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96歲的李淑芬老人都會準時坐到“辦公桌”前。從拿起剪刀的那一刻開始,李奶奶的一天就開始了。這樣的狀態(tài),老人已經保持了6年,并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審視剪紙作品,提高技藝和作品的思想性乃至檔次。老人93歲那年,在朝陽文化館舉辦首屆個人民間剪紙作品展,如今,96歲高齡的她還出版了《李淑芬剪紙集》。
6年前,李奶奶從電視上看到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就許下諾言: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時,要送奧運參賽國每一個代表團一套中國剪紙。讓每一個來到北京的外國朋友了解悠久的中國民間文化。為此,李奶奶6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如今,李奶奶已經剪成了6000多幅精美、風格各異的剪紙作品,并編輯成200多冊。
看李淑芬老人剪紙絕對是一種享受,紅嶄嶄的紙片在她手里上下翻飛,像一只驕傲的蝴蝶。而老人則靜靜地坐在窗前,花白的頭發(fā)整齊地抿在腦后,并不用戴花鏡,一絲不茍地端詳著手里的紅紙,認真地下剪。桌上的香水百合安靜地散發(fā)著幽香,窗簾被初夏的微風輕輕吹起,把香味四散在屋子的每一個角落。
不多時,老人手下就緩緩呈現(xiàn)出一片流云,一抹云鬢,一張清秀或剛毅的臉,慢慢的一個栩栩如生的人像就矗立紙上??催^李淑芬老人剪紙的人無不驚嘆,這樣生動的形象就這么自如流暢地出自這位將近百歲的老人之手。
剪紙傳情
90歲那年,為教育事業(yè)忙碌了一輩子的李淑芬老人光榮退休了。但是老人閑不住,想起兒時喜歡過的剪紙,又重新摸了起來。最初,老人多是剪一些花花草草等簡單的玩意兒,時間長了,老人的技巧不斷提高,作品的內容也更靈活多變。李淑芬老人說:“我在剪紙當中一邊剪一邊想,我的剪紙能為國家做點什么,恰好十六大召開,我就剪‘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我在剪的時候還想到老夫子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思想?!?br/> 老人家身體硬朗,眼睛明亮,舉止得體。李淑芬老人不僅通過剪紙傳達對國家、對世界的愛,這份摯愛將會通過剪紙冊在家人當中流傳下去。李淑芬老人有6個事業(yè)有成的子女,從2003年開始,老人有了新鮮創(chuàng)意:每年送給6個子女一人一本剪紙冊,剪紙冊封面上寫有家訓:“求真務實,愛滿天下”。當剪紙冊鄭重送給每個孩子時,孩子們都為有這樣的母親感到自豪。李淑芬的女兒說:“媽媽從來沒有心情低落的時候,她的一生總是積極向上,我們遇到苦難的時候,總是想到我們的媽媽,想到媽媽能夠克服那么多的困難,想到她一生的坎坷?!?br/> 當得知北京申奧成功之后,李淑芬老人立刻想到要把自己的愛好和奧運聯(lián)系起來。她把自己的剪紙作品編輯成集,希望把這些作品送給來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各國代表團。
???有了目標,老人開始行動。這次,老人把奧運形象與中國傳統(tǒng)的剪紙圖案結合在一起,精心設計成剪紙作品。從那時起,李老就開始了自己的奧運志愿行動。隨著奧運視覺形象的不斷發(fā)布,李老的剪紙內容也不斷增加:既有福娃,也有印章、火炬等。她說,希望通過剪紙向世界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為了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奧運愿望,李淑芬老人把這些剪紙二十張為一組裝訂成冊,第一份禮物很快就做好了。?
