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王國維談詩,“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語文教學也要有“入乎其內”的“緊貼”,“出乎其外”的“飛翔”。
首先是“入乎其內”的“緊貼”。語文教學應該“緊貼”什么歷來是廣大一線教師的困惑,有時是心中困惑,有時是心中“明了”,但一進課堂又“難得糊涂”了。其中自然有歷史原因、語文學科特點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語文教師本身對學科內涵理解的模糊。
反觀語文以外的其他學科所教所學的內容就是教學內容,掌握了教學內容也就掌握了這門學科。而語文學科卻不以文本內容為唯一的教學內容,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以教材的言語形式為基本教學內容,進行言語訓練,需要解決的是如何運用一定的言語形式去表達一定的言語內容,掌握內容是為學習如何運用言語形式服務的,因此需要立足于言語形式,按言語形式的學習來排列學習進程。①
換言之,其他學科重在教材“說什么”,語文學科則重在教材“怎么說”,讓學生從中學習如何具體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本領,培養(yǎng)讀寫聽說等語言能力。這是因為,語文教育本身就是從形式理解內容,進而把握形式的過程:形式-內容-形式。它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又在領會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語文教學應有的效果”。②
比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說什么”不是教學重點,“怎么說”才是教師要著力“緊貼”的教學內容。把言語形式當做教學內容,不妨先從課文題目入手,“北平”是指1928年—1949年期間的北京,老舍1936年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失去國都地位而改稱北平已經(jīng)8年了。那么,作者為什么要用這么一個簡單樸實的“想”字,不用其他字呢?可以讓學生用換字法,“寫”“憶”“愛”……這樣一換,學生就能明白“想”字既有“情感”,又有“距離感”,這時,教師補充“背景”:1936年日寇加緊入侵,北平淪落為岌岌可危的“邊塞”,當時老舍在山東大學任教,一個“想”字道盡了一個地道的北京人的背井離鄉(xiāng)之感。
有了這個“底子”,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研讀第一到第三段了,請學生找出最能表現(xiàn)一個地道的北京人在背井離鄉(xiāng)的情況下對“家”思念的句子。
這就自然引出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解讀的第一個句子:“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睘槭裁础跋搿眳s“說不出”?這牽涉到文本“說什么”,學生很快能找到原因有三條,分別在第一到第三段中:北平太大了,不知從何說起;情感太濃烈,不能輕易說出;性格厚道,無法像“詩人”一樣將愛唱出。
前兩條的歸納沒有異議,教師可以點一下老舍語言的“京味兒”:“單擺浮擱”“廿七歲”“積湊”……老舍為什么用那么多“方言”詞匯呢?語言是人類漂泊中的故鄉(xiāng),學生再一次體會到這個“想”字是有痛徹心肺的力量的。
關于作者為什么說“性格厚道,無法像‘詩人一樣將愛唱出”?作者有貶低“詩人”的意思嗎?這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有意味的“言語形式”了。教師應該充分考慮課堂的多種可能性:學生講不出來怎么辦?學生理解不準確怎么辦?答非所問怎么辦?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回歸“原點”、緊貼課文的“言語形式”:要解答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先理解“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的性格與脾氣”是什么?這個“我”不是一般人,而是一個北平人,北平是城,北平人謙和忍讓,學生是不難得出古城賜給我的“性格與脾氣”是厚道與大氣的結論的。
那么,老舍有諷刺詩人的意思嗎?肯定沒有。關鍵要說出理由,細讀文本,“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象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原來老舍不是諷刺詩人,是不愿像一般詩人那樣用“音樂與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愛。那么,老舍愿意用什么來表達自己對北平的情感呢?這個問題筆者沒有直接問,而是宕開一筆,讓學生“根據(jù)第三自然段的內容,用‘我不是……我是……說一段話”,在沉浸、感悟、運用中,學生自然領會到“我不是詩人……我是平民……”或者“我不是……我是杜鵑……”,這時再講亡國的杜宇“杜鵑啼血”的典故,講中國人千古未變的家國之思,講老舍愿意“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學生理解老舍“無法像‘詩人一樣將愛唱出”是因為作者要用生命啼出對北平的愛,就水到渠成了。
文本的解讀到這里,進入了主體部分:老舍“說不出”,到底還是“說”了,學生散讀第四段到第七段,先歸納作者“說”了什么?再思考作者說的這些特點看似普通,深意何在?
