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弘
“你看你,一無是處,將來怎么辦?”
“誰說我一無是處,我下棋下得很好。”
“下棋好管什么用,將來能靠這個吃飯嗎?”
如果你發(fā)現(xiàn)類似的對話也存在于自己和孩子之間,那你對孩子便存在著不信任。有一個現(xiàn)象很奇怪,每當(dāng)孩子在拼命證明自己能行時,父母就異常氣憤,仿佛孩子昂起的頭嚴(yán)重侵犯了他們。他們有一個殺手锏:“你行?你行學(xué)習(xí)成績怎么一塌糊涂?”此話一出,那個硬撐著的孩子便像斷了線的風(fēng)箏,神情萎靡。
父母心滿意足,似乎這一回合取得了勝利。
殊不知,他們正在竭力破壞著孩子那點僅存的自信,事后還要怪罪孩子對什么都不上進,缺乏進取心。
冤枉??!
這是第一種要剔除的不信任心態(tài)。
“你們家孩子怎么樣???”
“不提他,提起他就一肚子火?!?/p>
“怎么了?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家孩子讓我省心不少,這不,期中考試,他又考了雙百,我正想著怎么獎勵他呢!”
你的同事正沉浸在幸福中,而你,此刻心里卻不是滋味,想著兒子那六十分的試卷,暗自嘆息兒子的不爭氣,脾氣暴躁的父母會把怒氣發(fā)泄到孩子身上——打。
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比,是不信任孩子的第二種表現(xiàn),當(dāng)然,不是不能比,而是怎么比,但若把這些對比深藏在心,并付諸行動,那就過分了。
“你們做父母的也該盡點心,全班這么多人,我該管哪一個?”
“是啊,是啊。”
那老師氣咻咻的,而你此刻也惱火不已,但沒辦法,表面上還要表現(xiàn)得恭敬無比,但內(nèi)心里早已遷怒于站在你旁邊的那個你“內(nèi)心永遠(yuǎn)的痛”了。
孩子挨老師的訓(xùn),往往會激起父母對孩子的第三種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更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覺得孩子讓自己失去了面子。
孩子把試卷拿給你簽字,不用看,不會超過70分。
孩子害怕的神情也讓你感到一些無奈,自從接觸賞識教育后,你就下定決心不再打罵孩子,可是到底該怎么辦呢?
你眉頭緊縮的樣子也鎖住了孩子的心,他甚至希望你像以前一樣發(fā)怒打他一頓,相比之下,他更害怕你眼里絕望的神情。
這是對孩子的第四種不信任,且殺傷力最強。
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
一個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只要父母信任他,他仍然可以頂天立地于天地間;一個孩子,若天下所有的人都看得起他,而他的父母卻看不起他,那他是脆弱的,易碎的。
給孩子信心的支點,還父母自豪的世界。
(趙永躍摘自《換種方式做父母》)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