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迎面撲來的風都是濕漉漉的,再加工作上千頭萬緒,更增添了心頭的幾分煩惱。每逢這種狀況,自己都會通過看書來加以調節(jié),于是隨便從書櫥中拿起一本《南懷瑾論人生》,讀了起來。讀著讀著便覺得從整個身體升起一股沁人心脾的涼意,情緒忽然好起來。尤其是其中一段小故事,頗感受益。
南懷瑾有兩個好朋友都是將軍,有一次,其中的一位將軍對南懷瑾說,他真想在殯儀館附近找幢房子。南懷瑾問他什么意思,他說理由有二,一是老朋友一個個凋零,自己經常要跑殯儀館奔喪,這樣會方便些;第二,當有一天,自己行將就木的時候,走過去也方便。
另一位將軍在幾年前,遇到南懷瑾則抱怨說,今年真倒霉,大正月里,他坐三輪車去為一個突然故去的朋友吊喪,到了殯儀館門口,他下車付了車錢,那個三輪車夫問道:“先生,您還回不回去?”這可把將軍氣得不得了,大罵車夫“你才不回去!”
為這事,將軍一直耿耿于懷,一種不詳的陰影揮之不去,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不料幾個月后,這位將軍真到那里不再回去了。這個故事并非巧合,它揭示了人的兩種不同心態(tài)。應該說心態(tài)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心態(tài)不僅影響人的健康、家庭生活、社會交往,也影響人的工作能力乃至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在任何組織中,心態(tài)管理都是一切管理的基礎,這也應該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無論我們要推行某種管理模式,還是要進行企業(yè)改革,首要工作是要調整好管理者和員工的心態(tài),使員工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使管理者對企業(yè)發(fā)展與變革過程中的艱難,樂而承之。否則,在工作中就難以發(fā)揮自己的所有潛能,我們的制度、改革方案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只是用來掛在墻上而已!
記得幾年前就有專家提出,過去的管理靠體力,今天的管理靠智力,明天的管理靠心力,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必須注重心態(tài)管理的時代了。那么如何進行心態(tài)管理,如何讓員工心悅誠服,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工作呢?
作為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在心態(tài)管理方面為領導者多一些出謀劃策,讓員工以一種飽滿熱情的精神狀態(tài)去面對組織的發(fā)展與變革,面對職場上的壓力。這也許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永遠說不完、探討不盡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