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丁 雨 本報特約記者 張學峰
醞釀已久的駐伊美軍撤軍計劃終于邁出了第一步。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站2月21日報道,美國軍方開始組織龐大的裝甲車隊,通過科威特和約旦撤離部分重型裝備和后勤物資,以在美國從伊拉克大規(guī)模撤軍之前,檢驗可能的撤退路線。不過有專家擔心,美國過度關心撤軍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卻對可能給伊拉克造成的“戰(zhàn)爭后遺癥”置之不理,將讓伊拉克重演當初蘇聯(lián)撤軍后阿富汗的混亂局面。
美軍檢驗撤軍路線
五角大樓發(fā)言人表示,美軍組織的這批運送包括裝甲車輛、武器和其他物品的龐大車隊從側面顯示了五角大樓在伊拉克近6年來的巨大武器儲備,美軍中央司令部將決定哪些軍用物資在美軍撤離時可以轉讓、捐贈、出售或丟棄。需要撤出的裝備將通過陸路運輸到科威特和約旦的港口,然后通過船舶運抵美國本土。由于行軍狀態(tài)時遭受攻擊很難及時反應,據透露,為了保證安全,參加運輸的美軍車隊中有裝甲車前后壓陣,在危險地段還有武裝直升機在空中提供火力支援。報道稱,這次撤出標志著五角大樓撤出囤積在伊拉克的大量武器裝備的工作邁出了第一步。
負責為多國部隊提供后勤支援的陸軍上校愛德華·多爾曼說:“我們裁減了大量手頭的裝備,它們已被送回科威特的基地或者美國本土。其中大部分被運送的陸軍裝備都不能再使用,但是諸如防地雷反伏擊車這樣的裝備還能用于訓練。”中央司令部負責后勤工作的副參謀長助理特里·摩爾斯則表示:“我們開始很慢,最近幾個月里運送速度將加快?!眻蟮婪Q,于1月1日生效的美伊安全協(xié)定要求美國軍隊于6月30日前撤離伊拉克的城市,并于2012年前完全撤出伊拉克,如果奧巴馬履行承諾,讓駐伊美軍在16個月內撤出伊拉克,這一期限還將提前。美國政府問責局官員表示,美撤軍的最大困難是如何運送數萬官兵和數百萬噸裝備。
重點通過三國撤軍
當初為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美軍向該地區(qū)運輸裝備和人員可謂不惜代價,而撤離時卻要求盡量經濟地運輸。這就要求相對較短的陸上運輸路線,而且這些道路需要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因為目前很多橋梁都不能承受重達70噸的M1“艾姆拉姆斯”主戰(zhàn)坦克。此外,撤軍路線必須得到所在國的支持,確保撤離過程的安全。
基于上述考慮,駐伊美軍考慮通過約旦、科威特和土耳其的多條路線,在這些國家與伊拉克的邊界,以及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伊斯肯德倫港和梅爾辛港,美國修建了可以通過重型坦克的橋梁。其中通過科威特進行海運的路線是較為成熟的方案,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時,美軍大部分裝備和人員就是通過科威特進入伊拉克的。
美軍參聯(lián)會主席麥克·馬倫透露,五角大樓還檢驗了通過土耳其和約旦的撤出路線,這兩個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并支持美國的撤軍計劃。目前,美海軍陸戰(zhàn)隊已經通過約旦的亞科巴港運輸了17艘船的車輛和武器,總數2萬件。約旦官方表示,如果美軍計劃將更多軍用物資通過約旦撤離,他們愿意提供幫助,但約旦民間反美情緒高漲。美國??怂剐侣劸W22日的報道稱,通過約旦的撤軍路線要通過伊拉克的安巴爾省,這里是遜尼派武裝的“集散地”,駐伊美軍和伊拉克軍隊都在這里進行過血腥的戰(zhàn)斗。因此五角大樓也擔心依靠這條路線將遭到反美武裝襲擊。
各方擔心撤軍遺患
一些反對駐伊美軍撤退計劃的人士認為,如果美國軍隊過早撤離,伊拉克可能會陷入常年戰(zhàn)亂的狀態(tài)。不過更多專家認為,美軍撤軍后的“戰(zhàn)爭遺產”才是伊拉克的最大隱患。美國的撤軍計劃只是強調自己如何快速、經濟、安全地從伊拉克脫身,對如何減少對伊拉克當地民眾的危害很少考慮。特里·摩爾斯承認,美軍不可能把所有裝備物資都帶走,部分裝備、武器將會贈送或者賣給伊拉克政府,其他的可能會扔掉,而根據美軍在越南戰(zhàn)爭和蘇軍在侵阿戰(zhàn)爭的撤軍情況,如果這次駐伊美軍撤離后遺留武器彈藥處理不當,將是造成伊拉克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此外,美軍在伊拉克還遺留有大量未爆彈和地雷,如果不有效處理這些彈藥,對伊拉克民眾會遺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