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攀
摘要中美貿易的不平衡問題具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特別是近年以來,愈加嚴重的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對兩國關系的正常運轉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在美中貿易中,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雙方爭論的焦點,本文將針對人民幣匯率在中美貿易不平衡中所起作用,中美貿易不平衡產生的根本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行深入的剖析與探討。
關鍵詞貿易不平衡人民幣匯率 消費政策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A
1 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現狀
自中美建交以來,兩國的貿易往來一直呈現不平衡的狀態(tài),主要是兩國的匯率政策以及經濟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所致。特別是自1993 年以來,兩國貿易總體上不斷增長的同時,一直具有較長時期的順差趨勢, 如圖1所示。以2007年為例,按照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數據, 2007年中美貿易順差為1633.2 億美元。而按照美方統(tǒng)計, 2007 年,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2562.7億美元。無論從中方統(tǒng)計的數據, 還是從美方統(tǒng)計的數據, 都可以看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長期存在, 并呈現出明顯的擴大趨勢。
2 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關系
從理論上分析,一方面,假如人民幣升值,購買力將會增加, 將會促進對美國商品進口的增加,我國商品出口的減少,最終會促使雙方貿易差額的減少。但是,出口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中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產品出口收入的增加與進口需求的增長是同步的。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我國近幾年的經濟增長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人民幣的升值首先不利于出口的增加,增加出口的貨幣成本。其次,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由出口減少引起的經濟衰退會影響對國外產品的進口,從而引起對進口消費品需求的降低。而另一方面, 對美國而言, 人民幣的升值并不會減少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因為很多中國商品在美國沒有相應的生產企業(yè),這只會進一步增加美國人民的消費壓力,美國人民將不得不承擔這筆巨大的社會成本。另外,影響中美貿易差額的重要因素還是出口,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增加中國對美國的進口,同廣場協(xié)議對日本造成通貨緊縮一樣,人民幣的升值將會給中國造成巨大的通貨緊縮壓力。 更進一步分析, 人民幣升值肯定會增加中國的進口, 但是不會大幅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因為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跟美國國內產品的競爭替代性不大,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影響是很小的。
3 美中兩國消費政策的不同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產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凱恩斯主義在美國被大加追捧,美國政府就一直推行高消費的政策,鼓勵信貸消費,超前消費。有關部門政府為了刺激職工消費,不僅用高工資、高福利政策,而且用消費信貸鼓勵消費,為次級債危機的發(fā)生播下了有力的種子,增加了銀行以及金融機構的非系統(tǒng)風險。與美國差異很大的是,低消費政策是我們一直貫徹的基本指針之一。所以我們認為,美中消費政策的差異是中美貿易逆差產生的根本原因。
具體地說:(1)兩國內部結構失衡導致中美貿易逆差消費在推動美國經濟發(fā)展的進程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這是毋庸質疑的。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幾年來,美國經濟的增長并非象中國一樣依賴出口,美國依靠的是消費,美國人強烈的消費欲望主導美國經濟的發(fā)展脈絡。
從經濟增長率與投資率、儲蓄率的互動關系我們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出(圖2),經濟增長率的變動先于投資率與儲蓄率的變動,而且變動的方向具有一致性,這種趨勢從上世紀50年代早期至今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轉變。但是從本圖上還可以看出,投資率一直領先于儲蓄率,我國的經濟增長率很大一部分是由投資率的增長拉動的。
由上圖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儲蓄率總體上呈現波動上升態(tài)勢。其中1978-1993年,儲蓄率都維持在30%左右,但這一階段儲蓄率普遍低于投資率;而1993-2007年的多數年份,儲蓄率更高達40%以上,這一階段儲蓄率大于投資率。2007年,儲蓄率和投資率的差額已經擴大到8.9個百分點。中國不僅采用低消費政策進行高儲蓄,而且采用低消費政策(因為低消費政策使得勞動力成本低)吸收了大量外資,2004年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已超過630 億美元。中國的高儲蓄和吸收的外資轉化為投資:1985-1986 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年均達30.8%,投資率平均38.3%;1992-1994 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年均高達45%,投資率平均為40.7%;2008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 的44.2%,增長率為32%,位居世界之首,投資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而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一直以來都是推動我國經濟穩(wěn)定持續(xù)增長的重要工具,投資的大規(guī)模增長必然導致大規(guī)模的基本建設和以制造業(yè)為主的生產的支出,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必然推動出口產品的大幅度增加,并主要出口到美國和歐洲,這是導致中美貿易逆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2)兩國勞動力成本差異導致中美貿易逆差。