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
筆者一向對引咎辭職問題比較感興趣,愿意借此提出一個建議:在出臺有關具體操作細則時,一定不要作出“責令引咎辭職”、“責成引咎辭職”之類的規(guī)定。
引咎辭職制度是否真能解決領導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問題呢?我們常見的情形是,某個官員因某起事故引咎辭職了,但干部級別和相關待遇一仍其舊,而且一年半載之后又高調復出異地為官,“能上不能下”并未有實質性變化。不但如此,有關方面還常常言之鑿鑿地說“責令某某深刻認識錯誤,引咎辭職”。如“遼寧省鐵嶺市委某日在西豐縣宣布,西豐縣委書記張志國因在‘進京拘傳記者事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被鐵嶺市委責令引咎辭職”;“農(nóng)行近日決定,在邯鄲分行特大盜庫案未查結前,對部分責任人先行采取組織措施,責令河北省分行行長瞿建耀引咎辭職”。言下之意,如果“責令引咎辭職”成功,說明有關方面對該官員進行了深刻的教育,該官員受到教育后主動引咎辭職,雙方該做的都做了,算是對公眾有一個“像樣”的交代了。
然而,事情并沒有這樣簡單。顧名思義,“引咎辭職”之“引咎”,是指官員主動把某起事故或某個事件中的過失歸到自己身上,主動表示要為此承擔責任。既然“引咎”是主觀行為,那么從邏輯上講,“引咎辭職”就不能是“責令”的產(chǎn)物,因為一旦有了上級的“責令”,辭職就成了迫于某種壓力的被動行為,而不再是官員主動“引咎”之后的自然選擇。換言之,“責令引咎辭職”要么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病句,要么是一種有悖常理的表演,千萬不得當真。
事實上,無論是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還是在《公務員法》中,都只有關于官員“引咎辭職”的規(guī)定,也有“責令辭職”的規(guī)定,卻并無“責令引咎辭職”的規(guī)定。這說明,《條例》和《公務員法》的制定者一定懂得,“引咎”是不能靠“責令”來實現(xiàn)的,如果官員在“責令”之下“引咎”,那不過是缺乏誠意的裝樣子走過場。好比兩個人打官司,原告說被告侵犯了他的名譽權,要求被告向他道歉。法院判原告勝訴,在判決書中要求被告向原告道歉,但法院絕不會要求被告向原告“真誠道歉”。因為法院知道,道歉是客觀行為,可以強制執(zhí)行(通常的做法是,法院以被告的名義寫一封道歉信刊登在報紙上,強制從被告賬戶上劃走廣告費),但“真誠道歉”是主觀行為,無法強制執(zhí)行。
既然“責令引咎辭職”是一個偽命題,為何有些地方還欣欣然樂此不疲呢?這只能解釋為,有關方面決定“責令引咎辭職”時,本身就是很不嚴肅的,因此對于被“責令”的官員是否有“引咎”表現(xiàn),是否對自己的過失有深刻認識,他們也并沒打算較真——反正只要官員辭了職,就算是對公眾有了個說法,而且遲早還得給他重新安排職位,所以該官員是否有“引咎”的誠意并不重要。有例子顯示,對自己當初在外部壓力之下提出辭職,有些官員是很有保留意見的。如果有關方面一定要“責令”一個有保留意見的官員引咎辭職,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一個官員辭職的時候,不必要求他一定要有多么深刻的認識,他能夠主動“引咎”固然不錯,不能主動“引咎”也沒關系,按規(guī)定責令其辭職或將其免職就是了。相較之下,一個官員因為某起事故辭職,在他復出之前,我們倒是有理由要求他拿出實際行動或具體證據(jù),證明他對自己此前的過失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深入的反省,對將來可能重新?lián)喂?、繼續(xù)為社會服務有了更誠懇的愿望和更切實的準備。只有在他消化了自己的保留意見,表示了真心悔過、重新開始的誠意之后,有關方面讓他東山再起復出任職,才稱得上是對他本人負責、對公眾負責的決定。
正如我們可以要求別人道歉,但不必要求“真誠道歉”,有關方面可以責令官員辭職,但不能“責令引咎辭職”。這不是矯情,也不是示弱,而是體現(xiàn)了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原載2008年5月14日《三晉都市報》本刊有刪節(jié)】
題圖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