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政 王勝明
[摘要]本文從徐寅所處時代背景出發(fā),著重討論了徐寅詠史詩的內(nèi)容,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深刻的思想性。詠史詩是徐寅詩歌中最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代表作品,對我們研究徐寅起著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詠史詩;歌詠;批判;現(xiàn)實性
懷古詠史是我國詩歌的傳統(tǒng)題材,在晚唐五代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詠史詩更加繁盛。詩人們漂泊亂世,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照歷史興衰,使這時的詠史詩融匯著對現(xiàn)實的諷喻和對個人身世的感慨,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和沖擊力量。此時的徐寅寫了一系列詠史詩,這些詩不落窠臼,別有寄托。這部分詩歌也是徐寅詩集中最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代表作品。從詩歌內(nèi)容上看,有對重大歷史事件和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有對古代先賢的歌詠及對歷史上反面人物的的深刻批判。
首先,對歷史事件及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感時傷世,抨擊社會黑暗的現(xiàn)實主義情懷。徐寅有一首詠史詩描寫過去的戰(zhàn)爭場面,《和人經(jīng)隋唐間戰(zhàn)處》:“卷旆早歸國,臥尸猶臂弓?!?、“草間腥半在,沙上血殘紅?!蓖ㄟ^對戰(zhàn)后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描寫,側(cè)面烘托出戰(zhàn)爭的慘烈。時代的主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學(xué)的主題。唐末五代軍閥混戰(zhàn)、社會動蕩,當時中原一帶經(jīng)常處于戰(zhàn)亂之中。徐寅曾經(jīng)長期寓居京城,親眼目睹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烽煙千里、田園荒蕪、民不聊生,這些都在他的詩歌中真實地反映出來。徐寅在詩中對幾次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揭露。如唐末黃巢起義時攻破長安,僖宗被迫逃往蜀中,徐寅有詩《聞長安庚子歲事》記載此事,“羽檄交馳觸冕旒,函關(guān)飛入鐵兜鍪?!睂懗隽饲胺浇鸶觇F馬的危急戰(zhàn)事;“皇王去國未為恨,寰海失君方是憂?!睂憦姅硥壕?,國君棄國逃亡,天下百姓流離失所;“五色大云凝蜀郡,幾般妖氣撲神州?!薄澳?、“撲”突出了當時形勢的險峻;尾聯(lián)表達了對明君的渴望,也寫出了詩人的悲憤與無奈。起義過后沒多久,天佑元年即904年,朱全忠纂唐,徐寅作詩反映了這場浩劫:“上陽宮闕翠華歸,百辟傷心序漢儀。昆岳有炎瓊玉碎,洛川無竹鳳凰饑?!保ā都谋R端公同年仁炯,時遷都洛陽,新立幼主》)
其次,徐寅在詠史詩中歌詠了古代先賢的高潔品行,有的表達了對圣賢的仰慕,如“布衣空手取中原,勁卒雄師不足論。楚國八千秦百萬,豁開胸臆一時吞?!保ā蹲x漢紀》)“能均漢祚三分業(yè),不負荊州六尺孤?!保ā妒瘛罚χT葛亮的豐功偉業(yè)高度贊揚。唐末由于皇帝昏庸、宦官專權(quán)、朋黨相爭的混亂局世,造成小人占高位,而賢人則備受摧殘。作者自已也是屢試不第,懷才不遇,正是由于有這樣的生命體驗,徐寅在詩中對歷史上的懷才不遇的悲劇人物給以了極大的關(guān)注,流露出末世知識分子憂患意識,對自己的艱難處境深表憤慨?!蹲x史》一詩對范增的不平遭遇表達了深切的同情。“亞父凄涼別楚營,天留三杰翼龍爭。高才無主不能用,直道有時方始平。”(《讀史》)詩中亞父即指范增,范增曾輔佐項羽,但意見不被采納,憤然離去,后憂憤而死?!案卟艧o主不能用,直道有時方始平?!笔潜驹姷闹髦?,此詩表達了作者對范增的惋惜之情。徐寅是一位自視很高的詩人,在詩中曾以李白自詡,“借將前輩真儀比,未愧金鑾李謫仙?!保ā对亴懻妗罚┩瑫r他也確實很有才華,早年在長安時就已有賦名。所以他又不甘于就此沉淪,心中仍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吨鸪羯n蠅》:“首陽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壺吊伯夷?!痹娭羞\用了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的典故,對他們特立獨行的品行推崇備至,并借以自況,曲折表達自己不肯隨流俗的處世哲學(xué)和高尚節(jié)操。“伍員豈是吹簫者,冀缺非同執(zhí)耒人。神劍觸星當變化,良金成器在陶鈞?!保ā洱埾U二首》)表達了詩人盼望早日看到政治的清明,能夠一展鴻圖的愿望。
