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娥
在一次教師培訓時,主講教師給每個接受培訓的教師發(fā)了一個裝著各種種子的盤子,盤子里有比較常見的玉米、豆子等,也有平時大家都很難見到的,還有一些是從來沒見過的。主講教師先讓大家觀察這些種子,然后說說怎么播種這些種子,再說說這些種子長出幼苗之后,該怎樣去培植。被培訓的教師都感到有點奇怪:盤子里的種子大多數(shù)都是不認識的,我們哪里知道怎么播種、怎么培育它們呢?看著大家疑惑的表情,培訓教師笑了:“是呀,我們不認識那些種子,就不知道怎樣播種和培育。如果我們想當然地把這些種子種下去,很可能會在我們希望長出橘子樹的地方長出蘋果樹來;而如果你用種橘子的方式去種蘋果,那棵蘋果樹上不但長不出橘子,連好的蘋果也長不出來?!迸嘤栒咄ㄟ^這樣的方式告訴被培訓者,我們面對的學生就像眼前的種子,他們都是不一樣的。他們來到我們面前時,我們不知道他的內(nèi)心世界,就像我們不知道面前是橘子的種子還是蘋果的種子。我們要想幫助他們成長、成才,一定要首先了解這些孩子,懂得他是什么樣的,然后選擇合適的方法教育他、幫助他。教師這樣做,才算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熟知的詞匯,在任何一個教師面前提起這個詞,都會有“老生常談”之嫌。但是,我們真的做到因材施教了嗎?比如,你要準備一節(jié)公開課,在備課過程中,你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才能“出彩”,還是學生到底能通過這一課學到什么?如果你考慮最多的是學生通過這一課能學到什么,那么你側重考慮的是自己的教法還是學生的學法?如果你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法,那么你的教學是讓學生讀懂教材上的知識,還是讓學生讀懂你的教學?如果你想讓學生讀懂教材上的知識,你有沒有想過通過這些知識讓他們受到哪些知識之外的教育?如果上面的問題你都處理得很好,那么,你是讓每一個學生,至少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學到了他應該學到也能夠?qū)W到的內(nèi)容了嗎?
“因材施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要做到真的不容易?!?/p>
(作者單位: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