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瓊
盛夏時節(jié),走進蘋果園,碩大的果實的確讓人垂涎三尺,聰明的你千萬別動貪念,不要在夏日去摘屬于秋天的果實,盡管它已成型,但注定是酸澀的,經(jīng)看不經(jīng)吃。我們不妨把早戀——老師、家長眼中的誤區(qū),心中的雷池,也看成是青澀的果實,因為它同樣經(jīng)不起時間的細細咀嚼,徒有誘人的外表。
面對日趨漸多的中學生戀愛問題,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禁止并非良策,默許是種失職,教學生把握成長才是上策。
首先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作為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波動,早戀是可以事先預防的。我們應該利用各種手段,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性生理、性心理的青春期衛(wèi)生教育,讓學生明白“早戀”對處于求學階段的他們有一定的危害,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護孩子是最重要的,讓學校的性教育超前于社會的性渲染和性夸大,消除學生的性神秘。通過教育,一方面讓學生明白性是人類最誘人、最脆弱的花朵。初戀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感情之花,它開在什么時候都是應該珍惜的,但是花開的過早,往往經(jīng)不起風雨的洗禮,會夭折。另一方面,讓學生明白異性間的接近是以傾慕為基礎的,要想讓對方注意自己,就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出色,讓自己變得出色的唯一途徑就是努力學習。
其次,轉移學生注意力。而當前社會上的不利因素都是最強的誘發(fā)和刺激物。學校無法提供更多的課外活動來調(diào)節(jié)學生內(nèi)在情感的需要,造成他們旺盛的精力無法得到及時轉移。于是,一次美麗的邂逅、一聲溫馨的招呼,都能撩動他們的心靈。班主任無法左右社會上的不利因素,但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創(chuàng)設班內(nèi)良好的“小氣候”——通過緊張而有序的課內(nèi)學習,健康有益而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充實學生的課內(nèi)外生活,使他們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學習上,把興趣和愛好集中到組織的活動中去,有意識地轉移對異性的過分關注。
再次,作為教師要長上一雙火眼金睛,善于觀察,及早發(fā)現(xiàn)苗頭,正確引導。作為一個成功的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教師要具有足夠的耐心與寬容,冷靜慎重的對待學生,理解他們的純潔情感,尊重他們的人格。當然教師還應該有足夠的寬容與耐心,充當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高度上,把自己當作是學生的朋友,樂意聽他們訴說。只有這樣才可能知道學生最真實的想法,并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教師應該知道,我們面對的學生正處于情竇初開的花季和知行不統(tǒng)一的心理斷奶期,相對于生活的色彩斑斕和青春體驗的多姿色彩,我們的說教有時顯得正確卻又蒼白。當說教無效時,不妨另辟蹊徑,“棒打鴛鴦”。記得有這么一個小故事,一位姑娘得了相思病,奄奄一息,家里人很無奈,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tài),請來了當?shù)氐囊晃幻t(yī)兼畫家。名醫(yī)聽完事情的經(jīng)過后,只是詢問被姑娘迷上的小伙子長得如何,平時的穿戴。依據(jù)家人的描述,名醫(yī)畫了一幅小伙子的畫像,穿戴完全與真人相同,只是畫面上那個小伙子長得青面獠牙。他讓家人把畫掛到姑娘的房間,結果姑娘的相思病竟然不治而愈。不難看出這位名醫(yī)還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學家,他巧妙地利用“光環(huán)效應”,破壞小伙子在姑娘心中的美好形象。其實,在處理學生的早戀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采用名醫(yī)的做法,充分利用早戀學生互相觀注對方這一特點,給陷入早戀的學生多找一些相處的機會,如做值日、相互檢查作業(yè)、學校開展的運動會、軍訓等,當然這些機會必須是老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的、不留痕跡的幫助早戀的學生互找對方缺點的“良機”。明知他們中的一方做不好某一點,卻有意的讓他去做,讓暗戀的那方離他近一些,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對方的不足。隨著接觸的增多,對方的缺點就會暴露在另一方面前,再加上我們不失時機的正確引導,“棒打鴛鴦”計劃也就獲得了成功。
路漫漫,情悠悠,早戀雖是教育園地中一枚青澀的果實,只要每個教育者都能以寬容的態(tài)度和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導,那么每一枚青蘋果都會變成甘甜可口的紅蘋果,收獲在金秋,甚至在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中還會發(fā)現(xiàn)我們所未曾有過的觸動呢。奇跡等待我們?nèi)?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