,一家人到小島去旅游。在船上,有個老水手給有錢的游客剝牡蠣,父母認出了他就是全家盼望已久的叔叔??此F困潦倒的樣子,父母怕影響姐姐的婚事,影響他們的生活,帶著家人像逃避瘟疫一樣躲開了他,回去時不再乘那條船。“此后我再也沒見過我父親的弟弟。以后您還會看見我有時候要拿一個五法郎的銀幣給要飯的,其緣故就在此?!边@是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返慕Y尾。這個結尾和開頭緊密呼應,好像回答了朋友的疑問,可并沒說他到底為什么這么做。其實,讀了全篇,我們已經明白,他是看到乞丐想起了叔叔,為父母的行為感到內疚。可如果把這話挑明,一點回味也不留,就成了“添足”。
還有一篇我們熟悉的文章:契訶夫的《凡卡》。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當童工的孩子夜里給爺爺寫信,向爺爺訴說他苦難的生活,訴說他對親人的想念。信寫得很動人,我們被它深深打動,希望爺爺收到信之后能來看他,帶他回家。在故事的結尾,凡卡把信裝進信封,在信封上寫:鄉(xiāng)下,爺爺收。讀完這個結尾,我的心不由得往下一沉。作者沒把凡卡的幼稚錯誤點明,我的心格外沉重。這孩子那么用心地寫了這封信,可他并不知道他寫的地址爺爺是收不到的。一夜辛苦不但白費,往后每天焦急等待爺爺的心情更讓人可憐。
歐?亨利的《最后一片常春藤葉》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好朋友瓊珊和蘇艾合租一個房子。瓊珊感染了肺病,看著窗外的常春藤,覺得自己的生命像藤上正在飄落的葉子,葉子一天天減少,她的病一天天加重,當樹上還有最后一片葉子時,她覺得它一飄落,自己的生命就終結了。一夜風雨過后,瓊珊以為藤葉已經凋落,誰知她向窗外一望,那片葉子還在。她振作了精神,病一天天好起來。當她的肺病痊愈時,樓下住的老畫家貝爾曼死了。在小說結尾,蘇艾對瓊珊說:“親愛的,看看墻上最后的一片葉子。你不是覺得納悶,它為什么在風中不飄不動嗎?啊,親愛的,那是貝爾曼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葉子掉落時,他畫在墻上的?!痹瓉硭呐笥烟K艾把瓊珊的心思告訴了這位畫家。為了不讓瓊珊絕望,在那個風雨之夜,常春藤的葉子凋落之后,貝爾曼冒雨畫了一片葉子,為瓊珊鼓起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老畫家自己卻因在風雨中著涼,感染了肺炎,不幸去世。
我們熟悉的歐?亨利的另一篇文章《麥琪的禮物》,講的是一對窮夫婦杰姆和他的太太德拉,在平安夜里想要送對方圣誕禮物。德拉把自己一頭金黃色的頭發(fā)賣掉,買了一條白金表鏈;她的丈夫把祖?zhèn)鞯慕鸨碣u掉,給太太買了一套漂亮的發(fā)卡。這是個幸福的悲劇結尾。得到表鏈的丈夫沒有了表,得到發(fā)卡的妻子沒有了長發(fā)。他們雖然失去了心愛的東西,卻得到了最珍貴的禮物——真誠的愛。
歐?亨利的小說經常在結尾抖一個閃光的包袱,在出人意料中達到感人的效果。這些包袱設得很巧妙,有點人為痕跡,可畫龍點睛的功效很強,結尾總能推出一個境界,讓人眼睛一亮。
這樣看來,所謂“畫龍點睛”,大概可以包含這些意思:
像《我的叔叔于勒》那樣,結尾與開頭照應,像漢堡包,把故事夾在中間,首尾呼應,主題不點自明。上次我們講文章開頭時講過沈從文的《蕭蕭》,它開頭從當地娶媳婦的風俗講起,結尾是蕭蕭在哄孩子。她對孩子說:“看,花轎來了??矗履镒哟┗ㄒ?,好體面!……明天長大了,我們討個女學生媳婦!”在娶媳婦上開頭,又在娶媳婦上收尾,前后呼應,透出了更多的意味。
像《凡卡》這樣的結尾,是給讀者留出咂摸、想象的空間。結尾不是故事的結束。結尾后面,凡卡的故事還在讀者的想象中繼續(xù)。上次我們講到的《孔乙己》也是這樣。文章結尾,小伙計看著黑板上的賬說,孔乙己還欠幾文酒錢呢。后來老不見人來,就把黑板上的賬給擦掉了。這個結尾沒交代孔乙己的下落,它把孔乙己以后的遭遇留給讀者去想,這比交代清楚更能牽動我們的心。
像歐?亨利那樣在結尾推出一個境界,給人啟迪,也是寫作常用的手法。莫泊桑的《項鏈》做得比歐?亨利更自然。一個小職員的妻子為了參加聚會,借了朋友的鉆石項鏈,在晚會上弄丟了。為了買一條同樣的項鏈還給朋友,一家人受盡辛苦,還了整整十年債。十年之后碰到那位朋友,當她向她說明真相時,這位朋友驚訝地說:“哎喲!我可憐的瑪蒂爾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頂多也就值五百法郎!……”這個結尾震撼了讀者。為了一個晚會,為了一串假項鏈,她和丈夫幾乎受了半生罪。我們會想象瑪蒂爾德聽到這話時的表情和心情,久久地沉浸在憂傷、嘆息里。
精彩的結尾能使文章生輝,寫結尾要多用些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