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武
朱伯石主編的《寫作與作文評改》中這樣說:所謂作文評講,就是對學生作文的優(yōu)缺點和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評論、分析,它是批改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又是作文教學的總結(jié)和提高階段,是指導寫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高中階段的作文評講,老師們大多選用典型評講的方式。即教師選出一篇至幾篇優(yōu)秀作文作為典型,進行深入、細致的批改、分析,進行典型引路,評講的重心往往放在對被評講作文的分析與賞析上,忽略了以被評講作文作為又一次作文指導的重點。由此,筆者提出作文評講即指導的作文評講觀。
下面是筆者的一次作文評講指導流程:
一、分發(fā)學生習作原文
我所選用的是一篇有優(yōu)點,但還需要升格的學生作文。這次作文是由學生自擬題目。
[原創(chuàng)試題]
古詩中有許多關(guān)于“秋”的名句,請認真閱讀下列詩句,展開聯(lián)想,然后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行》)
秋風想見西湖上,化作白蓮千葉花。(賀鑄《鷓鴣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鄭板橋《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作文要求:①題目自擬。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寫成詩不少于20行)。
[學生作文]
秋顏
(文璇)
①看著窗外深黛色的樹瑟瑟地搖曳著,看著深灰的土地上不再有陽光的艷影??粗兝o了衣鏈在風中飄揚著長發(fā),我亦換上毛衣,驀然才發(fā)現(xiàn)原來秋已款款而至。
②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確是。一個人漫步于小道上,少了炙熱陽光的陪伴,只覺得風兒從指尖滑過,感到絲絲寒氣襲向全身。風兒躍到桂樹上,挑落了粒粒桂花,遺落了滿地金黃,馨香在頭頂繚繞。我不禁想起劉禹錫的“窮巷秋風起,先摧蘭蕙芳”。纖纖蕙芽是柔軟的,怎受得住秋風的摧殘。但秋日并不都是寂寥的,不是還有“我言秋日勝春朝”嗎?有詩為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漫山楓葉紅似火,映紅了半邊天,也映紅了詩人的眼,秋的火熱使詩人忍不住駐足觀賞。
③在秋的影片里,風和葉總是主角,不斷地上演著一幕幕絕美的剪輯?!扒镲L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將我?guī)У揭粋€至善至美的境界。秋風拂動,落葉飛揚,引得我心馳神往。看到落葉,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傷感、悲涼等詞語。其實不然,李白《日出行》中不是說“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嗎?落葉本身不具備令人愁的能力,是人們看到她凋零,賦予她感性。倘使落葉在秋天不落,依舊高掛枝梢,生機盎然,那還算是秋的本色嗎?難道你就不覺得少了點什么韻味嗎?風是秋的主旋律,“秋風想見西湖上,化出白蓮千葉花”便將秋寫得活靈活現(xiàn)了。白蓮在風中隨波而漾,宛若白衣素女。亭亭玉立。站在秋的容顏里守望。
④思念好似一片云,裝點了秋季的天空?!巴吨羶商幠蔚靡谎銠M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從此一別,兩地相望,只得托遷徙的大雁送去深深的祝福。
⑤“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水天一色碧澄澄,落霞為伍,秋顏如此美,惹得多少詩人競折腰。
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不慕富貴,只向往田園式生活,只愿在秋季以菊為伴,對山當歌?!兜歉摺分小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看出了杜甫的寬廣胸襟,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在這個寂寥的季節(jié)里,詩人并不是反復吟唱著“悲戚”二字,而是“多病獨登臺”。鄭板橋“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足見他超俗品性,獨具閑情雅趣,胸有傲竹,以竹為竿,在這樣一個天高氣爽的日子里垂釣是如何愜意。
⑦我拾起一片落葉,放在掌心,仿佛托起整個季節(jié)的容顏??粗逦募y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找尋的秋天。
二、討論、分析原文得失
分發(fā)這篇作文后,我讓學生自己朗讀,然后組織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進行總結(jié):原文是一篇文筆優(yōu)美的散文。只是在結(jié)構(gòu)上,④⑤兩個自然段在全文的段落中明顯顯得單薄;內(nèi)容方面,第⑥自然段的敘述似乎不能給人留下明朗的印象,而這個段落的語言表述也沒有太多的變化,同時此段沒有一個能作為觀點的總述性句子。
繼而,我提出原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
1、在結(jié)構(gòu)上,可以刪去④⑤兩個自然段,這樣對全文的內(nèi)容沒有多大的影響。
2、在內(nèi)容上,第⑥自然段建議按“人物一做什么一怎么樣”的思路重新組織。