???“我看報紙了,上頭寫的,196個國家,我剪它200。”老人一算,一本就是20幅,一個月才能出5本,1年呢?就是60本,四六二十四,4年不就出來了嘛。“我這么一算,2008年富富有余,所以我就下了決心,有計劃地剪?!本瓦@樣,老人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計劃。八點開始剪,不能老剪,還得注意健康,不能把眼睛累壞了,中間得做操,老人給自己編了一套操,做完了操得半個小時,休息好了,再坐下剪。除了過年過節(jié),家里來了人什么的,從申奧成功一直到現(xiàn)在,每天的日程都是這樣子。6年的時間里,李老在家里每天志愿“工作”8個小時,來實現(xiàn)她的諾言。李老告訴筆者:“我每天8點‘上班’,沒有人監(jiān)督,全靠自覺,中間休息休息,然后,再接著干活兒?!惫ぷ髋_上擺滿了剪好的剪紙作品和半成品。
現(xiàn)在,李淑芬老人的剪紙禮物數量早已超出了自己的規(guī)定,不過,她還堅持著,“我多剪出來幾本,萬一到時還有外國朋友喜歡呢?”老人像個小孩子似的得意地笑了笑。由于這次是讓外國人了解我們的文化,老人特意選擇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人物和文學名著里的主人公,既有“唐宋八大家”,也有屈原、孔子。而讓她最為上心的,是《紅樓夢》里的人物。為了剪出心中的人物形象,剪之前,老人認認真真地讀了幾遍《紅樓夢》,在120回的章節(jié)里精心選擇了20個場景,將人物與故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最終,“寶玉焚詩”等20幅剪紙,貫穿了《紅樓夢》中的經典情節(jié),也成為老人禮物的亮點。
老人剪紙時,可不僅僅是把剪紙當成一項工作去完成,而是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情感也深深融入到作品當中去。剪寶玉焚詩時,老人想象著寶玉當時的心情,剪下的寶玉便流露出憂愁不能自已的苦痛情緒。每次給大家講這些作品時,老人的表情也是隨著人物的喜悅而喜悅,隨著人物的悲傷??梢哉f,李淑芬老人的剪紙發(fā)于心,表于情,每幅都飽浸著老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滿腔真摯之情。
不過,剪紙并不是老人為奧運所做的全部。按照老人的設想,如果有當面贈送剪紙作品的機會,她就要用英語和外國運動員直接交流?!爱敃r還想這么個問題,我剪了他要不要?我要會說外國話呢?見了外國人跟他們一說不是也行嗎,另外,我要給他們,他們也會問我啊,他們問我什么我也不會說,我也不懂?。繉W英語?!睂⒍Y物順利地送給外國人,成了老人最初學習英語的動力。
于是,李淑芬老人每天早上五點半來鐘起來,起來完了以后,6點聽張道真英語,自學英語。而且,只要有機會,李奶奶就認真地練習英語口語,這一習慣她一直保持到今天。2006年11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同志特地來到老人家中。老人已經能用英語與劉淇拉家常、話奧運了。
克服困難的精神去生活
老人剪紙滿6年了,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講,6年時間足夠一項技藝的純熟,然而對于一個摸到剪刀時已經90歲的人來講,這可不是輕而易舉的。李淑芬老人也是一樣,剪子在她手下就是不聽話,但是老人不氣餒,不放棄,堅持一點點地描畫,一刀刀地剪,終于達到了讓大家嘆服的水平。
面對驚訝的眼光,李淑芬老人從容地笑了,其實她的一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李淑芬老人生于山東蓬萊,8歲時,為生活所迫做了童工,踩著板凳一天干12個小時。然而天資聰慧的李淑芬向往著課堂和書本,于是,每天干完12個小時的活,又趕到著名學者陶行知開辦的平民夜校去聽課。不論寒冬酷暑,從不間斷。3年之后,她這個旁聽生竟然可以替老師代課了。然而,還是因為貧困,這樣的學習她也沒能堅持下來,但是,陶行知先生惠澤天下的教育理念深深植入李淑芬的心中。
出嫁后,在夫家,李淑芬又幾經周折沖破封建禮教,最終考入北京輔仁大學教育系,斗爭到受教育的權利。1942年畢業(yè)于北京輔仁大學教育系,她仰慕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為人,像陶先生那樣立志鄉(xiāng)村教育,讓受苦的孩子有讀書的機會。解放前,她就創(chuàng)辦了輔仁附小(今西城區(qū)劉海胡同小學前身)和堅志私立女子職業(yè)學校(坐落在什剎海旁邊)。建國后她又擔任朝陽區(qū)文化館第一任館長,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文化館人。改革開放后,李淑芬老人以70歲高齡創(chuàng)辦了行知職業(yè)學校,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材。直到90歲,老人才光榮退休。
聽說老人為外國體育代表團送剪紙想法,許多人表示支持和理解,當然,也有人表示懷疑,“把中國剪紙送給奧運國外代表團,這靠譜嗎?”李淑芬則回答說:“宣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每個老百姓都能做到,做人要多想別人,少想自己;別人高興,自己也高興。年輕的志愿者要多問,我為奧運貢獻了什么?只要每個志愿者都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咱的奧運會就一定能辦好!”目前,老人的作品已經被選為奧運國家禮品,老人的心愿正在變成現(xiàn)實。
“國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每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歷經96年的風風雨雨,雖然每一步都充滿艱難與阻礙,李淑芬老人一直尊奉這樣的信條。而今,她把對國家和人民的感情融入到剪紙之中,“老馬奔騰賽旭日、昂首揮鬢自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