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林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和最活躍的心理刺激,學生只要對學習的本身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地、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索??梢哉f“興趣是成才的起點”。它在學生的智力開發(f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始終注意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下面就談談白己的幾點體會和做法。
一、設置懸念,提示未知跟已知的聯(lián)系
學生的心理現(xiàn)象表明:揭示未知和已知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特別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教師不能把現(xiàn)成的結論告訴學生。
而要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通過分析和討論,自已得出結論,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便可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發(fā)展學生各種智力因素。
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精彩極了”和“糟禚透了”》課題為什么要加引號?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東西。我鼓勵學生通過讀課文,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去揭開這個未知的問題。他們閱讀后得出結論:課題用的是父親及母親對兒子的兩種態(tài)度,所以加引號。
我隨即予以肯定。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的發(fā)現(xiàn)了真理,解決了問題,他們感到喜悅,感到自豪,激發(fā)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請境,挖掘事實和現(xiàn)象的接合點
教師要講的教材和分析的事實,讓學生產生興趣的源泉往往藏在課題本身的深處。教師得去挖掘,才能發(fā)現(xiàn)它。備課時,我總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點和線索。因為只有抓住深處思想的交接點,才能揭示出某種新穎的出乎意料的問翹。
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蛇與莊稼》,學生對蛇和莊稼都不陌生,乍看起來,課文中找不到學生感興趣東西,但是,興趣的接合點并不在于認識一眼就能看得見的東西,而在于認識深蔵的奧秘。
我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事物與植物、益蟲與害蟲這個“食物鏈”的事實的接合點上來。它們經常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整體。在學生的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東西,激起了他們對田間的自然生態(tài)方面的好奇感。
從他們智慧的眼光里看出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這些問題,喚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更加入迷地酷愛這一課題,學生的智力因素得到了發(fā)展。
三、循循誘導,把課文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
讓學生把學過的課本知識加以運用,能使學生體驗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縈者。教師要不斷地扶植和鞏固學生想要成為發(fā)現(xiàn)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專門的工作方法去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
在教五年制小學語文讀寫例話《注意事物的聯(lián)系》時,我?guī)ьI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寫生活動。在指導實踐活動中,我把啟發(fā)學生智力活動貫穿始終,引導他們在動腦基礎上動手、動口、動眼,把實踐指導和智力訓練緊密結合起來。
讓他們去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有聯(lián)系的題材。有一位學生贊揚了農村物質條件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寫了一篇題為《奶奶用上電冰箱》,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還有的學生幫助專業(yè)戶寫廣告,使他的產品在當?shù)厥袌鲎咔巍Mㄟ^運用,學生
知道了知識的價值。
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1.圍繞課堂教學中心設計問題,而且設計要新穎。提問,顧名思義是提出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中心的提問要想提出的“讓學生思考”的問題,教師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的中心,抓住教學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問題的設計要新穎,要有啟發(fā)性,讓學生樂于去思考。
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擯棄讓學生回答“是”或“不是”,“ 對”或“不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久而久之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會挫傷學生的求知欲望。只有“新”才可以喚起學生的“心”學生才會跟著教師的引導去想問題,繼而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解決問題和掌握知識的目的。
2.要始終掌握提問的分寸,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中。提問,目的是解決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既不要太難,讓學生無從下手,也不要太簡單,讓學生不需要動腦筋。
問題提的太難,學生跟不上教師的引導,喪失回答問題的興趣,會形成“冷場”的教學局面:問題提得太容易,調動不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會形成“松散”的教學環(huán)境。兩種極端,最終都不會達到課前設計的教學目標。
如何掌握分寸,對較難的問題應設計鋪墊性提問,循序漸進,逐達到問題的“本質”對較容易的問題,可以選擇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通過回答問題讓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
3.要始終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提問,而且要多獎勵少批評。教師的教育和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核心。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設計的提問只有少數(shù)學生給予響應,會大大傷害大多數(shù)學生的自信心,教學只能面向個別學生,完不成教學任務。
同時,大多數(shù)學生在回答提問時,可能回答的不全面,甚至可能回答的不正確,教師的反映都應該是積極的、肯定的。要用親切的語言去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按照學生的成長心理,教育教學中鼓勵越多,學生成就感就越強。
同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得到的哪怕是點滴,也會刺激他思考更多的問題,爭取下次回答得更好,逐步使課堂教學形成學生主動或爭著回答問題的局面。
反之,一旦問題回答錯誤,教師語言嚴厲,甚至諷刺挖苦,只批評指責,不引導思考,既增加了學生回答問題的心理負擔,也會使大多數(shù)學生失去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失去的是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的教育。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就要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起,使我們的教育和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運用知識的機會,喚起學生對學語文的興趣。
(河南省太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