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海 徐曉鳴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教學情景:某英語教師教完pencil這個單詞后,開展了操練活動,舉起一支鉛筆,問:“Whats this? ”全班學生整齊地喊道:“Its a pencil.”又如,在教學新授內(nèi)容之前,教師問某學生:“Whats your name? ”學生答:“My name is XXX.”教師問全班學生:“Is XXX a boy or a girl?”
“溝通”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使兩方能夠通連。也就是說,雙方因為“溝”的存在,才有了溝通和交際的需要。交際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間的信息溝(information gap)。以上兩個教學案例中的對話都不是真實的語言交際活動,全都屬于明知故問。這種教學方式直接造成了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聽不懂、說不快、張不開口、寫不出、不會用,更談不上恰當?shù)厥褂谜Z言。信息溝的有效創(chuàng)設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現(xiàn)真實交際的第一步。
所謂“信息溝”(information gap)指的是人們交流信息時,有些內(nèi)容或信息只是一方知道并需要傳遞,另一方不知道并需要吸收。信息溝是人們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先決條件。否則,課堂里的聽說讀寫則不成為交流信息的活動,而是無意義的機械操練活動。
2007年暑假,我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赴英培訓。在英國培訓的八周里,英國教師對信息溝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最令我嘆服?;貒?,我在教學中注重使用了信息溝,幾個月的教學實踐證明了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是可行的。
一、借助圖片設置信息溝
通過設計圖片的方式設置信息溝是最具實效的方式。操作時可以采取“師對生”和“生對生”兩種形式。
1. 對比法。例如,在教學PEP Book5 Unit5 “My New Room”時,可以設計兩張不同的臥室圖,將其分發(fā)給同桌的兩個學生,規(guī)定他們不能看對方的圖,他們因不知道對方圖中的具體內(nèi)容而互相詢問,自然產(chǎn)生了對話。
A: Hello,×××.Whats in your room?
B: There is a bed and a desk in my room.
A: Are there any books on the desk?
B: No, there arent. There is a new computer on it. Whats in your room?
A: Guess!
B: Is there an end table in your room?
A: No, there isnt. There is a curtain and a ball.
B: Is there a picture on the wall?
A: Yes, there is. And there is a clock on the wall.
B: Oh! Your room is lovely!
活動還可以進一步深入,在對話之后,讓學生根據(jù)了解到的內(nèi)容,寫一篇描述同桌房間的作文。把其中的優(yōu)秀作文與圖片一起展示在課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全班同學學習。
2. 合作法。例如,在教學PEP Book4 Unit6 “At A Farm”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幅農(nóng)場圖,同桌的兩個同學分別只拿到圖的一半內(nèi)容,他們必須通過對話詢問對方自己圖中所缺的內(nèi)容,相互交換信息,才能把手中的農(nóng)場圖畫完整。畫完后兩人核對圖片,看看有何不同之處并討論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差異。
二、調(diào)查采訪設置信息溝
每當學生談論自己的情況時,總會不經(jīng)意地產(chǎn)生信息溝,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最感興趣的調(diào)查活動是調(diào)查各自的日常生活規(guī)律、作息時間、家庭、朋友、興趣愛好、學校生活和周末安排等。例如,在學習了PEP Book7 Unit1 “How Do You Go There?”后,可布置學生調(diào)查班上同學是如何上學的,并制作表格。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三、調(diào)動感官設置信息溝
1. Look and guess. 常用的是實物、圖片遮蓋法。用布把物體遮蓋起來,展示物體的輪廓,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物體的輪廓做出合理推測。如果用圖片,就通過遮蓋圖片的局部設置信息溝。例如,在教學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的動物類單詞時,可以遮住大部分動物圖片,只露出它們的腳,讓學生們猜測是哪種動物。
2. Touch and guess. 動手摸一摸也是一種創(chuàng)設信息溝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學水果類、文具類和玩具類等單詞時,都可以事先準備一個袋子,在里面放各種相應的物品,然后讓學生觸摸袋中物品,說出其英語名稱。在教學身體部位時,可以讓學生蒙上眼睛觸摸人或玩具娃娃的部位進行猜測。在教學hot, warm, cool, cold單詞時,可以準備4個玻璃杯,分別倒入開水、溫水、涼水和冰水,讓學生觸摸后再回答問題。
3. Taste and guess.例如,在教學PEP Book1 Unit5 “Lets Eat”的飲料類單詞milk,water, tea, Coke, coffee, juice等時,我在講臺上擺放了幾杯不同的飲料,讓蒙住眼睛的學生逐杯品嘗并分別說出是哪種飲料。不同的味覺能刺激學生的感官,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4. Listen and guess.例如,在教學“Where is grandpa / grandma/Dad/ Mum? Hes / Shes…”這組對話時,我播放不同的聲音,如打鼾聲、炒菜聲、流水聲和新聞聯(lián)播片頭曲。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Hes / Shes in the bedroom /kitchen / bathroom / living room.”
5. Describe and guess. 在教學PEP Book7 Unit5 “What Does She Do?”中有關職業(yè)的單詞時,我對相應職業(yè)進行了描述:“My father teaches lessons. My mother sells things. My uncle helps sick people. My aunt cleans streets. My brother draws pictures.”讓學生隨著描述做出相應動作,一個個特征分明的職業(yè)形象呼之欲出。
四、通過話題設置信息溝
我在教學PEP Book7 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的“Lets read”時,設計了這樣一個話題:Amy is going to Sarahs birthday party, but she cant find the way to Sarahs house. What should she do? Please give some suggestions.四人小組馬上興致勃勃地展開了討論,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各種建議: Call Sarah and ask the way. Ask a policeman for help. Buy a map and search. Take a taxi.
五、動作表演創(chuàng)設信息溝
我們還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利用形象的肢體動作來創(chuàng)設信息溝。例如,在教學PEP Book7 Unit1 “How Do You Go There?”中表示交通工具的詞匯時,我們可以輔以相關的肢體動作,如on foot(作走路狀), by bike(雙腿輪流蹬), by bus(伸手攔車), by taxi(招手),by train(雙手握拳滾動)等等。
又如,教學PEP Book5 Unit4 “What Can You Do?”中“I can sweep the floor /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bedroom / water the flowers / wash the clothes / set the table / make the bed / do the dishes.”我邀請一位學生到講臺前,讓他看紙條上的描述無聲表演這一家務的典型動作,其余學生通過提問猜出這位學生所看到的詞組。
六、Information transfer
Information transfer(信息轉(zhuǎn)化)是information gap的其中一種形式。Picture dictation是information transfer常見的一種方法。例如,在教學PEP Book5 Unit5 “My New Room”時可以采用兩張圖片,圖1為房間布局圖,圖2是空白的。學生兩人一組,學生A持圖1,學生B持圖2,不能看對方的圖片。要求學生A詳細描述圖1,學生B邊聽邊在圖2中畫出聽到的內(nèi)容,還可以發(fā)問。完成后兩人進行核對,找出不同之處并討論產(chǎn)生這些差異的原因。Picture dictation不僅僅是聽寫,它檢測的不單是學生對單詞的單個掌握,還有對單詞、句型以及由它們組成的整個篇章的真正理解與內(nèi)化。同時,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極好的訓練。
總而言之,信息溝這一概念在英語教學上很有實用價值。如果廣大英語教師能根據(jù)信息溝的原理開展英語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建真實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那無疑是對英語教學的一大貢獻。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