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昕
10年前的那個夏天,當胡敏走在倫敦罕有的陽光里,他還不曾預想,接下來這個匆促的會晤會徹底改變他的人生軌跡,他同樣不曾預料:中國的雅思教育,正是由此,進入了一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嶄新航道。
20世紀80年代末,當雅思第一次在中國進行考試的時候,在北京只有57個考生。1999年8月,胡敏利用暑假自費赴英,拜訪英國文化協(xié)會及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考察雅思前景。
“托福是個帝國!”
英國文化協(xié)會雅思總裁肖恩·海德說這話的時候面色低沉,仿佛在談論一個不可一世的對手。
“不,雅思會異軍突起,成為一個耀眼的明星!”胡敏則目光灼然。
這就是那次會晤的場景。其時,時任國際關(guān)系學院英語系副主任的胡敏,以其敏銳的職業(yè)嗅覺斷定:雅思將成為中國留學的新途徑,它勢必會與托福分庭抗禮!
離開倫敦的胡敏,內(nèi)心已在構(gòu)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帝國”。
實際上,胡敏對雅思前景的判斷并非盲目樂觀,而是既理性又具有前瞻性的:“雅思聽說讀寫都考,在考試形式上很科學,而語言的本質(zhì)就是溝通,雅思考試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本質(zhì)。”
但是在當時的中國,雅思的教材市場非?;靵y。胡敏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教材!從決定編寫教材到教材出版,是不可思議的5個月!那段時間,他一邊編教材,一邊帶學校的研究生,手上有很多項目,還有每天4堂?每堂兩個半小時的課!那時上課的教室又是東一個西一個……偏巧妻子就在那段時間生病住院得有人送飯,岳母還要去醫(yī)院藥檢,小孩要去北大附小上學……他就這樣一天到晚地“環(huán)北京單車游”。有一天,忙著上課的胡敏到了醫(yī)院把飯擱下就走,身后一位大夫?qū)λ拮诱f:“你們還真會安排生活啊,請了個民工給你打飯。”
晚上回到家,他用冷水洗把臉,直接把小方桌往燈下最亮的地方一放,開始編教材……而那又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因為一套教材就是要把考試的所有測試理念,整個知識系統(tǒng)的主題思想全部融會貫通,在當時的中國尚無可參考的先例,胡敏自此開了雅思體系自主研發(fā)的先河。次年1月,教材正式出版。之后,胡敏開始了全國巡回講座推廣雅思。很快,雅思風靡全國,圖書市場供不應求,在各個書店書攤常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
“有雅思書嗎?”
“多了,你要誰的?”
“當然是胡敏的雅思書!”
“胡敏的雅思書”,后來干脆被簡稱為“胡雅思”。隨著“胡雅思”持續(xù)不斷對教材進行升級?雅思成績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胡雅思”版權(quán)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qū)購買,胡敏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掀起了英語史上一次強勁的風暴,有媒體稱“雅思風暴,胡敏制造”。
2004年,胡敏離開新東方,創(chuàng)建“北京新航道學?!薄K杂杏職庖觥靶潞降馈钡暮?,是因為:“我已經(jīng)有了一枚把這個市場的氣球‘嘭一下扎開的針……”
那枚針是什么?
早晨9點,在位于北京海淀區(qū)文化藝術(shù)大廈三層的新航道前臺,聚集了從各地趕來參加住校班的學生,幾米之外的墻壁上,滿滿一墻的“雅思高分明星”們正在照片里燦爛地笑著,他們和他們彼此“對望”,形成了一種幾乎讓人熱血沸騰的火熱氣氛,那是有夢想的人才能讀得懂的氛圍,而抬頭所見的“我堅持,我成功”的新航道校訓,使這一切,以及到這里來的所有人,都在瞬間充滿了不必多言的默契。
胡敏就從那校訓下面的大門信步而來,他的辦公室要穿過所有的教室,在最里面。有些認出他的學生或者老師輕聲地與他打招呼,他笑吟吟的,經(jīng)過第8教室,聽到一位男老師正在以某個明星的八卦緋聞講解“專一”這個詞匯,學生們哄地笑了;第7教室的窗微微開著,他瞥見那位老師的板書挺漂亮;第5教室里,有學生在詢問老師“如果我想說李嘉誠很牛,該用哪個詞?”再往里走,一個大概是第一次見到胡雅思“真人”的學生在他匆匆的一現(xiàn)后,驚喜地咧嘴笑了……
在面對這些學子的時候,胡敏經(jīng)常會想到一個人。有一天結(jié)束講座回到休息室,一個形象比較“前衛(wèi)”的小伙子推門而入,進得門來看也不看胡敏,就直接從隨身攜帶的包里掏出一本已經(jīng)翻爛了的胡敏雅思聽力教材,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筆記。
小伙子這才開腔:“胡老師您好,您能不能配合我做一件事情——請您翻到教材的任何一頁,任何一個對話,把第一句話告訴我,我把全部的內(nèi)容背給您聽?!?/p>
“74頁,有這樣一句……”胡敏沒想那么多,就照做了。
小伙子果然流利背誦。
直到這時,胡敏才注意到小伙子的雙眼,那是一雙異常自信而又充滿感恩的眼睛。
他請小伙子坐下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小伙子是學習藝術(shù)的,想去澳大利亞留學,但英語基礎不好,考了幾年都因英語落選了,最后決定發(fā)奮,按照胡敏的方式苦學三個月,終于一舉中的。他今天來就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感謝老師……
謝過老師,他走出了很遠。胡敏追了出去,把那本滿是汗水?墨跡的書要了來。胡敏后來將那書一頁一頁過塑,講課?演講的時候帶著,展示給學生們看,“這是一個令我刻骨銘心的學生,功夫下到這個份兒上,他能不成功嗎?”
