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國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語言形式所負荷的內(nèi)容。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guān)系決定了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21 世紀所需要的是對世界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重視英語文化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guān)鍵詞:文化,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文化教學
一、 引言
“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崩斫夂驼莆照Z言的深層基礎(chǔ)是文化。 何謂“文化”?通俗地說,“文化”是指目的語所在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shù)、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種交流工具。
作為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語言符號記載著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蘊含著極豐富的文化信息。
語言與社會文化的關(guān)系密不可分。語言不能脫離社會文化而存在,任何語言都是某種社會文化的反映,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因此,學習英語必須要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
二、 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教學中,我們往往意識到母語對英語學習的干擾,但忽視社會文化因素的干擾。長期以來的英語教學由于對社會文化意識、文化差異沒有足夠重視,導(dǎo)致學生所說、所寫的內(nèi)容和方式不夠得體,而且在交流過程中常常會造成語用錯誤。
例如:
A : What an unusual necklace! It is really beautiful. (多別致的一條項鏈??!真漂亮。)
B: Oh, you may have it. (呵,送給你吧。)
A: No. No.(不要,不要)。
這是師生間的一段對話, A 是老師,來自西方國家。不難看出 A 一定會非常尷尬,她交際的本意是想找個話題活躍氣氛,未曾想到對方卻錯誤地認為外籍教師喜歡這條項鏈。
B 來自東方國家,其文化熏陶使其自然而然認為:既然老師喜歡就送給老師,表示對老師的敬意。結(jié)果卻使外國教師感到尷尬。
又如:圣誕節(jié)來了,學生給外籍教師送去了一份包裝精美的禮物,外籍教師興奮地問“ Can I open it now? ” 學生卻不好意思地搖搖頭,“ No. Its only a cheap present.” 把外籍教師弄得十分尷尬。究其原因,是學生不懂中外文化差異所致。
他這樣說是符合我們中國人謙虛的習慣,不當面打開禮物是對別人的尊重。事實上,外國人收到禮物時,習慣于當面打開,連聲叫好并表示感謝。
很明顯,他們的交際沒有成功。因為雙方文化背景相異,價值觀念不同,對話語的理解也就不同,結(jié)果未能正確判斷其話語的目的而犯了 “ 文化錯誤 ” ,導(dǎo)致交際失誤。沃爾夫森指出:“在與外國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言和語法方面的錯誤往往比較寬容,與此相比,違反說話規(guī)則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因此,要駕馭一門外語,要成功地進行交際,說話者除了要有必要的語言基本知識和聽說能力之外,還需要了解和掌握對方的文化背景,才能使用合適的語言進行交際。
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應(yīng)重視文化教學,向?qū)W生介紹英美文化常識,提高學生的對外文化鑒賞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語界關(guān)于文化教學已有多年的研究,“語言不能脫
離文化而存在,語言教學必然包含文化教學”(胡文仲, 1994 )是討論至今達成的共識。英語教學中必然存在英語文化的傳遞,英語文化是學生形成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chǔ)。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意識和敏感性以及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途徑之一。
三、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因此,英語教師有責任、有義務(wù)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能力。我們的英語教學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和提高文化教學水平:
1. 提高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語言輸入和輸出主要依靠英語教材、
依靠英語課堂、依靠英語教師的傳授。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師的英語文化修養(yǎng)就顯得尤其重要。
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把立足點放在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標上,在提高自身語言素質(zhì)的同時,努力提高文化素質(zhì) , 要對西方的地理概貌、風土人情、交際禮儀等有一定的了解。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中西文化差異,既要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
而且還要用英語文化模式來思維,使學生逐步形成社會文化意識或跨文化意識,而教師則應(yīng)成為兩種不同文化間的中介者和解釋者。英語教師應(yīng)隨時追蹤自己所學語言的最新變化,因為語言的變化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變化。所以,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2. 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由于各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不同,教師在對其學生進行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應(yīng)有所選擇,有所取舍。現(xiàn)行各階段英語教材都非常注重語言材料與文化內(nèi)容的融合,注意對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紹與教學。
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yīng)以教材為依托,向?qū)W生講述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介紹中英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興趣。
如:介紹并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正式和非正式場合服飾和穿戴習俗;了解英語國家的飲食習俗;對別人的贊揚、請求做出恰當?shù)姆磻?yīng),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贊揚、請求等意義;初步了解英語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歷史等;了解常見動植物在英語國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義;了解英語國家中傳統(tǒng)的文娛和體育活動;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jié)假日及主要慶祝方式等。
3.進行文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方法和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在訓(xùn)練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同時,教師應(yīng)隨時貫穿中西方文化對比,培養(yǎng)學生比較區(qū)分不同文化差異的自覺意識,增加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避免套用本族文化的標準來進行英語交流,并能在關(guān)鍵時刻幫助學生避免交流中的誤用現(xiàn)象,使學生有意識地把握那些滲透在語言中的文化現(xiàn)象,自覺地進入英語的思維和認知模式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圖片、幻燈片、電影、電視等視聽直觀教具。有句英語諺語說的好:“一幅圖畫勝得過千言萬語。”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接而生動地感受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言語行為,體會英美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增強文化能力。
收集一些有關(guān)英、美國家的物品如:地圖、郵票、廣告、信函、錢幣以及其他物品等,通過這些實物也可以增長一些知識。
學習和掌握英語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積極利用課外時間,組織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了解外國文化的愿望。
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學家所說:“ 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 所以,學生的參與至關(guān)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讓學生自己查找信息獲取文化知識。
如:讓學生自己去查詢中國與英美等國的著名大學,列舉中、西方國家中的重要節(jié)假日及各自的慶祝活動,再設(shè)置一些問題,通過討論使他們了解各自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不僅獲得了語言文化知識,還增強了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我們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就必須重視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由于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英語在現(xiàn)在以及未來的中國社會都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經(jīng)濟全球化要求我們的英語教育不僅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語言能力,而且應(yīng)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掌握兩種文化差異,增加文化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
(江蘇省連云港開發(fā)區(qū)職教中心)
參考文獻 :
[ 1 ] 鄧炎昌、劉潤清編著:《語言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59 頁。
[ 2 ] 胡文仲 . 文化與教學 . 北京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4.
[3] 胡文仲 , 高一虹 . 外語教學與文化 . 長沙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 4 ] 張淑芳 . 語言文化教學研究探析 . 《外語教學》, 200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