3、在觀點方面,修改第⑥自然段,提煉出一句表述觀點的句子放在段落的開頭。
4、在語言方面,第③自然段的結(jié)尾句與全文的抒情意味似乎有些不協(xié)調(diào),應作修改。第⑥自然段在修改時,要注意句式表述的變化。
隨即,我要求學生按照我提出的修改要求在下發(fā)的習作原文上試著修改。
三、比較習作原文與修改文
學生按照我的要求對習作進行修改后,我下發(fā)了由我修改后的學生作文。隨即,讓學生找出修改的地方(下文加線部分)并與原文作對比,體會老師修改的用心。
[教師修改文]
秋顏
(文璇)
①②略
③在秋的影片里,風和葉總是主角,不斷地上演著一幕幕絕美的剪輯?!咨徳陲L中隨波而漾,宛若白衣素女,亭亭玉立,那一種站在秋的容顏里守望的姿態(tài)。多么地讓人思緒翩翩呀。
④秋的畫面是最詩意的呢?!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以菊為伴,對山當歌,不慕富貴,只向往田園式生活,遠山近菊,淡淡的畫面,洋溢的是淡淡的真純與閑情雅趣。杜甫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吟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渾厚的畫面,不單單是寂寥,那種廣博的胸襟所呈現(xiàn)的悲壯更叫人在心間千百次的縈回?!皩懭∫恢η迨葜?,秋風江上作漁竿”,鄭板橋以竹為竿,垂釣于秋風江上,天高氣爽的意境渲染著他的愜意。也衍化著他的品性超俗。
⑤秋款款而來,又悄然而去。在“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的沉吟中,我拾起一片落葉,放在掌心,仿佛托起整個季節(jié)的容顏。看著她清晰的紋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找尋的秋天。
四、總結(jié)寫作應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
在評講原文與修改文的差別時。我提出了如下一些作文寫作過程中應遵循的普遍原則。這些觀點的提出,亦即下一次作文的總體指導。
1、觀點明確——健康壯碩的骨骼
觀點所體現(xiàn)的是寫作者的思想,它像人的骨骼一樣。沒有骨骼,人是無法站立的。沒有觀點,
文章自然難成為好文章。我們通常所說的立意,就是通過觀點來顯現(xiàn)的。無論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觀點都顯得非常重要。因為觀點本身就代表著立意的高下,同時,也起著提示閱讀者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的作用。這篇文章的原文第②自然段“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確是”,第③自然段“在秋的影片里,風和葉總是主角,不斷地上演著一幕幕絕美的剪輯”兩個觀點都有意味。升格后的第④自然段用“秋的畫面是最詩意的呢”來作觀點,就改變了原文④⑤⑥自然段沒有觀點的弊病,很好。
2、內(nèi)容具體——豐滿鮮活的血肉
作文中內(nèi)容的敘述一定要做到明白與具體。就像人的血肉,只有豐滿鮮活才充滿了勃勃生機?!懊靼住敝傅氖亲魑膬?nèi)容,要能回答“人物一做什么一怎么樣”或“事物一怎么樣”這樣一些最基本的問題?!熬唧w”指的是在表述的時候要盡量形象生動。比如這篇文章的原文:“《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看出了杜甫的寬廣胸襟,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在這個寂寥的季節(jié)里。詩人并不是反復吟唱著‘悲戚二字,而是‘多病獨登臺”,表述就不太明白與生動。再看修改后:“杜甫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吟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渾厚的畫面,不單單是寂寥,那種廣博的胸襟所呈現(xiàn)的悲壯更叫人在心間千百次的縈回”,這段文字以人物作為敘述的對象,寫出了人物干什么和怎么樣,使人感覺明白生動。
3、結(jié)構(gòu)勻稱——比例協(xié)調(diào)的身材
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文章的段落是有講究的,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記敘文的段落同樣也要注意段落的勻稱。比如這篇文章的原文,七個段落,④和⑤自然段擺在中間,單薄得不相稱,升格后去掉這兩個段落,全文成了五個自然段,給人一種勻稱的感覺。特別要注意的是,文章的主體段落一般要做到字數(shù)大體相當。人的身材比例協(xié)調(diào),人就俊俏;文章的段落比例協(xié)調(diào),便自然地顯示出了一種形式美,給人留下好印象。
4、語言豐富——細膩傳神的微笑
在許多時候文章能真正打動讀者的,往往是語言。世界文豪高爾基就說過“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這句話應該同樣適應于作文寫作。語言就像細膩傳神的微笑,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之間,深深地感動人的心靈。這篇文章修改后的第④自然段,寫陶淵明先引用詩再敘述,寫杜甫先敘述再引用詩,寫鄭板橋則又回到先引用詩再敘述,小小的變化,語言便傳出了神韻。原文的第⑦段,讀來總感覺有一點生硬,當在修改處加上兩句“秋款款而來,又悄然而去。在‘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的沉吟中”,不僅照應了開頭。更擁有了一種舒緩的韻味,因而顯得細膩而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