第三、徐寅詠史詩中充斥著對歷史上反面人物的無情批判。身處亂世的徐寅有感于唐末混亂的政局,借詠史詩針砭晚唐統(tǒng)治者的用人之道,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并表達了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行。徐寅善于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如“在井蟄龍如屈伏,食槽驕馬忽騰驤?!保ā段骸罚⑾U龍與驕馬進行了對比?!靶峒葲]蘇張起,鳳鳥不來雞雀喧。芻少可能供驥子,草多誰復(fù)訪蘭蓀?!保ā对㈩}述懷》)此詩中把孔子與蘇秦、張儀,鳳鳥與雞雀、雜草與蘭蓀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對不合理的用人現(xiàn)象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徐寅還在詩中表達了對奸佞小人的無情嘲諷,如《張儀》:“荊楚南來又北歸,分明舌在不應(yīng)違。懷王本是無心者,籠得蒼蠅卻放飛。”將張儀比作令人厭惡的蒼蠅。徐寅有些詠史詩將批判的鋒芒直指最高統(tǒng)治者。徐寅借詠史詩諷刺封建帝王昏庸誤國,以歷史上有名的昏君楚王與陳后主作為亡國之君的代表對象,借古諷今,抒憤寄慨。詩中這些人物形象的選取都具有典型意義。因晚唐社會危機四伏,而皇帝仍是整日游樂嬉戲, 荒于酒色,至國家安危于不顧。作者選取的這些人物具有封建統(tǒng)治者殘暴、荒淫、驕奢與昏庸的共性,聯(lián)系起來寫引發(fā)讀者的思考,作為歷史的警鐘,具有有深刻的現(xiàn)實諷喻意義。陳后主是南朝陳的最后一位君主,荒淫誤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徐寅曾作一首《陳》, “兵戈半渡前江水,狎客猶聞爭酒巡?!?此句將盛與衰、樂與哀作了鮮明的對比,寫出了陳后主國破身亡的狼狽之態(tài),與“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長恨歌》)有異曲同工之妙?!傲鶉逃诤拮疃啵脊菥U劍休磨。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張儀欲奈何?!?(《楚國史》)寫楚王親佞幸、遠賢能,結(jié)果偏聽偏信,上當誤國的史事,“恨最多” 起筆不凡,把古人悼古傷今的強烈感慨傳達了出來?!傲脊菥U劍休磨”說思想上解除武裝,聽信奸言。此詩是對楚亡歷史教訓(xùn)的總結(jié),同時也為當朝的統(tǒng)治者敲響警鐘。在《明妃》中寫昭君出塞的原因“不用牽心恨畫工,帝家無策及邊戎。”將批判的矛頭直指最高統(tǒng)治者。徐寅此詩自出機杼,別有新意。“不用”一詞即否定了前人的結(jié)論,“帝家無策及邊戎”一語中的,對昭君出塞的原因成功的翻案。將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帝王,具有辛辣的諷刺作用。由于唐代文人思想較少拘束,甚至敢直接以前朝帝王唐玄宗為諷刺對象,對玄宗不理朝政,信用奸佞,排斥忠良的昏庸行為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如《開元即事》:“未必蛾眉能破國,千秋休恨馬嵬坡?!秉c明了詩歌主旨,說明了昏庸無道的唐玄宗才是罪魁禍首,單單一個楊妃又如何能破國呢?此詩對安史之亂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否定了楊妃破國的片面觀點,以敏銳的歷史眼光,將斗爭的鋒芒直指唐玄宗,對統(tǒng)治集團的遠賢近佞,荒淫腐敗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首“張均兄弟皆何在,卻是楊妃死報君。”(《馬嵬》)更是成為翻案之作的代表。表達了對唐玄宗的憤恨之情,蘊含強烈的家國之悲。
徐寅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的時間是在唐末五代時期,當時的社會政治黑暗、矛盾尖銳,徐寅通過自身的坎坷經(jīng)歷,加深了對生活的認識,其詩歌反映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現(xiàn)實。這些詠史詩大多先寫史實,后發(fā)議論,寫史是為了詠懷,其寫作基調(diào)大多比較低沉,借詩歌創(chuàng)作抒發(fā)了個人內(nèi)心郁積的苦悶,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但又不甘于隱的滄桑之慨。徐寅的詠史詩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性、思想性和重要的社會意義,顯示出作者強烈的時代意識和作為知識分子的責(zé)任感,使其作品的思想性得到升華。
作者簡介:劉政(1980—),女,山東聊城人,四川南充西華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06級古典文獻學(xué)在讀碩士;王勝明(1969—)男,甘肅民勤人,四川南充西華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院長。