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世界上現(xiàn)有2000多個民族。各民族中的人口數(shù)量相差懸殊,多的達1億以上,少的只有幾十人。其中超過1億以上人口的民族有7個,即漢族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日本人和巴西人。1億以下的有60個,100萬至1000萬的有202個,10萬至100萬的有92個。亞洲的民族總數(shù)在1000個以上,約占世界民族總數(shù)的一半;歐洲的民族總數(shù)最少,約170個。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最多的國家是尼日利亞,256個;其次是印度尼西亞,150個;擁有50個以上民族的國家還有中國、印度、菲律賓。像韓國、朝鮮、日本、沙特阿拉伯那樣單一民族的國家僅有20個。
胡同的來歷
胡同一詞起源于元代,當時把6步寬、約9.3米長的道路叫胡同,12步寬的叫小街、24步寬的叫大街。明、清時期,道路寬度的規(guī)定已不那么嚴格,長于9.3米者也有稱作胡同的,但多數(shù)胡同都比較狹窄。從廣義上來看,今天存在的胡同,只是人車通道的名稱之一,與路、街、里、弄、巷、道等是同一概念,因地區(qū)、歷史、風俗習慣不同而有不同稱呼而已。不管胡同名稱的來源如何,胡同與水井卻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胡同作為人群居住的地方,必須有水源,這是前提條件。古代沒有自來水,靠江河湖泊水、井水甚至雨水做日常用水。北京雖有一些小河小塘,但古代民用水還是主要取諸水井。有水井的地方,才有胡同存在。北京的胡同名稱中,帶井字的有80多條,說明水井在胡同里的重要性不可小視。
飲茶簡史
早在西漢時,飲茶在我國已較普遍,并有了專門的茶葉市場。至唐代時,飲茶在我國已普及到民間,成為人們?nèi)粘I钪械牧曀?。至宋代時,以品為主的唐代煎茶發(fā)展成了“斗茶”,達到了更高的藝術性品茶的階段。以“斗茶”來比賽茶葉的質(zhì)量,比賽茶湯的色、香、味,比賽斗茶者的茶技、茶藝。元代時,開始用鮮葉放在鍋里蒸煮,以制成整片葉子的散茶,名日“蒸青散茶”。明代時,出現(xiàn)了和今天一樣的綠茶制法——炒青制法。茶葉的品飲法,也改煎飲為開水沖飲,成為喝茶史上的一大轉折,遂開千古茗飲之宗。至清代時,各地茶館林立。不論公事來往,還是私家應酬,都是以茶待客。瑞茶送客,已成為特定的禮節(jié)和排場。四川發(fā)現(xiàn)距今4000年歷史村落
四川新都區(qū)褚家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距今約4000年、占地萬余平方米的早期人類聚落遺址,從土層的分布來看,此地乃是一個長期定居的“村落”??脊艑<冶硎?,該遺址的發(fā)現(xiàn)印證了新都是古蜀國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通道,它串聯(lián)起三星堆和金沙文化,對于研究古蜀文明有著重要的意義。據(jù)介紹,“褚家村遺址”向北是三星堆遺址、往西南是金沙遺址,是古蜀國發(fā)展通道上的一個“中轉站”。除了大量器物外,該遺址的地層堆積保存完好??脊艑W家從第四層和第六層地層中發(fā)現(xiàn)了商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堆積,一個遺址涵蓋了商代和新石器時代兩個重要的先秦時期堆積,這實屬罕見??脊艑<以u價,“褚家村遺址”完整的土層結構,為研究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發(fā)展進程、構建成都平原地區(qū)史前史提供了新的線索。
老鼠為何叫“耗子”
把老鼠叫耗子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五代時戰(zhàn)爭頻繁,統(tǒng)治者生活又窮奢極欲,一切消耗都來自百姓,賦稅名目繁多而且稀奇古怪。據(jù)《舊五代史·食貨志》記載,賦稅除正項之外,還有許多附加稅,如農(nóng)家吃鹽要上鹽稅,釀酒要交“酗稅”,養(yǎng)蠶要上蠶稅。不僅如此,附加稅之外還有附加,名為“雀鼠耗”,每繳糧食一石,加耗兩斗。連絲、綿、綢、線、麻、皮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東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繳銀十兩加半兩。到后漢隱帝時,“雀鼠耗”由納糧一石加耗兩斗增到四斗。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又不敢抱怨皇帝,便將一肚子氣發(fā)泄到“雀鼠耗”的老鼠身上,譏罵老鼠是“耗子”,相傳至今。
國人焚香的歷史
中國人焚香的歷史,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煙祀”,這種祭制始于周文王。“煙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煙祭神,就是后世所謂“燒香”。漢武帝對中國香事的發(fā)展有重要貢獻。武帝為求長生,是神就敬,使香進入生活日用。就在這一時期,產(chǎn)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也傳入中國。于是香具也應運而生,中國第一個香爐也發(fā)明出來了,稱為“博山爐”。從此,香品與香爐相配,使中國的香事進入一個新階段,隋唐以后,“西(域)香”由“南(兩廣、海南)香”所取代。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的價格降低,為普及提供了物質(zhì)準備。另外,佛道二教從六朝以來大發(fā)展,兩教尚香,信徒眾多,至今焚香走向普及。
跨欄跑項目的由來
跨欄跑運動起源于英國。17至18世紀時,英國一些地區(qū)畜牧業(yè)相當發(fā)達,牧民們經(jīng)常需跨越畜欄,追趕逃跑的牲畜。節(jié)日里,一些喜愛熱鬧的年輕牧民還常常舉行跳越羊圈的游戲,他們把柵欄搬到平地上,設若干個高矮和羊圈相仿的障礙,看誰能跑在最前面,這就是跨欄賽的雛形。到18世紀末,這項活動正式成為體育運動項目。當時人們把它叫做障礙跑,屬于男子運動項目,設置的障礙物是一般的柵欄,后來出現(xiàn)了埋在地上的木欄架,再后來又改為像鋸木材用的支架。但跨越這種障礙物,不但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而且也妨礙跨欄跑技術的提高,因此跨欄跑在早期一直讓運動員們心存隱患。為此,1935年比賽中出現(xiàn)了“L”形欄架,欄板只要受4千克的沖撞力量,就會向前翻倒。“L”形結構較為合理和安全,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的定親習俗
在古代,男子16到30歲,女子14到20歲,是約定俗成的結婚年齡,不足或超過這個年齡限度結婚,都屬于非禮。特別是女子20歲以后還不出嫁,就是一個老處女了,會被人們認為“悖理”而受到歧視。封建禮教還規(guī)定女子有5種情況下不能定親:(一)“逆家子”,指那些行為不受家禮約束,不尊敬長輩的女子;(二)“亂家子”,指那些天性淫蕩,不守貞潔的女子;(三)直系親屬中有受過刑的女子,這類女子家門聲名狼藉,受人歧視;(四)直系親屬中有殘疾的女子,怕這類女子影響后代;(五)母親早亡,僅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的超過結婚年齡的女子,怕她們沒有從母親那里受過系統(tǒng)的訓練,不懂得為婦之道。(文章代碼:0827)
[文稿]李莉
[責任編輯]蒲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