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凡
圈養(yǎng)蛋鴨冬季仍能保持80%以上的產蛋率,可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1.防寒保暖棚內溫度應保持在5℃以上。因此,棚舍要圍嚴、圍實,棚外四周可先用稻草或麥秸編成草苫圍實,外面再圍上一層尼龍薄膜,棚頂?shù)纳w草也應當加厚,同時適當增加放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可增至9只,保持棚內干燥。
2.增厚墊草在鴨舍內墻四周產蛋區(qū)內墊30多厘米厚的草。早晨收蛋后,將窩內的舊草撒鋪在鴨舍內,每天晚上鴨群入舍前,要添些新草作產蛋窩,這樣墊草逐漸積累,數(shù)日出一次,既保溫又可節(jié)省人力。
3.調配飼料冬季蛋鴨要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還要供給青綠飼料或定時補充維生素A、D、E。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3%~5%的油脂,每天中午供給一次切碎的白菜葉、胡蘿卜纓等,效果都很好。冬季室溫為5~10℃時,飼料喂量應比春、秋季增加10%~15%。
4.增喂夜食一般夜間補飼比不補飼的蛋鴨可提高產蛋量10%左右,夜間補飼時應注意,一是供足飲水,二是夜間所補飼料的蛋白質不可過多。
5.供給溫水氣溫低時,蛋鴨飲用冰水或很冷的水,易引起應激而使產蛋量下降,因而供給蛋鴨的水必須是清潔溫水,如喂井水要隨打隨用。
6.補充光照冬季由于自然光照縮短,影響產蛋,因此必須人工補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連續(xù)光照時間不少于16小時,可在鴨棚內每30平方米面積安一盞60瓦燈泡,燈泡離鴨背2米高,并裝上燈罩,使光線能集中照射在鴨體上,早晚要定時開燈。試驗證明,補光比不補光的可提高產蛋率20%~25%。
7.正常戲水在冬季,舍飼蛋鴨每天戲水1~2次。若室內外溫差太大時,放鴨前應先逐漸打開所有窗戶,不可一次全開。且要趕鴨在舍內慢慢轉圈運動4~5圈后,鴨群80%左右發(fā)出強烈的喊叫聲時才讓鴨入池戲水。氣候惡劣,氣溫低于-5℃時,不宜戲水。
8.減少應激蛋鴨代謝旺盛。對污染空氣特別敏感,飼養(yǎng)員進入鴨舍時應無刺激的感覺。平時注意通風換氣,每當戲水時,鴨群一出舍應打開所有窗子通風換氣。還要搞好舍內外清潔衛(wèi)生,防止老鼠、黃鼠狼和犬等獸害的侵襲。
9.防治疾病每年定期兩次,分別于1月和7月的中旬對60日齡以上的中鴨及休產期蛋鴨注射鴨瘟疫苗,免疫期6個月,這能產生較強的免疫力。鴨舍至少每15天應徹底消毒一次,墊草應保持干燥清潔。鴨具有愛好清潔的習性,若鴨舍內污濁、潮濕,鴨羽毛容易被弄臟。羽毛弄臟后,如果天氣寒冷,不可讓鴨進入戲水池清洗,否則會使鴨因羽毛污損換毛而停產。同時,每周用生石灰給鴨舍消毒一次?!?/p>
(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