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鵬
舊北京是一座消費的城市。元代,北京的商業(yè)區(qū)集中在西四、東單、鼓樓和前門大街,出現(xiàn)了許多各具特色的老字號。明清以后,北京城里的店鋪逐漸增多,一些老店鋪的經營形式和現(xiàn)在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干果店上世紀初,北京經營干鮮水果的老字號有220余家,其中,大柵欄煤市街上的聚順和記干果老店裝飾華美,生意興隆。據(jù)聚順和記干果老店后人講:該店曾經獲得過巴拿馬金獎,經營的果品十分暢銷。
沽衣店過去北京經濟落后,居民生活水平不高,有不少人喜歡到沽衣店或沽衣攤上去買舊衣裳。在大柵欄煤市街上的聚順和記干果老店對面,有一家永昌號沽衣店,出售布衣、布褲、綢緞、細毛皮貨制品,定做新式便衣、禮服、罩裝等。
珠寶玉器行前門外廊坊二條和珠寶市過去是北京有名的經營珠寶、玉器的地方。這里的店鋪以接待零散顧客為主。老北京經營珠寶玉器的地方還有琉璃廠火神廟里的瑞寶玉器市和崇文門外東邊的青山居珠寶玉器市。
糧食行民國初年,北京的糧行分糧棧、陸陳行、米莊、米面行四大行。糧棧備有客房供販糧商人居住,備有糧倉代客人儲存糧食,并代客人買賣糧食。陸陳行經營的是玉米、小米、糜子米、黃米、高粱、青豆、黃豆、小豆、綠豆、蠶豆、芝麻、小麥、蕎麥等雜糧。米莊經營的是江南運來的大米。米面行經營的既有大米、面粉、雜糧,又有油、鹽、雜貨等。
書鋪琉璃廠的書鋪自清代乾嘉朝以來,興衰代謝換了幾百家。過去書鋪以路南的為多,又以東琉璃廠為多。由東門過來,遠及火神廟、海王村公園、小沙土園胡同中,每兩三家門面,便有一二家書鋪,外面看,每個書鋪只是一兩間或兩三間,實際上進門后里面的面積有六間大,相當寬敞。鋪中四周都是書架,上面排滿了各種線裝書,書套一頭都夾有一張白紙,寫明書名、作者、年代、版式。
老煙莊煙莊經營煙葉、煙絲、煙末和吸煙工具。辛亥革命后卷煙傳入我國,由于是機器生產,價格便宜且吸食方便,故很快在煙民中流行開來。煙莊、煙亭和挎籃子或玻璃盒子沿街叫賣的小販都賣煙卷。
中藥鋪老北京的中藥鋪最著名的老字號有同仁堂、鶴年堂、萬全堂、永安堂、德壽堂等。中藥鋪內靠墻是由小抽屜組成的貨架,抽屜上寫有中藥的名稱,這一格局沿用至今。一般設有坐堂老中醫(yī),為病人把脈開藥。由于一些中藥材品種非常貴重,藥鋪還備了天平。
瓷器鋪清光緒年間,瓷器口街有兩家瓷器店,買賣興隆。后來在這條街上陸續(xù)開了很多瓷器鋪,街道兩旁還有瓷器攤,成為名符其實的瓷器口。
土產店和百貨店土產店經營日用雜貨,如鍋、碗、瓢、盆、笸籮、簸箕和雞毛撣子等。在一些街道還有規(guī)模大小不同的百貨店,經營針頭線腦等日用百貨。
作者單位: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