這就帶出文本中第二個重要的句子:“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笔裁词恰扒甯!??清閑安適之福。在搞清作者“貧寒”人的“清?!钡膶懽饕暯呛?,讓學生再次細讀第四段到第七段,尋找老舍寫了哪些“貧寒”人的“清福”?
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面向著積水潭,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象小兒安睡在搖籃里。
引導學生:寫了什么景,抒發(fā)了什么情?“景”是老舍27歲離開北平前記憶中的名勝古跡,特別要注意的是“小蝌蚪”“嫩蜻蜓”的描寫,詩情畫意,人與自然完全諧調,而“無所求也無所怕”是典型的皇城心態(tài)。這一段運用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心理上的清閑安適。
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幾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qū)不遠?!逼降暮锰幉辉谔幪幵O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圍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與西山呢!
“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不在……而在……”強調什么?強調“而在……”部分,讓學生先看“不在……”部分,作者說“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qū)不遠”,“空曠”的反義詞是什么?結合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內容請學生用“最擁擠的地方……”造句:“最擁擠的地方也能找到空閑”或者“最擁擠的地方也能找到自由”,這就得出北平布局的辯證法。這一段寫城市格局上的清閑安適。
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可是此地的“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愛呀。墻上的牽牛,墻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么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shù)是直接由城外擔來而送到家門口的。雨后,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著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省”——“招來”,“直接”——間接(“包著紙”),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能找出來就能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理解老舍在這一段中寫北平生活上的清閑安適。
北平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里面說,它沒有象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說,它緊連著園林,菜圃與農村。采菊東籬下,在這里,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大概把“南”字變個“西”或“北”,也沒有多少了不得的吧。
有了前文解讀的基礎,這一段就可讓學生自己解讀了,“沒有……緊連著……”“悠然見南山”,很容易就能得出北平給人精神上清閑安適的結論。
老舍最后決定“不再說了”。為什么?本文的第三個重點句子“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出現(xiàn)了。這一段的解讀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文本自主探究:“真想念”,情不能自抑,又與開頭照應;而“不再說了”表明,大敵當前,光“說”無用。作者情郁于中,不能釋懷,而又有所希冀、有所企望便躍然紙上了。
一根主線,三個句子,串起了《想北平》的主要教學內容,這是“緊貼文本”。
然而,一個文本,特別是老舍先生《想北平》這樣的優(yōu)秀文本,總會有許多“空白”和未確定性,使解讀者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文本的全部內涵,這就形成了文本與讀者之間的張力。一次成功的閱讀,正是這種張力被逐漸減弱或暫時消除的過程。
“出乎其外”的“飛翔”,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和文本之間產生新的閱讀張力,激發(fā)學生新的填補“空白”的興趣。
在下課前,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作業(yè):
在老舍去世30年后,有人問舒乙,能不能用幾句簡短的話把老舍先生的特質說出來,舒乙說:老舍不是魯迅,不是郭沫若,不是巴金,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滿族人;他是窮人;他有10年在國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
今天,我們著重從“北京人”“窮人”的角度解讀了老舍的《想北平》,如果請你從其他角度解讀,你有興趣嗎?
文本的解讀沒有止境,課堂里教師的引導也僅僅是“拐杖”,“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課堂“緊貼文本”,其實是給學生課外“飛翔”的翅膀。
①王尚文《語言 言語 言語形式》,《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1
②王松泉《論語文教育中的四大關系》,《語文教學與研究》1999.3
(上海市建平中學 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