如果說高工資、高福利支撐了美國的高消費,那么必然的情況就是美國勞動力的稀缺性高于中國。而美國的跨國公司為降低生產本并提高競爭力,直接投資在所難免,特別是進口替代性的投資的增加,減少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這種情況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增加,必然導致中美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的局面。和美國的情形相反,中國的低消費政策,再加上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工資水平較美國和亞洲一些低收入國家更低,從而勞動力成本也比較低廉。
(3)兩國生產和出口的商品價格差異導致中美貿易逆差。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中兩國不同的消費政策,導致不同的勞動力成本,進而產生中美生產和出口商品價格的差異,即中國的產品比美國及其他國家便宜。
4 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對策
4.1 減少中美貿易逆差美國應采取的對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美國高消費政策是中美貿易產生逆差的根本原因之一。高消費促使美國的支出大于生產,需求大于供給情況的產生,結果使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大量流入,從而導致中美貿易逆差。高消費政策下的高工資、高福利政策,導致較高的動力成本,從而導致美國生產資本流向勞動力成本低的中國。勞動力成本過高還使美國生產的商品價格昂貴,于是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大量流入美國,從而造成中美貿易逆差。不僅如此,高消費政策另一方面還對美國對外貿易調控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筆者認為,美國必須對高消費政策予以調整,將高消費政策轉向抑制高消費、促進儲蓄、促進投資與供給的政策。具體地說即是:(1)政府要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開源節(jié)流,削減財政赤字,壓縮政府開支,促進財政收支平衡;(2)要充分利用稅收政策,增加財政收入,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yè)結構,使儲蓄與投資能較快增長;(3)積極的促進本國一些生產性企業(yè)的建立與發(fā)展,滿足本國人民對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產業(yè)政策,刺激供給;(4)進一步抑制片面促進經濟增長的通貨膨脹政策,以鼓勵儲蓄和抑制消費。
4.2 減少中美貿易逆差中應采取的對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低消費政策也是中美貿易逆差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為低消費政策加劇中國產能過剩的現狀,而一些產品的生產數量增加必然會導致生產大于其支出,供大于求,結果使中國“過剩”產品大量流向包括美國在內的高消費國家,從而導致中美貿易逆差。同時,由于存在低消費的政策,我國的低工資報酬不可避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成為外資進入中國的必要條件,而且我國低價的商品推動出口規(guī)模的擴大,并主要出口到美歐等國,也會產生中美貿易逆差。不僅如此,中國低消費政策對中美貿易關系也產生不利的影響。最近,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繼上周四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國輸美油井管征收最高99.14%的反傾銷稅,緊接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又初步裁定,對中國輸美銅版紙和焦磷酸鉀、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等征收“雙反”關稅。所以,中國應徹底扭轉低消費政策,轉向擴大消費、減少儲蓄的政策。
具體地說即是:(1)繼續(xù)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運作方式,使中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增加消費。(2)改變中美兩國相互依賴的不對稱性,由外貿拉動向內需拉動過渡,必須增加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3)現階段我國產業(yè)結構的升級,需要加大技術開發(fā)的力度,提高本國的工業(yè)化水平,提高出口產品中熟練勞動和知識技術要素的密集程度,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增加工資性收入,進一步促進消費。(4)加快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開辟更多的消費領域來促進居民消費;(5)改變我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消費觀念,進一步促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醫(yī)療保險制度的升級,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是當務之急??傊?改變我國的消費與儲蓄的現狀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協(xié)調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關系,保障弱勢群體的利益,完善諸如社會保障、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甚至文化體制等,不能形成改革中的短板。
參考文獻
[1] 卞亞軍.試論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及其調整問題[J].世界經濟研究,2003(7).
[2] 王啟云.中美貿易逆差產生的根本原因[J].社會科學,2007(2).
[3] 宗毅君.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與未來對策[J].上海經濟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