而誰能否認,獲得成功最根本的途徑是找對獲得成功的方法,胡敏所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根本途徑”,新航道所代表的那種品質(zhì),也正是那一枚四兩撥千斤的梅花針,“就是由對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本質(zhì)的尊重與了解所帶來的學術(shù)上的嚴謹”。嚴謹,是胡敏的特征,更是新航道的絕技。也就是說,“胡敏”二字,已內(nèi)化為整個新航道的品質(zhì)。在當今教育培訓市場魚龍混雜甚至只為錢財?shù)默F(xiàn)實下,“嚴謹”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責任,是讀懂“教育”而非“培訓”二字背后的厚重含義?是了解“語言”而非“考試”的實質(zhì)價值。
胡敏?雅思?新航道,如果把這三者都歸于生命體,那么在本質(zhì)上,他們的聚合正因為它們存有相同的DNA:嚴謹?堅韌?追求完美。
在2009年3月20日于北京召開的“‘你好,中國!你好,明天!——2009年國際教育峰會暨雅思考試20周年慶典”上,胡敏獲得英國文化協(xié)會頒發(fā)的“‘雅思20年20人杰出貢獻獎”,并作為中國惟一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gòu)代表發(fā)言。從1989年發(fā)展到現(xiàn)在,雅思如胡敏所料已成為超越托福的另一個英語考試帝國。中國成為20年來最大的雅思版圖,而胡敏,恰是這個版圖的圓心。
澳大利亞的街頭,路過一處報亭,胡敏停下來買報紙,賣報的男孩兒抬頭的瞬間驚呼起來:“胡老師!”
在國外,胡敏這樣被“驚鴻一瞥”的時刻并不少見,走在異國的大學里,經(jīng)常有中國學生與他“他鄉(xiāng)遇故師”,那些從胡敏的課堂上走向海外的學子,在認出他們的“胡老師”的一剎那,就像又溫習了一遍自己的夢想。毫不夸張地說,胡敏,胡老師,是一個與無以計數(shù)的中國青年的夢想有關(guān)的名字。
然而現(xiàn)在的胡敏卻在努力使新航道“去胡敏化”,他講課不多,致力于教師隊伍的培訓,他親自面試每一個老師;他有句名言:“要講一個小時,你要準備20個小時!”事實上他就是這么做的,他精心設計講課的每一分每一秒,甚至精確到每一個手勢;他請他的老師們一定真誠面對學生,不要一丁點噱頭;他要求他們每一分鐘都要有效,不自我浪費,更不耽誤學生……
也就是說,當那么多年輕人感激這個叫胡敏的人時,他卻希望他們忘掉他,因為他在心底給了自己一個秘密的期許:“我希望有一天,胡敏這兩個字,很快就會被排在‘新航道之后”,“因為,“沒有一種教育?沒有一個學校是因某一個人而立,那該是所有人的付出所凝聚和升華成的一種品質(zhì)。”
這樣,新航道有一天會成為“新航道自己”,成為一種經(jīng)典!
而這個被他人感激的人,則深深感激這個時代:“雅思20年,何嘗不是中國發(fā)展最為迅猛的20年,投身于教育,是真正最關(guān)乎國家命運的事業(yè),它使我有了胸懷,懂得了境界,更有了與國家?時代同呼吸共發(fā)展的思想高度……”
說這話的胡敏已經(jīng)帶領新航道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在這5年里,中國一如既往發(fā)生了很多改變。在這些改變中,有一點是這樣的:一個叫胡敏的人,以及一個叫做新航道的教育培訓機構(gòu),為中國與國際接軌及交流的速度和質(zhì)量提升,提供了一份人們感受得到的助力。
這不是大話,更不足為奇,因為很多年前,那個湖南農(nóng)村里的早慧男孩兒,記住的一個重要的人生詞匯就是:使命。
那一年,他12歲。
(彭宇摘自《青年心理》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