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微軟(中國)“攜手助學”項目計劃的安排,我們貴州四名教師有幸參加2006年12月13日在華中師大舉辦的“省級中級培訓者研修班”。在培訓班上,我們領略到了微軟培訓老師的高超技術和卓越的授課水平。
我們四人分別來自貴州師范大學和貴州教師教育學校,各自承擔學歷培訓和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工作。由于我們在省里負責全省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而我省上一輪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重點之一就是信息技術基礎,對于Office自認為還算比較熟悉,再加上我們全都參加過英特爾未來教育主講教師的培訓,故而在來之前,對微軟現在還在搞Office培訓能有什么新東西抱著懷疑態(tài)度。聽了課后,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在知識和技術水平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同其他省份的同行們相比,我們的業(yè)務水平也處于落后狀態(tài),需要我們回去花很大氣力去迎頭趕上。
近十年來,我省對教育的投入已經超過解放以來前五十年投入的總和。到2005年年底,我省農村遠程教育的硬件配置已經完成,全省村級以上學校都具有了衛(wèi)星電視接收設備,鄉(xiāng)級初中全部安裝了計算機網絡教室,讓中小學教師接觸信息技術手段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但是,如何能快速掌握好、運用好這些設備成了當前突出的矛盾。
2001年,我省進行信息技術省級培訓時進行過一次統(tǒng)計,全省88個縣中有近1/4沒有計算機網絡教室;各縣派出參加培訓的骨干教師中,有近1/3沒有接觸過計算機。2006年8月,我省進行了新一輪教育技術培訓。據統(tǒng)計,在參加培訓的各地、縣信息技術骨干教師中(每縣1人),有近一半不是本專業(yè)畢業(yè);各縣農村學校的信息技術骨干教師中,基本上都不是學計算機專業(yè)的,專業(yè)技術相對較低,網絡管理技術幾近空白。在省教育廳組織的各項檢查中,都反映到配備給各校的圖書、教具、設備有效利用率非常低,許多設備長期處于封存狀態(tài),只有當各級領導來檢查時才打開,這個局面急需得到改進。
參加了“攜手助學”項目培訓后,我萌生了一個念頭:我們在高校和省級培訓機構工作的同志,也極難得到一次像微軟的這種高水平培訓,各地區(qū)、各縣的教師就更難見到了。這次培訓的兩項內容中,網絡管理是我們四個教師的軟肋,我們大家都沒有當過網管,網絡管理知識和技術相當貧乏,這次參加培訓基本上是吃夾生飯。希望微軟公司能夠提供技術力量,支持我們的下一步省級培訓,或者派技術人員對我們再進行一次全程培訓,讓我們吃透教材,熟悉網絡管理。對于Office部分,我們各位老師相對熟悉一些,掌握也就要容易一些。馬力老師的高超技術和授課技巧,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了Office還能這樣玩,要掌握一門知識和工具,一定要花一番工夫、下一番力氣。
本次微軟培訓提供的知識和技術,是我們歷次參加培訓中最有用和最有效率的。我真誠希望能完全掌握,能讓我們的二級培訓、三級培訓也能這樣做,讓全省基層學校的教師們也能這樣掌握計算機技術,讓技術能真正起到輔助教學、推動教學改革、促進教學發(fā)展的作用。這樣的培訓來得太晚了點,微軟公司如果能早幾年走這一步棋該多好,真是感覺相見恨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