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路
笑星李金斗凄迷的身世鮮為人知:他美麗而智慧的生母,因思念遠行美國的絕情父親抑郁成疾。在他5歲時,母親臨終托孤,把他交給自己的閨中密友趙貴榮。趙貴榮從此終身未嫁,與他相依為命。在養(yǎng)母身患絕癥后,他如同親生兒子細心伺候,讓養(yǎng)母多活了20年……
臨終托孤,好姐妹演繹母愛接力
李金斗的生母李惠蘭1920年出生在北京通縣一個地主家庭,漂亮而富有才華,日本輔仁大學畢業(yè),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一次朋友生日宴會上,22歲的李惠蘭認識了一位英俊青年,他們很快相愛了。但他們的戀情卻遭到她父母的極力反對,李惠蘭以死來反抗,最后父母不得不默認了這門親事?;楹螅罨萏m相繼生下大兒子李金生和小兒子李金斗。1948年秋,丈夫執(zhí)意要去美國留學。李惠蘭舍不得他遠涉重洋,況且兩個孩子十分年幼,便苦勸丈夫留下,但丈夫去意已決。丈夫臨行那天,李惠蘭抱著不到一歲的李金斗,無奈地把丈夫送到了天津塘沽港。
此后,李惠蘭帶著兩個孩子住進娘家。為了養(yǎng)活孩子,她同時兼做了3份工作。
李惠蘭最大的欣慰是讀丈夫從美國的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卻總也看不夠。然而,不知為何,丈夫的來信越來越少了,直到完全斷絕了音訊。悲傷過度的李惠蘭日漸憂郁,外加上過度勞累,患上了當時致命的“癆病”,住進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1953年10月23日,好友趙貴榮來看望知心姐妹李惠蘭。李惠蘭定定地看著她,緩緩拉著她的手,好半天才說:“好妹妹,我這病好不了啦!金斗太小,你不是喜歡他嗎?你把他帶走吧!我父母老了,家境也大不如前,沒法照看他,我就把他托給你了……”
李惠蘭去世后,趙貴榮把小金斗接了回去。她心疼這個小小年紀就失去父母的孩子,在吃穿上都給他最好的。別的孩子有的,他有;別的孩子沒有的,他也有。當李金斗正式上學后,趙貴榮每天都接送他上下學。李金斗喜歡踢足球,整天和胡同里的孩子們瘋得昏天黑地,一身泥土一身汗,趙貴榮每天不厭其煩地為他燒好洗澡水,并及時把臟衣服洗凈疊好,放到他的床頭。
養(yǎng)母的無私關(guān)愛,使羞澀的李金斗正式喊她為“媽媽”了。盡管淘氣,但他卻是個懂事的孩子,見趙貴榮下班回家滿臉疲憊,他就為她捶肩揉背。媽媽若是患感冒頭疼,他就屁顛屁顛地到藥店買藥。他早上很少睡懶覺,總早早起床,悄悄買好豆?jié){油條,放在桌上……,母子就這樣不知不覺相依為命多年。
年少懂事,坎坷從藝只為不拖累養(yǎng)母
其實,趙貴榮氣質(zhì)高貴,長得漂亮,有不少條件不錯的青年男子追求她。但因為害怕成家后,小金斗會遭冷落或被歧視,她最終放棄了。何況,好友李惠蘭那愛得死去活來卻不得善終的婚姻,也使她對婚姻感到心寒和失望。有了懂事聰明的小金斗,她已經(jīng)知足了。
1961年,經(jīng)濟困難,糧食短缺,饑餓橫掃了全國。13歲的李金斗餓病了,趙貴榮也餓得患了浮腫病,她卻仍把僅有的一點口糧省給李金斗。隨著一天天長大,李金斗開始明白,養(yǎng)母應(yīng)該有她自己的生活,應(yīng)該有幸福美滿的婚姻,而自己是她的拖累,如何才能不是媽媽的負擔呢?如何才能盡快地獨立生活呢?李金斗越來越焦慮。
1961年7月,李金斗憂心忡忡地從蘇州胡同小學畢業(yè)了。這年暑假,他整天跟在學校一個很會踢足球的同學孫殿華屁股后面拍他馬屁,目的就是為了和他踢球。孫殿華除了踢球,還特別喜歡相聲,每次表演,都是李金斗給他捧哏。這天,孫殿華找到李金斗,照例請他捧哏。原來,北京市曲藝團招收相聲學員了。在考官們面前,他倆說了一段用電影名編的相聲《我的歷史》。
幾天后,他們?nèi)タ窗?,發(fā)現(xiàn)榜上竟然沒有孫殿華的名字,“李金斗”三個字卻赫然在列,這著實讓李金斗嚇了一跳。接著,李金斗又參加了復試,被正式錄取了。當時他想,進曲藝團后就可以掙錢養(yǎng)活自己,并為養(yǎng)母治病,不再讓重病的養(yǎng)母擔憂了。
1969年底,因受外公是地主出身的影響,李金斗被打入了“另類”。曲藝團領(lǐng)導對他說:“今后你必須改行,絕對不能讓你再上臺說相聲了!”
