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珩
距離高考時日不多,對高三的同學來說,就是到了集十年之努力于一役的關鍵時刻,又好似百米沖刺到了最后幾米,在這最后的時刻,同學們應該樹立“我行,所以我能”的強烈自信,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始終飽滿,使自己的復習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
1.要學會微笑
笑是人內(nèi)心快樂的外部表現(xiàn),笑和人的信心體驗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進,自信使人充滿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滿信心,兩者相互促進。
2.運用積極自我暗示
不少同學在高考前受到消極暗示較多,不利于自信心的增強,建議在備考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運用自我暗示來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增強自己的信心,例如,在心中默念:我有實力,我有能力,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這類的語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強自己信心的作用。
3.不打疲勞戰(zhàn)
很多同學愛搞疲勞戰(zhàn)術(shù),學習時間很長,這樣易使自己精疲力竭,上課時則無精打采,這種疲勞煩躁的心情會使人信心減弱,而如果安排好作息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學習,既重視學習時間又重視學習效率,這樣就有一種生物節(jié)奏感與心理節(jié)奏感,就有利于增強信心。
4.高考目標要適當
同學們要根據(jù)自己高三以來的考試成績,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的學習實力,確定自己的高考目標,如果把高考目標定得過高就會難以達到,就會產(chǎn)生考試焦慮,影響考試發(fā)揮;如果把高考目標定得太低,也會影響自己潛能的發(fā)揮。
5.不要攀比
所謂高考成功就是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如一位同學學習實力在550分左右,高考考出550分左右就是成功,如果考出600分就是超常發(fā)揮,如果考出480分左右就是考試失敗了,而另外一位同學的學習實力在460分左右,他高考考出460分左右就是成功,不要與前一個同學的成績相比,因為大家的學習實力不一樣,因此不要相互攀比,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就意味著高考成功,攀比只能打擊自己的信心,挫傷自己的積極性。
6.多和同學、老師、家長交流
不少同學當高考信心不足的時候,把自己的心事憋在心里,越想越別扭,越想越失去信心,其實,這個時候主動與同學、老師、家長多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把自己內(nèi)心的苦衷傾訴出來就會得到心理上壓力的釋放,老師、同學、家長再給你一點安慰、鼓勵和支持,就有助于改變信心不足的狀態(tài)。
7.做做容易題
高考試卷中有30%是容易題,50%是中等題,20%是難題,對絕大部分同學來說占整個試卷30%的容易題都可以做出來,當自己缺乏信心的時候,不妨來做做容易題,這樣也會煥發(fā)起你的信心。
8.增強學習實力
信心是建立在學習實力基礎上的,只有有實力才會有信心,因此,在備考沖刺階段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建立知識的網(wǎng)絡體系,查漏補缺,確實把自己的學習實力增強一步,提高一步,這樣就有利于信心的增強。
(責任編輯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