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庸
梁羽生兄曾在隨筆中談到印度的兩大史詩,這兩部史詩累積了長期以來無數(shù)人的智慧,當(dāng)然是珍貴無比的神話與文學(xué)。但除此之外,印度還有許多篇幅相當(dāng)長的神話,許地山先生所譯的《二十夜問》,就是其中之一,這書又名《紅顏月》,意思是說一個美麗少女的臉慢慢緋紅,表示她逐漸動情。故事簡單說來是這樣:有一個英俊勇敢的國王名叫日愛,最厭惡女人,但有一次見到了一張女人的畫像,就神魂顛倒地著了迷。這女人名叫媚娘,美麗無比,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向她求婚。她有一個條件,要求婚者在二十一夜之內(nèi),每夜向她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她回答不出,就嫁給他。所有的人都失敗了,日愛王在十九個夜晚之中,提出的十九個難題都被她輕易地回答。媚娘簡直是智慧的化身,任何難題都難不倒她。日愛苦惱之極,突然靈機(jī)一動,想到了一個她絕對回答不出的問題,媚娘就嫁給他了。你想得到這問題嗎?
原來問題是這樣:“從前有一個王愛上一個王女。那王女有約,誰能出一個使她不能回答的問題,便嫁給他?,F(xiàn)在請告訴我,他應(yīng)當(dāng)向她發(fā)什么問題呢?”
全世界所有的問題中,只有這個問題才是她不能回答的。那美麗的少女愉快地表示答不出,并且說:“其實,你想不到這問題也沒關(guān)系,到了明晚最后一晚,你就是問我的名字叫什么,我也會假裝回答不出?!币驗樗缫褠壑病?/p>
填字游戲所以這樣風(fēng)行,我想這與人們愛好猜謎有關(guān)。在派對里、在團(tuán)體旅行與游戲的時候,我們常常提出些有趣的小問題來考問朋友,如:“盤里有二十個蘋果,分給二十個人,一個人一個,結(jié)果盤里還有一個蘋果,怎么辦?”“因為第二十個人連盤一起拿去了?!?/p>
“兩個人進(jìn)來,一大一小,旁人問小的:這是你爸爸么?小的說是。又問大的:這是你兒子么?大的說不是。為什么?”“因為這是他的女兒?!?/p>
我國的謎語千變?nèi)f化,在農(nóng)村中流行的有許多閃爍著很燦爛的智慧的光芒。有一種體裁是“流水謎”,猜了一個又一個,有些是押韻的對唱,形式很是活潑新鮮。我曾學(xué)習(xí)這種民歌式的體裁,替影片《小鴿子姑娘》寫了一個“猜謎歌”,在一連串出題、猜謎、反出題的進(jìn)程中,同時透露內(nèi)心的愛情。這次為勞校的義演中,長城歌詠團(tuán)曾練了想表演,后來因為時間局促,練習(xí)時間不夠,沒有演出。即將上演的影片《鸞鳳和鳴》中,也有一個猜謎歌,那是石慧洗澡時唱的。該片的編導(dǎo)袁仰安先生和我談起這個歌時,說因為是在洗澡時唱,決不可有絲毫“香艷”,我一時動不出腦筋,后來忽然想到小時候姑母給我猜的一個謎語:“什么東西越洗越臟?”答案是:“水”。于是再加了兩段,分別是越揩越濕的毛巾和越洗越小的肥皂,再加上一點點犧牲自己使別人美好的意義。歌作得并不好,意思倒似乎還不錯,因為“越洗越臟”這個巧妙的意念,不知是多少年前哪一個地方哪一位聰明的人想出來的。
我國有許許多多好的謎語,例子舉不勝舉。且看下面這一首曲子:“燈兒下金錢卜落,這苦心———誰知道?到春來人日俱拋,欲罷何日能了?吾心正焦,有口向誰告?好相交,有上梢來沒下梢。既皂白難留,少不得中間分一刀!從今休把仇人靠;千思萬想,不如撇去了好!”這似乎是一首怨念情人的小曲,哪知中間包藏著從一到十的十個數(shù)目字。歐美人用拼音文字,字謎就遠(yuǎn)不如我國的巧妙,英文中的字謎大抵在“同音”與“雙義”兩點上著眼。前者如“王老五為什么總是對的?答:因為他始終找不到小姐(never miss taken,音同never mistaken,從來不錯)(注:好像應(yīng)該是從不犯錯的意思吧,這是指音同的短語意思)?!焙笳呷纭奥蓭煘槭裁慈缤哪绝B?答:因為他們的Bill都很長(Bill既有賬單的意思,也有鳥嘴的意思)?!边€有一個開律師玩笑的謎語:“為什么律師像失眠者?答:因為他們都是這邊lie一下,翻過來那邊又lie一下(在英文中,lie這字既是睡臥,又是說謊)?!?/p>
還有一種英文謎語是講字形的,如:英文中最長的字是什么?答:Smiles,因為頭尾兩個字母之間,竟有一Mile(哩)(注:英里相當(dāng)于一千六百零九米);在爭辯中,S這字母為什么極為危險?因為它能把語音(Word)變成刀劍(Sword);排列字母時,為什么B要在C之前?因為一個人要先“存在”(Be),才能“看見”(See)等等。
比起中國字謎來,這種謎語實在太淺了。杜甫有一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以這句詩作謎面打一個字,答案是“曰”。因為在六朝時,東晉之后是宋齊梁陳,齊梁的皇帝都姓蕭,蕭蕭之下是陳,陳再無邊和落“木”,變成一個“曰”字。這種謎語,真是有點匪夷所思了。
(選自《金庸散文集》/金庸 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