1971年中秋節(jié),在養(yǎng)母張羅下,23歲的李金斗與同事、單弦演員張?zhí)N華喜結(jié)連理。李金斗決定和妻子一起照顧好養(yǎng)母。然而,1972年3月的一天,趙貴榮忽然被查出患了胃癌。聽到這個消息,李金斗只覺得自己的天空徹底坍塌了。此后幾年,為挽救養(yǎng)母,他四處求醫(yī)。
1976年底,“文革”以來第一次全國曲藝調(diào)演舉辦了,但李金斗卻沒能參演。他于是痛下了改行的決心。
這時,他認識了“全聚德”烤鴨店的廚師,就跟他學起了廚藝。這意味著他將從此遠離相聲事業(yè),那份揪心的疼痛讓他夜不能寐。但更殘酷的現(xiàn)實擺在面前:養(yǎng)母的絕癥需要精心調(diào)理靜養(yǎng),他決定潛心鉆研做菜手藝。李金斗先從配菜練起,再就是顛勺,不久,“熘肝尖”“爆肚絲”等很多菜,都手到擒來了。
趙貴榮手術(shù)后,在李金斗的精心照顧和良好廚藝調(diào)理下,在此后10多年里,病情沒有復發(fā)。然而,1985年初秋,趙貴榮的病突然復發(fā)了,吐了很多血。在醫(yī)院輸血時,醫(yī)院血漿告急,O型血的李金斗立即伸出胳膊,請求醫(yī)生抽他的血……這救命的400毫升鮮血輸入后,趙貴榮再次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此后,李金斗不分晝夜守在養(yǎng)母病床前護理她。
用心行孝,養(yǎng)母阿姨都是我的親媽
1985年,北京市決定舉行“首屆中青年演員調(diào)演”的消息傳來。李金斗卻一無所知,這時他正潛心守護在養(yǎng)母的病床前。
別的病人家屬24小時要換四五個人輪流照顧病人,李金斗卻獨自一人,在病床前一守就是一個月,端水、喂藥、接屎接尿……他不嫌棄,樣樣都干。擔心天熱養(yǎng)母難受,他每天都用溫水給她擦頭、洗臉、清洗全身,還時常給她講笑話,讓她心情愉快……只有養(yǎng)母睡著后,他才得以片刻安歇。
一個月護理下來,李金斗體重銳減,疲憊不堪,趙貴榮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了。主治大夫驚嘆不已:“癌癥病人術(shù)后仍能活這么多年,真是奇跡!”這給了李金斗莫大的安慰。
這時,曲藝團的同事陳涌泉忽然找到他,請他參加“首屆中青年演員調(diào)演”。這個消息太突然了,讓李金斗欣喜若狂。李金斗當時已經(jīng)38歲,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失去這次機會了。可是,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相聲腳本。
他找到北京曲藝團的負責人。經(jīng)他再三請求,領(lǐng)導才拿出一個本子對他說:“這兒還有一個本子,但寫得不行,不能參賽。如果你愿意,可以拿回去看看,改好了可以參加前門小劇場的演出?!?/p>
趙貴榮得知此事,當即說:“斗兒,這是你多年來一直苦盼的好事呵,別太為我操心了,騰出更多精力與時間,一定做好這件事!這關(guān)系你以后的前程與命運啊!要不,你讓我出院回家,慢慢養(yǎng)著吧。這次機會來之不易,一定要抓住??!”
聽到養(yǎng)母語重心長的話,李金斗連連點頭。他一邊照顧母親,一邊修改本子。陳涌泉則經(jīng)常跑到醫(yī)院來,與他一起研究和修改。經(jīng)過他們精心細致的二度創(chuàng)作,一部全新的《武松打虎》出籠了。
為了兒子順利演出,趙貴榮強行出院了。但她的胃因手術(shù)切除,必須少食多餐。為了照看養(yǎng)母,李金斗就讓陳涌泉到他家里排練。
1986年春,《武松打虎》如期參加了曲藝調(diào)演,并獲得了“全國首屆電視相聲邀請賽”一等獎和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新曲目大獎賽”一等獎。此后,他與搭檔陳涌泉經(jīng)常參加各類演出,產(chǎn)生了很大反響。李金斗從此走出了事業(yè)低谷。那段時間,趙貴榮的病情出奇地穩(wěn)定。
即使如此,李金斗仍在為養(yǎng)母尋醫(yī)問藥,還請了保姆伺候她。家里買米、換煤氣罐等活兒,他亦一并攬下。在他的精心護理下,一次次瀕臨死亡的趙貴榮奇跡般地活過了20年,直到1992年10月16日含笑去世。
養(yǎng)母去世那天,李金斗嚎啕大哭,長跪不起,并竭盡所能,厚葬了趙貴榮,把她和早逝的生母埋葬在一起。
趙貴榮臨終前,對李金斗一再提到,希望他在她走后多關(guān)照自己年邁而孤苦的妹妹,因為妹妹的兒女們都在國外生活。
辦完養(yǎng)母的喪事,李金斗擦干淚水,撲通一聲跪拜在趙貴榮60歲的妹妹趙貴花面前:“阿姨,媽媽走了,你就是我的親媽,讓我來照顧你的晚年吧!”此后15年里,李金斗也像兒子一樣對趙貴花喊“媽媽”,并把她接到北京和自己一起生活。
2007年秋,趙貴花臨終時,她的孩子們都遠在國外,沒能及時趕回來。李金斗一直含淚握著老人的手,看著老人安詳離去,并料理了她的喪事。
如今,年過花甲的李金斗,每年清明時節(jié),都會捧上兩束新鮮的黃菊,為兩位母親掃墓。他靜靜地站在那兩座緊挨的墳塋前,喃喃地說:“媽媽,有你們生前的愛,我會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