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小學的學生學業(yè)評價改革已經(jīng)走過五年。五年來的風風雨雨,讓我們感受到改革的艱辛與壓力,也嘗到了評價改革的成果。
一、筆試和口試相結合
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發(fā)展學生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和評價應雙管齊下,不能以偏概全,改變單以筆試來片面地評價學生的語文學業(yè)水平的現(xiàn)象,而應采用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原則。
口試旨在測試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們采取的方法可分為兩類:聽、說綜合測驗法和聽、說分項測驗法。
聽是一個人對語言的吸收,說是一個人對語言的運用。一個人的聽、說能力很難截然分開。以此為依據(jù),將學生的聽說能力結合在一起考查的方法就是聽、說綜合測驗法。
1.復述法
通過學生能否將聽到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從而考查其聽、說能力的測驗方法。這種方法側重于考查學生的聽記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可采用復述句子、復述一段話、轉述內(nèi)容、續(xù)講、擴講、概括等形式進行。
2.問答法
要求學生根據(jù)所聽到的內(nèi)容回答問題,以考查學生聽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以及迅速提取信息,組織語言應答的能力。對低年級的學生可提出貼近生活、淺顯易懂的問題;而中高年級學生,則可選取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材料,聽后要求其抓住要點,概括地回答所提的問題。
3.辨析法
要求學生邊聽材料邊分析,從而說出自己判斷的方法。該方法主要考查學生有否敏銳的聽力和判斷力??勺寣W生通過辨音、辨句或加標點等來練兵。
4.補充法
學生在聽清教師提供的字、詞、句的基礎上,按要求補充有關內(nèi)容的測驗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考查學生聽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測試時可運用聽字組詞、聽詞造句、聽句說段等形式。
5.情境法
向學生提供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考查學生綜合性語言能力的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后,可話題交談,亦可角色扮演。
聽、說分項測驗法則是將學生的聽話能力和說話能力分而測之的方法。聽力測驗是請學生聽完錄音材料后,通過填空、是非、選擇、問答等練習來反映聽話情況。說話測驗采用看圖說話等形式來進行。
口試除了聽說能力的測試外,朗讀也可成為口試的內(nèi)容。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本唧w地講:“正確”指嚴格按普通話語音的聲、韻、調(diào)來讀,發(fā)音清晰到位:“流利”指不拖調(diào)、不唱讀、不漏字、不添字、不讀錯字;“有感情”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有節(jié)奏感,朗讀時能把握好音量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及力度的強弱。根據(jù)四年級學生應能初步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這一分年級朗讀要求,筆者制定了朗讀能力測試的評定標準,從語音正確、連貫流暢(不拖調(diào),不漏添字,不讀錯字,一句話中間、句子之間、自然段之間停頓適當)讀出感情(掌握發(fā)音高低、速度,把握句式要點)聲音響亮、儀態(tài)端莊等方面入手,每一項內(nèi)容都有具體的評分細則,從而對學生的朗讀能力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定。
筆試則力求改變題型,減少試題中機械的、毫無意義的記憶測試,同樣是檢查學生對于詞語的理解,摒棄死記硬背詞語解釋的方式,改變?yōu)椴捎眠x擇正確的解釋條例的方法或是把詞語的意思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出示多個意思相近的詞語,請學生通過比較,挑選出合適的詞語。
例:戰(zhàn)爭年代,我們的學習條件非常艱苦,(迫切地希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書。
?、倨谕?②盼望 ③渴望 ④想望
這種題型的練習,不僅要求學生準確地理解“渴望”一詞,而且提高了學生辨析詞語的能力,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
目標明確、題面清晰、立意精湛、構思巧妙的試題不僅能考出學生的真實水平,而且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對于語文試卷的批改,不應要求學生對照著標準答案一字不差,只要意思到位就是正確的。至于學生答題中顯出自己獨特見解的,就該予以肯定和發(fā)揚,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語文試題的標準答案有別于其他學科,允許差異的存在,不要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的思維。
二、測驗考試與日??疾橄嘟Y合
測驗考試可以檢查學生語文知識的深度、廣度和語文學習能力掌握的熟練程度;日常考查則是對測驗考試的一種補充。我們應在語文教學和有關語文學科的課外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表現(xiàn)進行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對觀察結果及時記錄,作出評價。
善于利用課堂提問,以此來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質(zhì)量,了解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設立課前兩分鐘說話,可將教材中每篇課文的課后作業(yè)作為說話的主題,或將學生自己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所聞所想所感作為說話的內(nèi)容。教學口語交際內(nèi)容后,讓學生在掌握要點的基礎上,說一段話錄在磁帶上,交給老師檢查。
多與學生進行個別談話。在交談中,有意識地注意學生說話時語言是否流暢,內(nèi)容是否豐富,條理是否清楚,詞句是否確切,作為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參考。
學生完成的課堂練習和回家作業(yè)也可作為平時考查的內(nèi)容。
對于平時上課思想集中,積極動腦,踴躍發(fā)言的學生定期進行評比,發(fā)紅旗予以鼓勵,期末進行總結,紅旗數(shù)排列在班級前五名的學生可免去口試,成績?yōu)閮?yōu)等。
三、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合
mQMJNTE77txpxy7e0Y6E6gXOer0B6lzwBibnY8Cxq+U= 人們常說:“語文學習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即語文課內(nèi)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但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必須廣泛開展課外閱讀,積極參加實踐活動,認真觀察生活,經(jīng)常練習寫作。召開故事會、朗誦會、新聞發(fā)布會,學習剪報和摘錄好詞佳句,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指導學生采訪編報,參加各類作文競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有比較多的機會從事實踐活動,把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技巧運用于實踐。
讓學生主持早間十分鐘,培養(yǎng)學生即興組織語言、發(fā)表觀點的能力。把“講故事、佳作交流、信息發(fā)布、熱門話題”等內(nèi)容納入早晨課前十分鐘,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活動。例如:以“我與書籍交朋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首先,發(fā)動學生收集有關讀書意義的名人名言,并談談自己對名言的深切體會?!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至理名言使學生認識到讀書益處大,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唯有勤奮、刻苦地學習,才能攀登知識的高峰。
其次,以“讀書收獲大”為題,請學生交流自己與書籍交朋友后受益非淺的事例,帶動全班同學共同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
再次,請大家推薦“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列出閱讀篇目,幫助學生把握閱讀范圍,防止貪多嚼不爛。
最后,在班中進行課外閱讀好方法的交流,總結出“初讀文章先審題,自學生字音形義;再讀文章知大意,理清層次和脈絡;三讀文章要質(zhì)疑,邊讀邊思邊圈劃;四讀文章勤賞析,摘錄剪貼和制卡”的四步讀書法,加以推廣和運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努力提高閱讀質(zhì)量,避免囫圇吞棗,無所收益。
四、學生的自評、互評和教師的綜合評價相結合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日常交往借助于語言來進行,語文的課堂教學中也通常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因此,可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進行互評,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做出綜合的評定,每周一次的紅旗頒發(fā)便采用這這種形式。
作文評定亦可讓學生明確作文的分項要求,然后逐條加以評定。學生掌握作文應達到的目標及評價尺度,有利于對作文做出客觀的評價,尋找自身作文的不足之處并加以修改。寫作水平也在評定過逞中逐步提高。
?。ㄘ熑尉庉嫞毫?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