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春
山西歷山地處我的家鄉(xiāng)——山西省沁水縣,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因舜帝躬耕而聞名。
我認識一位攝影師,為了拍攝一張理想的歷山云海,竟住在山里半月有余。為他那種執(zhí)著的精神,我欽佩不已,于是前去看望,剛好可以試用一下剛買的“重武器”——佳能EOS-1Ds MarkⅢ。
初次拍攝,巧遇“銀狐”
雨后的清晨,我們一起登上歷山極頂舜王坪的南天門。當腳下的云霧如蛟龍翻海般洶涌升騰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透過取景框去一睹為快。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壯觀的云海,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想把相機放在三腳架上,位置有點高;想端在手里,又怕晃動影響效果。無奈之下,只好趴下把相機放在一塊修長的、前高后低的石頭上,用手端住相機后部,右腿蹬在懸崖邊的石頭縫里,邊調焦距邊構圖。一直趴了近半個小時,按下四次快門。拍完之后,我只是覺得奇特,沒想到放大以后,一只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奔涌向前的銀狐躍然而生。是“銀狐”給了我拍攝的靈感和動力。正是這種神奇的感覺、拍攝的沖動以及攝影人的鞭策,把我?guī)нM了攝影的世界。
歷山銀狐
F/13 1/400秒 曝光補償 +0.3EV
循著名畫拍故里
真正迷上攝影,讓我的創(chuàng)作欲望一發(fā)而不可收拾,那是在歷山東北麓的太行洪谷——荊浩故里的又一次奇遇。
五代后梁的知名畫家荊浩,曾隱居洪谷創(chuàng)作了千古名畫《匡廬圖》,寫下了中國第一部山水畫論《筆法記》。但多少年來,我一直為遲遲沒有領略它的芳容 ,也為它的深在閨中人未識而感到遺憾。踏著兒時的足跡,懷著濃濃的鄉(xiāng)情,我曾數(shù)次走進荊浩故里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或在密林深處,或在懸崖絕壁,從不同的視角拍攝了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即使是一棵樹、一株小花、一塊石頭,都充溢著生命,都涌動著靈性。更為神奇的是,在洪谷山里,我竟然發(fā)現(xiàn)了《筆法記》中所記載的“神鉦山”、“大巖扉”、“石鼓巖”。這些景點的布局及神韻氣勢與荊浩《筆法記》中所記載的太行洪谷山水環(huán)境基本相符,和《匡廬圖》里的山水構圖更是驚人地相似。我還找到了光緒《沁水縣志》中所記載的雞冠豁、望谷峰和青蓮寺(遺址)。
龍王廟村舜王坪腳下的龍王廟村,置身自然之中,悠然平靜 F/22 1/4秒 ISO100
舜帝廟
為紀念在此耕治的舜帝而建。
F22,1/30秒
以攝影的力量拯救古棧道
拍攝荊浩故里是難忘的,但最難忘的還不是拍攝,而是在拍攝的日子里,我及時發(fā)現(xiàn)和阻止了一起“重大事件”的發(fā)生。
荊浩故里有一條長達三華里的天然棧道,精美絕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當我費盡時力,好不容易找到它的時候,眼前的一幕卻讓我匪夷所思。只見那猶如刀削斧砍的棧道壁上炮眼密布,工人正在緊張施工,頃刻之間就要炸毀,棧道危在旦夕。
據(jù)史料記載,那是一條古絲綢之道,也是一條古代官道,一旦炸毀,它所具備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觀賞價值將蕩然無存。后來在我的努力下,經多方協(xié)調,終于成功地阻止了這起事件的發(fā)生。通過攝影發(fā)現(xiàn)和阻止了一起事件的發(fā)生,它的意義遠遠大于拍攝本身,為此,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許多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有我國與新西蘭合作的中國北方第一個示范牧場,有文學大師趙樹理的故居,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西文興,有養(yǎng)育我們的山西省第二大河流——沁河,還有許多國家級的寶貝??它們都讓我如癡如醉,都不斷給我拍攝的欲望和激情。我渴望用手中的相機去發(fā)現(xiàn)和記錄家鄉(xiāng)的美。
有人說,愛上攝影就是一條不歸路,我似乎也有了同感。
小花舜王坪每年5月至10月,鮮花盛開長達半年之久
(責任編輯: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