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才
一提到“相”,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互相”。確實(shí),“相”有這個義項(xiàng),比如“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中的兩個“相”字。但如果一概而論,就錯了。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中有這么兩個句子:
(1)足下方溫經(jīng),猥不敢相煩。
(2)非子天機(jī)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wù)相邀?
這兩個“相”,一些同學(xué)不假思索就解作了“互相”,其實(shí)不正確。在這里,是動作偏指一方,可譯為“您”。所謂“猥不敢相煩”,意思就是“我不敢打擾您”;所謂“豈能以此不急之務(wù)相邀”,意思就是“(我)哪能以這樣一件不甚要緊的事邀請您呢”??磥恚跋唷敝v作動作偏指一方時,具有指代作用,一般是前置在動詞之前。
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3)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ㄖ芏鱽怼稙榻纤离y者題詞》)
(4)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中的“相”可譯作“我”,意思是煎我何急。想一想,如果譯為“互相”,那么周恩來的立場哪里去了?(4)中的兩個“相”都可譯作“我”,意思是兒童見到我卻不認(rèn)識我。(5)中的“相”也是譯作“我”,意思是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
其實(shí),“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的例子,在我們的日??谡Z中也存在。比如“實(shí)不相瞞”,“好言相勸”中的“相”,就都是“你”的意思。
明白了這些,我們閱讀文言文再遇到“相”字時就不會走極端,一律講作“互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